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伴读 - 为什么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书名:基础设施投融资政策与实务

作者:吴有红 著

定价:38.00元

书号:ISBN 978-7-5115-7585-2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一、“适度超前”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实践经验

经过70年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各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经验,其中一项重要经验是坚持适度超前的发展原则。例如,西部大开发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在欠发达地区前瞻性布局基础设施。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基础设施的超前布局,恐怕难以及时形成西部的强大市场基础,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也很难实现。改革开放40余年,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使得我国基础设施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彻底得到扭转,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部分领域、部分地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二、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扩内需、增动能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需要投资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多的责任,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起到扩大内需、稳定预期的“压舱石”作用。适度超前开展的基础设施投入既是当期需求,未来产生高质量供给后,又为未来的需求增长和结构转型创造条件,增强长期动能,进一步创造有效需求。

三、要把握好超前建设基础设施的度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不能不顾约束条件、超出能力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要根据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和地方政府投资能力,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不能为着急上项目而“未批先建”“边建边批”。要做好资金、土地、用能等资源要素的统筹平衡,注意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


作者简介

吴有红,金融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现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投资体制与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投资经济系硕士生导师,国家发展改革委PPP专家库专家,长期从事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理论与政策研究。参与研究和起草了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多份基础设施领域重要政策文件。十多年来,主持和参与了40余项由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实务咨询项目,在《新华文摘》《管理世界》《 金融研究》《会计研究》《管理评论》《 宏观经济管理》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荣获国家发展改革委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编辑:刘雨萱

校对:崔晨

审核:霍伟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超前   基础设施   伴读   动能   好书   布局   作用   需求   领域   我国   政策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