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云覆雨-大成午

大成午历任赵成侯、赵肃侯两代时的总理,出则为将,入则为相,虽身处战国时代,却依然保持持着春秋时代贵族的传统修养。

赵成侯时代,刚被任命为总理的大成午,就对卫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看起来这一切都是为了赵国的利益,但是作为背景单薄,只有能力没有血统的存在,这场战争除了为国谋利,更多的是可以不断巩固大成午自身的高官厚禄 。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对卫作战确实为赵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据《资治通鉴》记载,赵伐卫,取都邑七十三。这里应该是一个错误,因为卫国总共也没有这么多的城镇,结合《史记》的多处记载来看,应该是夺取乡邑七十三。但不论如何,这也是挺大的一块地盘了。

按照战国时代人才在各诸侯国之间流动的频率,大成午能在赵国两代君主身边担任总理,这是极为难得的,从另一方面看,大成午巩固自身权利的政治手腕,应该是相当有一套的,据《战国策•韩策一》记载,“大成午从赵来,谓申不害于韩曰:子以韩重我于赵,请以赵重子于韩,是子有两韩,而我有两赵也。”这番话大意是:您可以拿韩国给我做后盾,巩固我在赵国的地位,我也可以同样这么做,巩固您在韩国的地位。这样的话,我们就相当于各自手握两个国家了。

可见,即便已经贵为国家总理,大成午的个人利益也未必总是和赵国的国家利益高度统一的,这样的话就会在战国大时代下,让强国与弱国之间有了建立外交关系的可能性,其实,国家并不是我们一般认识中的独立个体,而是一个组织,越大的组织,分化的可能也就越大,产生矛盾的可能也越大,关于个人与组织的分化也越明显,很多人所做的事就越可能倾向于自身的利益,背后的损失则属于个人所处的组织,但这种关系并非总是反向的,当双方利益一致时,所造就的便会增加一项——个人的青史留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大成   申不害   史记   重子   青史留名   高官厚禄   弱国   翻云覆雨   韩国   这样的话   总理   地位   利益   组织   国家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