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岁被抛弃,拿5枚奥运金牌后退役,父母后悔想认亲,结果怎样?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二〇二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神色严肃的向休息区走来,她的教练立刻迎上去,轻轻揽住小姑娘瘦削的肩膀,微微低着头在她耳边轻声说着什么。

虽然口罩遮住了陈若琳大部分表情,但是从她的肢体语言来看,似乎是在安抚在刚刚那一次跳水中出现失误的全红婵。

此时的陈若琳沉着冷静,完美履行自己的教练职责,昔日那个可爱的小姑娘,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导师。

光环背后

说起陈若琳,国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即便是很少观看体育竞赛的人们,大都也知道,陈若琳是我国跳台跳水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当她是运动员的时候,多数时间留着一头非常精神的短发。

观看陈若琳跳水是一种享受,她的身体在半空中自如舒展,入水时只有小小的水花。

每当此时,不管是现场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情不自禁的会鼓掌叫好。

我国在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上,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数年来出了许许多多世界冠军,所谓的大满贯也总是收入囊中。

每一个能够代表国家队出战的运动员都是这项项目中的佼佼者,陈若琳就是其中最为出色的运动员之一。

在陈若琳身上有着无数的光环,人们惊叹于她娴熟的跳水技术,为她的天赋感到惊讶。

当她因伤病宣布退役之后,也有无数人感到遗憾。每一个运动员的背后,都有无数的汗水和泪水,陈若琳的成长之路同样布满荆棘。

2019年,已经退役的陈若琳接受了一个杂志的采访,在这次采访中,她聊起了自己过去的成就,简单叙述了自己对待荣誉的态度。

她说起,因为长期饮食限制,她吃得很清淡,但是出门在外的时候常常想念爷爷奶奶的手艺。

后来记者问她最想要感谢的人是谁,陈若琳回答,那就是她的爷爷奶奶。

他们为了自己付出了太多太多,所以她会尽量陪他们出游或者是回家陪伴。

实际上,在这次采访中,陈若琳提起过好几次爷爷奶奶,但是她却没有提起过自己的父母。

陈若琳的亲生父亲姓成,名叫成勇金。

1992年冬天,成勇金的第二个孩子诞生了,这是一个女儿,取名为成若琳。

女儿三岁的时候,他和妻子离婚了。很快妻子就办好手续,带着儿子去了国外,年仅三岁的女儿留下了。

小小的成若琳还不知道,自己的家已经就这样分散了。

她被外公外婆接到了家里,此后,就一直是老两口在照顾她。

后来为了让小姑娘能够重新拥有一个完整的家,舅舅和舅妈收养了她,为她改名为陈若琳,她也改称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

陈若琳从4岁开始就已经在学游泳,不过那个时候爷爷奶奶并没有想到要让她走上专业训练的道路;

只是因为她从小就容易生病,所以想通过游泳锻炼的方式增强体质,所以她常年都会去当地的游泳馆。

有一次,跳水教练高峰无意中看到陈若琳学游泳,觉得她非常适合学习跳水,于是便与家长商量,最后决定让她改学跳水。

就是这个决定,让一个天才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绽放,十多年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女在国际赛场上技惊四座。

2011年7月21日,上海世界锦标赛10米台单人决赛正在进行中,对于世锦赛陈若琳并不陌生;

虽然此时她只有19岁,但这已经是她第3次参加这一赛事。

之前的两次,因为种种原因她都未能夺得冠军,距离女台大满贯,她始终隔着一步之遥。

在此之前陈若琳已经不止一次拿到了奥运会、跳水世界杯的金牌,只要这次能夺冠,她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现在已经是最后一跳,陈若琳的比分排名第一,站在高高的跳台上,已经参加过数次国际大赛的她有点紧张。

但也仅限于此了,这点紧张不会影响她发挥,反而会让她对胜利更加充满渴望。

她凝视着前方,稳稳的走了几步,然后轻盈的一跃。

这一跳对他来说并不算完美,不过得分也足以让她继续保持优势,至此,陈若琳拿到了女台大满贯。

冠军之路

这枚金牌拿得非常不容易,此时的陈若琳虽然只有19岁,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个少女,但是在跳台跳水这一项目中,她已经算得上是一个老将。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她的体重在增加,各种动作的效果已经无法轻松做到最佳。

而且陈若琳身上和许多专业运动员一样,带着不少伤病,想要在这样的国际大赛中夺冠,她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但是夺冠是她的梦想,当她在童年时看到别的跳水运动员的比赛之后,她就已经为自己树立了这个目标。

那是1997年秋天,家人带着已经开始学习跳水的陈若琳到上海观看八运会比赛,这一次观看经历让陈若琳印象深刻;

跳台跳水运动健儿们的英姿让她向往不已。从此在她心中就有了那个美好的梦想——我要当冠军!

想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为了增强体质,每天早上她都要起床跑步。

其实陈若琳在刚刚接触游泳的时候,教练就认为她是一个天才,当时教练在她的腰上绑上绳子将她扔进了游泳池,然后转头去和家长说话。

谁知大人们还没说几句话,陈若琳已经安安静静的游上了岸!

教练认为,陈若琳的水感非常好,天生就适合进行水上运动。

不过如果仅仅只有天才而没有勤奋,那么大家也不会认识现在的陈若琳。陈若琳快6岁时参加了一个少儿比赛,但是在比赛前两个月手臂受伤。

教练说如果她坚持要参加比赛的话,那么就只能进行正骨,而这是非常痛苦的过程。

小小的陈若琳哭得撕心裂肺,父亲唐华(舅舅)在旁边也是泪流满面。

爷爷奶奶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他们太心疼孙女了,觉得训练太苦想让她放弃跳水。

但是陈若琳却不肯放弃,她咬着牙坚持着,辛苦的训练和良好的天赋,很快就让她在赛场上崭露头角。

2000年,她成为了江苏省少儿体校的正式队员。开始了漫长又艰苦的训练,参加了一次又一次大大小小的比赛。

省体校在南京,陈若琳和爷爷奶奶不得不分离两地,但是奶奶心里常常记挂着这个孙女,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坐车到南京去陪着她。

在奶奶看来,这个小姑娘实在是承受了太多太多的痛苦和磨难,每当他看见训练房里挥汗如雨的孙女,总是觉得又心疼又骄傲。

每次爷爷奶奶来都会想方设法的让陈若琳更加高兴一些,要么就是给她做好吃的,要么就是带她去吃她小时候最喜欢吃的肯德基。

2003年,陈若琳在自己的跳水生涯上更进一步,这一年,只有11岁的她拿到了三枚全国少儿跳水比赛的金牌。

别的小姑娘这个时候还在父母怀里撒娇,而与陈若琳相伴的是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

2004年,在全国跳水锦标赛上,12岁的陈若琳在赛场上表现出色,当时的周继红是跳水的老大,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个出色苗子。

她详细了解陈若琳后认为这个小姑娘前途不可限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将她选入了国家队。

国家队能提供更好的训练资源和教练,这让陈若琳有如虎添翼,她更是进步神速,在进入国家队半年之后就参加了世锦赛。

此后,14岁的小姑娘不断出征国际重大赛事,数次站上了冠军领奖台!

更上层楼

2005年,任少芬开始带着陈若琳进行训练,在她眼里,这个小姑娘平时不爱说话,但是每到比赛的时候状态总是特别好。

其实陈若琳在队员中身体条件并不算特别好,力量也只能说一般。

毕竟跳水运动是中国的强项,国家队中更是强手林立,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是世界级顶尖高手。

不过陈若琳在训练时非常虚心,只要是教练指出的不足之处,她都能迅速改正。

而且她也并不是完全照本宣科,能根据自身情况加以调整,而且她的心理素质极好,自己又愿意刻苦训练。

就这样,陈若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进。

在任少芬的指点和培养下,她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在北京奥运会上拿到了女台单人和双人的冠军。

随着陈若琳在各大重要赛事上频繁获奖,她的名气自然也越来越大。

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个充满活力,实力超强的女孩,成为了他的粉丝。

因为参加比赛得到了不少奖金和国家给予的奖励,所以陈若琳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给爷爷奶奶、以及被她视作父母的舅舅舅妈都买了车子或者房子。

在20岁的时候,她已经拿到了22枚冠军奖牌,24岁的时候拿到了5枚奥运金牌。

物质回报是很好,但最好的回报方式其实是自己的成绩,5枚金牌足够亲人们感到自豪骄傲了。

这么多年来,爷爷奶奶一直用心爱着她,小时候给予了他许多关爱,她长大之后更是时时刻刻关注着她的训练和比赛。

在陈若琳取得胜利时,爷爷奶奶总是告诫她要戒骄戒躁,争取再进一步。

当她遇到不顺或者比赛失利时,他们又总是坚定的站在他的身边,给予她安慰和鼓励。

在陈若琳心中,爷爷和奶奶是她最重要的亲人,每当身在外地不能回家时,她也时时记挂着他们。

从幼年时便已离开她生活的亲生父母,在陈若琳功成名就后却后悔了,也开始打电话联系她,想要跟她认亲。

面对亲生父母她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她感激他们给予了她生命,另一方面她心里多少也有些芥蒂。

不过陈若琳最终还是再次接受了父母,有时也会去探望他们,与他们相见。

就在陈若琳拿到大满贯的那一年,成勇金肾脏疼痛异常,去医院检查后得知是被急性肾衰竭。

由于病情严重,所以他不得不多次转院治疗。

不过当他和女儿通电话时却对此只字不提,他希望女儿能够安安心心的训练和比赛,祝贺她拿到大满贯。

直到一年多以后,陈若琳才知道亲生父亲病重的事,经此一事后,陈若琳对父亲的埋怨少了不少。

在完成里约奥运会的比赛之后,陈若琳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宣布退役。

多年来的艰苦训练,给她的颈椎带来了严重的伤害,能够坚持完成里约奥运会的比赛已经非常不容易。

从5岁开始练习跳水一直到退役,陈若琳走过了19年的时光,24岁的她也在这一年开始了自己新的征程。

虽然陈若琳从很小开始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跳水训练上,但是她并没有放弃文化学习。

在省队的时候,她就在江苏一所体育学校,后来她在2012年进入人大学习公共管理专业,她还曾经代表人大参加过大运会。

多年来坚持学习,陈若琳已经积累了不少知识,退役后,她也并没有完全离开跳水运动。

虽然她无法再以运动员的身份出现,但是她丰富的比赛经验、良好的心态和优异的口碑,让她成功转型成了一名跳水比赛的专业裁判。

2017年她成为国际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的一员,此后她先后在多次国际大赛中以裁判或者裁判长的身份出现,其中包括2021年在东京举办的奥运会。

就在这一次奥运会上,陈若琳亲眼目睹小将全红婵夺冠,这让她万分激动,还在个人社交媒体上称全红蝉为“偶像”。

她和全红婵的缘分还不仅于此,就在当年年底,陈若琳更是成为了这个小姑娘的教练。

她希望自己多年积攒的经验能够帮助全红婵更进一步。

对此,大家纷纷表示看好,认为师徒二人携手并进,一定能够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语

陈若琳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都在辛苦的训练和紧张的比赛中度过,现在她已然成长为跳水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

她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日常,如今31岁的她气质温润似乎越来越美,甚至看起来比在赛场上还要年轻,可能是因为找到了未来人生道路的原因吧。

从运动员到裁判、教练,她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和奋斗,祝愿这个美丽坚强的姑娘能够越过越好,能够在自己所热爱的运动项目上开拓不一样的成就!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完-

作者 | 屠龙骑士

编辑 | 阿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里约   跳台   跳水   国家队   运动员   小姑娘   教练   奥运金牌   后悔   女儿   父母   冠军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