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科技成果市场化难题,广州“科学家经纪人”探路纳米科技创新转化新路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1纳米有多长?估计很难有人能够准确形容。

按照数字逻辑形容,1纳米是10的负9次方米。用大家熟知的方式比喻,“将一个直径1纳米的小球放在乒乓球上,相当于将一颗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就是在这样一个微小尺度内,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介绍,在全球960个前1%高显著度研究方向中,89%与纳米科技相关。其应用场景极为多元,从新能源、医疗器械到智能技术、航空航天。

但事实上,全球纳米技术专利申请中,中国以46%的比例高居世界第一;但纳米技术的成果转化率却只有美国的1/30。如何推动纳米科技从实验室阶段顺利完成产业化过渡,这是一个大课题。而广州正积极推动纳米科技的成果转化,希望在大湾区打造一条纳米产业链。

在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广纳院”)的支持下,广东省广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纳发展”)应运而生,致力于为初生代企业提供运营、投融资管理、资源整合等服务,推动大湾区纳米科技的成果转化。

得益于广纳院“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科技金融”的模式,广州通过科学家经纪人这一角色,帮助科研型企业稳步迈入广阔市场。

纳米科技强势补链

在广纳院的“纳米智能与元宇宙产业”展区,一块裸眼3D屏引人注目,屏幕上的高楼耸立、车流穿梭,仿佛都已突破屏幕限制,视觉效果拉满,立体感十足。在不远的将来,脱离3D眼镜的3D电影或将落地现实。纳米科技还可以从触觉和听觉切入元宇宙,以特制的声音识别耳机实现音乐播放、电话通讯等功能,实现对手机功能的替代和升级。

而这仅是纳米技术应用场景的冰山一角。在医疗领域,纳米机器人能够到达人体的任何部位,将操作降至细胞水平,大幅提升诊疗的精准性和效率;在新能源领域,利用纳米科技可以在不对锂电池进行拆卸损毁的情况下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检测,使用阻燃隔热纳米材料对锂电池盖板进行喷涂还可大大提升电池安全性……

而纳米科技应用极具前景的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汽车制造等恰恰是广州的支柱产业,这为广州纳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纳米科技亦可助力广州各产业补链强链、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广东广纳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纳芯”)为例,公司瞄准压电MEMS产品,聚焦移动通信、智能机械和智能医疗等应用领域。

广纳芯董事长李红浪认为,大湾区最强大的能力是云计算,在这方面已诞生出腾讯等诸多企业,但MEMS芯片领域尚且薄弱。“如果缺乏这一板块,云计算将失去部分重要的数据来源,对制造业升级产生重大影响。而通过布局MEMS芯片,广纳芯增强了广州在这一领域的力量。”

此外,在5G滤波器方面,广纳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善了广州乃至全国的手机产业链。据介绍,每部5G手机需要用到至少几十颗滤波器,手机全年的市场容量大致为500亿颗,而目前国内所使用滤波器有90%以上为外国进口。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国产5G滤波器的市场占有率从5%增加到了10%。

在此背景下,广东正加速布局纳米科技。

2022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纳米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方案》,这也是大湾区打造的四个产业创新高地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高地主要聚焦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医疗、纳米能源与环境四大产业方向,为技术进步研发新材料、培育新技术、孵化新项目,建立健全创新型企业、产业创新平台、高校院所多主体协同创新体系,畅通技术创新、中试验证、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链条。

目前,纳米科技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以广纳院(广州)、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苏州)、中科院(北京)三足鼎立的局面。广纳发展总经理刘节玲介绍,相比于更侧重学术研究的中科院,广纳院走的是一条偏产业化的路径,成果转化成为聚焦问题,这对广州来说,既是优势也是挑战。

瞄准4-6级创新链

根据国际通行标准,纳米技术的科技创新链可分为9个等级。其中1-3级是实验室阶段,7-9级是产品化阶段,中间的4-6级又被称为工程化阶段,是验证研究能否工程化、量产并满足社会需要的关键阶段,亦是成果转化不可缺的一环。

“目前,我国1-3级创新链已相当成熟,论文、专利十分丰硕;7-9级也有肥沃的市场土壤,有数量庞大的企业可以推动研究变现;但衔接前后的4-6级却成了死亡谷。”刘节玲表示,很多科技团队在进行成果转化时无法充分适应“企业”这一新身份,不懂管理,不会运营,这导致科技型企业死亡率达到了95%以上。

在此背景下,广纳院应运而生,以“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科技金融”的模式,承担起科学家经纪人的角色,帮助科研型企业稳步迈入广阔市场。

刘节玲将孵化经验归纳为“五个1”的结合,“我们以一个研究院、一群企业、一批基金、一套政策、一个纳米谷相结合的模式,为企业整合各类资源,提供成果转化的一站式平台。”

在配套基础设施方面,园区还布局了大量技术性实验室,并能够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产业承载空间。据刘节玲介绍,广纳院作为总部研发基地,招徕并培育有前景的项目;当项目达到产业化水平,就可从总部园区迁入面积约1.1平方公里的“新居”——位于中新知识城的纳米创新产业集聚区。

此外,针对初生的科技型企业,广纳院不仅“扶上马”,还会“送一程”。具体来讲,广纳发展会帮助企业组建或匹配合适的经营团队,为企业进入市场做好科研之外的服务工作,辅佐其尽快走上正轨,实现产品落地。

成立三年以来,广纳院已成功孵化企业超过20家,主要分为纳米智能、纳米医疗和纳米材料三类,当中5家企业已进入上市苗圃层。刘节玲介绍,2022年,孵化企业的整体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7亿元,预计今年会进一步实现营收翻番。

其孵化企业还深度嵌入了广州相关产业链条中。以纳米医疗类企业为例,通过与本地相关科研机构、高校实验室联合开展药物研发测试,并开放共享有关平台、进行技术交互,企业能够迅速融入当地的产业环境。

刘节玲表示,广纳院接下来的计划是担当起湾区纳米技术协同融合的承载者和推动者。“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同澳门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交流合作,在纳米科技方面将香港、澳门与湾区内地城市紧密结合在一起。”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广州   纳米   科学家   纳米技术   滤波器   高地   广东   科技成果   经纪人   路径   难题   实验室   阶段   医疗   智能   产业   市场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