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招聘临时人员,工作谁去干呢?

这几天,网友都在热议即将在全国人代会上讨论审议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精简公务员、事业干部,清退临聘人员,减少财政开支的呼声日盛。但是,精简了公务员,清退了临聘人员,工作又让谁去干呢?

在体制内工作的人都知道,一个单位人员的编制是核定卡死的,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突破总数。比如县区一个执法单位核定编制20个人,一正两副3个局领导、2个主任科员一般是公务员编制,其他人都是事业编干部或工勤人员。政务大厅必须派2人开展行政审批,乡村振兴派1人驻村,拆迁办抽调1人;执法队包括工勤人员8名执法人员,法制股1人,财务室1人;办公室最后只剩主任1人,要干精神文明、党风廉政、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安全生产、信访综治等40多项业务工作,还要填报维护更新最少10个业务平台网站的信息,再加上会议准备、组织政治业务学习等许多后勤服务繁杂工作,你觉得一个人能干得完吗?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项工作不管是上级部门,还是具体负责其中一项工作的平级部门,都下文件要求上报工作要点、本月进展情况、半年工作总结、年度工作总结和各类报表。每一项活动也都要求报方案计划、进展情况、工作总结,哪个材料都不能迟报,迟了单位就会被通报。哪怕是闭门造车、弄虚作假也得完成,还不能出任何问题。年底还要应付各类考核、检查,准备的书面材料越多越好,说明单位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检查考核也才能过关。

这么多的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把办公室主任累死也做不完。你也别指望从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的、50多岁的主任科员去干点工作,人家是等待退休养老的人,有事能来单位就不错了。所以现在单位的办公室主任一般都没人愿意去干,要么是干一两年就要求调换,出力又不讨好,还怕猝死在工作岗位上,除非是当跳板可以高升的人愿意去干。而且现在群众去单位办事,要求简化程序,服务热情,网民在领导信箱的留言要在规定时间内解决答复完毕,还要达到群众的满意。单位现有人手不够,再不招聘几个临时人员帮忙,又有什么办法呢?

小编认为,要精简机构和人员,首先要拿上级部门开刀,核减市级行政编制,把人员下沉到区县,充实基层一线力量。还要破除什么工作都要留痕、都要报方案总结的弊端,每一项工作只报一个年度工作总结和证明材料,进展情况、半年总结、报表全部取消上报。平台网站整合成一个向外开放,方便群众网上办理各项事务。务虚的工作少了,现有的在编人员就能干完工作,也就不需要再招聘临时人员了,相应的工资开支就少了,这样也就达到了机构改革的目的,也真正给基层干部减了负,有精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和发展经济了。

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单位   人员   科员   工作   开支   工作总结   办公室主任   报表   上级   公务员   群众   主任   部门   领导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