木棉花开,海南“赏花经济”如何引客又留客?- 解码“花经济”①

开栏语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全国各地陆续开启赏花模式。伴随着木棉花开,海南率先吹响了全国“赏花经济”热潮的号角,但是“走马观花”“昙花一现”“千篇一律”是当前大多数赏花景区面临的困境。海财经•证券导报推出解码“花经济”系列报道,解析“花经济”背后的运行逻辑,寻找“花经济”升级成“花产业”的破题密码。

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 符容菁

又是一年春来时,作为海南知名的花卉“IP”,昌江黎族自治县木棉旅游季文化活动今年也如约而至。

经过不停地创新和焕新升级,今年的春赏木棉红系列旅游文化活动融入黎族民俗、休闲露营、花船集市等全新元素。

昌江以花为媒,吸引了大量游客进入昌江、认识昌江,既有力地推动了扩内需促消费,又再一次强化了公众对昌江“春赏木棉红、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全域旅游品牌的认知。

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深入昌江,调研海南赏花季的“当红小生”,结合国内“赏花经济”“优等生”江西婺源、湖北武汉等地,寻找海南“赏花经济”引客、留客的“密码”。

昌江木棉花开,游人如织。图片来源:昌江县宣传部

以花为“媒” 木棉花开八方客来

“向往的春天,从一朵木棉花出发!”在全国还是冰雪寒冬之时,海南已春意盎然,2023海南昌江“春赏木棉红”系列旅游文化活动,伴随着花开的脚步,已开展一月有余。

“木棉花开的这段时间,游客多得都忙不过来,榨甘蔗、砍椰子、做烤串……天刚亮就开始准备摆摊,直到晚上才得以休息。”昌江七叉镇宝山村的林大姐告诉记者,每到木棉季,游客络绎不绝,村里的村民都特别忙碌,抓住木棉花带来的这拨人流和红利。

每到周末,在各个木棉的最佳观赏点,公路旁的划线车位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私家车,都是来观赏木棉花的游客。

“今年木棉花期,昌江的定制游、小团游产品很畅销。”海南康泰旅游产品经理王嘉伟坦言,昌江以花为媒,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到昌江。

但是单纯的“赏花游”难以形成持续性的吸引力,从全国花卉旅游产品市场来看,前有“炒烂”了的油菜花,后有全国复制的“樱花经济”,大量的案例说明,旅游体验单一的“赏花游”,容易让游客陷入审美疲劳,产品的生命力不强。

对于昌江来说,如何避免赏花景区“走马观花”的现状,让每年春天的木棉花成为昌江当地的特色IP、游客来了又来的打卡地?

稻田实景音乐秀。记者符容菁 摄

怎样引客又留客?

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花还是原来的花,但今年昌江的木棉花貌似玩得更“花”了。

为了把游客留下来,昌江推出了花样玩法。

“今年增加了乘坐直升机、热气球、动力伞游览昌化江畔木棉红美景的高空观赏项目,给游客带来震撼的观感体验。”昌江县旅文局局长洪少明表示,游客们还可选择乘船游览昌化江,欣赏两岸的木棉,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游览路线。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明显感受到,今年“赏花经济”消费业态明显变得丰富,吃住行游购娱的二次消费元素逐渐完善。

“今年木棉旅游季,梯田实景音乐秀很有特色,江岸两边新增了游船、逛集市,体验露营下午茶和林地酒馆。”三年前来过昌江赏花的周先生表示,与三年前的“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相比,今年游玩项目丰富,为此还特意在岸边的民宿住了一晚,游玩时间从三年前的两个小时延长至两天。

昌江经过多年的打造,木棉花旅游季已逐渐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当前,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主动布局昌江,收获花期红利。另一方面,赏花旅游产品的层次也正在丰富。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木棉季昌江融合黎族文化元素,推出稻田音乐节、“木棉花快闪队”“木棉树下的欧欧歌”等民族演艺,夯实文旅项目融合深度。露营、民宿和花船集市都是现在最火的“玩法”,为木棉旅游增添了蓬勃的生命力,持续吸引当下中青年客群。

“昌江的‘木棉IP’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气,但是仍然需要将其他特色的旅游资源整合进来。”王嘉伟表示,除了木棉花,昌江还可同步推介皇帝洞、沙渔塘村、王下乡等特色旅游产品,提供更多的旅游核心吸引物,给游客留下更多的记忆点。

春日木棉市集的商户正在销售着昌江的特色农产品。记者符容菁 摄

借力打力 延伸项目内涵

实际上,对于游客来说,不是有花就可以。

如今,人们对旅游的追求早已从简单的“打卡拍照”,进阶到追求拥有更多参与感、体验感的旅游方式。纵观全国经久不衰的赏花游路线,以花为“媒”能够吸引游客,但是如果要让游客停留下来,更需要有其他吸引力。

例如全国“赏花经济”的“优等生”江西婺源,除了给游客带了油菜花海,将徽派文化建筑与油菜花海紧密结合,形成多层次旅游审美体验的自然景观,还有许多当地特色的徽剧、徽派古祠堂、傩舞等民俗文艺都非常受欢迎。

再如武汉大学的樱花“火出圈”,除了樱花大道两侧茂密的樱花林,樱花与绿瓦灰砖的早期建筑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学校和武汉这座城市背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赏花是一个旅游的核心吸引点,当地特色的文化才是旅游的内核。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表示,赏花游要增强对当地特色文旅资源的挖掘,加大参与性、体验性等深层次项目的设计与开发。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刚认为,昌江的旅游资源如:长臂猿、史前文化、非遗文化、棋子湾以及核电为代表的工业旅游等,在全国都极具吸引力。

王健生认为,昌江拥有如王下乡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它具备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我们要研究水土、研究文化,再挖掘特色。”

今年,昌江在宝山梯田开展“遇稻美好 木棉之恋”实景音乐会,挖掘海南黎族本土原创音乐,无疑是探索文旅融合的重要内容。昌江文旅资源丰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昌江围绕“赏花游”,在打造“中国木棉之乡”的花卉IP方面,还有许多文章可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借着赏花游这波热度,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从业者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让短暂的赏花游升级为“花经济”,形成较长的赏花产业链,赋能乡村振兴。

赏花经济远非看看花那么简单。花只是一种媒介,当地特色文化才是旅行真正的内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花开   海南   黎族   木棉   樱花   经济   木棉花   游客   特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