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为什么被称为“魔拳”?

形意拳因为慢练快用,贴身近打,对手在一瞬间就遭遇重击,好似撞到鬼一样的灭顶之灾,毫无还手之力,处于对形意拳的畏惧,闻风丧胆,比喻形意拳是好似魔鬼一般可怕的拳,所以简称:形意拳是魔拳!

形意拳是魔拳,充分反映了百年前的形意拳威力之巨大,足以让对手吓破胆,望风而逃。

百年前的形意拳在中国民间价值非常之高,因为那时的形意拳传承比较全面,所以威力强大!而当今的形意拳因传承丢失,很多形意拳已然变为有形无内了!形意拳中迅雷不及掩耳,拳快,身快,技快的人,才能称为魔拳。

形意拳的创始年代及其源流,众说纷纭,无确凿的史料可资佐证,主要的说法如下


起源一

传说是达摩老祖所创。达摩系天竺(印度的古称)高僧,他来到中国传授佛经,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而后寺内曾出过不少技艺高超的武僧,后人因慕其名而将达摩认做形意拳的始祖;另因有一诗人为了纪念达摩传经的精神,作《咏达摩》一诗,诗中写道:“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练功夫,要从纸上求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因形意拳原名心意拳,所以认达摩为形意拳始祖之说是后人望文义断的误解。

起源二

说形意拳是岳飞所创。在一本佚名的古拳谱序中写道:“当武穆童子时,受业于名师,精通枪法,脱枪当拳,自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日艺(意)拳,神妙莫测,盖古来未有之技也。王以后金、元、明数代,鲜有其技,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丰者(黄新民的《姬际可生平初探》一文考证为“龙峰”)。

生于明末清初(据黄新民考证姬际可生于明朝的万历年问,卒于清朝的康熙年问),为蒲东诸冯人氏(即今山西省永济县),访名师于终南山,遇异人,得岳武穆王拳谱,揣练数载,尽悟其奥妙,后授余师曹继武先生于秋蒲(今安徽省),无人不知其勇,先生学武十有二年,技勇大成,……”。这一段拳谱的序言是写在清朝乾隆十五年岁次、庚午荷月,由戴龙邦序于河南洛阳马学礼书屋,从上述序言中及师传口授中都说到形意拳是岳飞所创的。但1982年黄新民为考证形意拳的起源,专程由安徽来山西永济县尊村做了一番调查,在他写的《形意拳起源考》一书中析:“从史籍来看,没有岳飞编拳的记载。”并且从岳飞生平分析其没有时间编纂此拳法。

从清朝乾隆以来,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得到广泛的传播。其产生和发展受到了晋商的影响,各代武林先驱在不同地域承传着原传心意武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保镖护商的实践不断研创、学习和充实。特别是晋商发源地的晋中各县,如祁县、太谷、榆次、平遥等地在形意拳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均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形意拳的根本是敏感,有人上战场杀得敏感了,有点风吹草动脖梗子就一激灵。但反应快了也还会挨打,因为这只是意识到了。惊脖梗子没用,得惊尾椎子。一代宗师尚云祥说:反应是反应,反击是反击。——这是许多人比武上不了档次的原因,反应和反击在一块的法子,就是惊尾椎子。脖梗子惊了,还得准备动作,尾椎子惊了,自然就有动作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形意拳   永济   达摩   乾隆   拳谱   始祖   山西   威力   清朝   起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