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厦门工业龙头的戴尔为什么要当那只出头鸟?




问道者 李 百



戴尔要在2024年全面停用中国芯片,到2025年要把约五成产能撤出中国。在美国官方尚且没有明确要与中国脱钩的大背景下,戴尔为何要当那只出头鸟?



01

厦门量身定制通关流程



戴尔有一段时间一直都是厦门工业企业的龙头企业。


1997年的一个周末,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引起了厦门市原副市长、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原副主任王榕的兴趣。来电说,美国的戴尔公司希望来中国投资,不知厦门是否感兴趣?


彼时被戴尔列入考察对象的城市还有上海、深圳和珠海。闻讯当天,厦门立即组队奔赴北京。厦门的高效最终打动了戴尔,因为高效是戴尔“零等待、零库存”所必备的硬件。

为了协助戴尔落户厦门,福建省政府制定了详细长远的行业规划并出台了一系列高效的辅助机制和政策以加快招商引资审批流程,为戴尔提供了税收优惠、研发辅助等一系列特殊政策。


厦门市委市政府则第一次为一家企业成立了特别领导小组,24小时为戴尔提供贴身服务,以解决戴尔实际运营时遇到的各种具体困难。比如协助戴尔招聘各层次、各类别的员工,提供资讯及招聘管道,及时满足戴尔人才需求,并为企业人员素质提供保障。


仅用7天时间,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就完成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登记。1997年12月29日,戴尔全球第四个生产基地即中国客服中心在厦门成立。


戴尔实行的是按单定制生产模式,报关单据繁多,如果按照正常通关流程手续非常复杂。为此,厦门市领导又积极推动,在海关总署的支持下,厦门海关特地为戴尔量身定制了一套报关系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通关效率,确保了戴尔生产基地的快速生产。


受益于中国不断完善的营商环境和迅速发展壮大的内需市场,2001年,戴尔实现了电脑产量100万台,此后多年,戴尔一直是厦门工业产值第一大户,中国则成为戴尔的第二大市场。在戴尔的带动下,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成为厦门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2020年,戴尔入选“2020年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在中国拥有12500名员工。互联网时代,戴尔成为不少中国政府部门和企业办公电脑的标配。


“对戴尔来讲,厦门是一个非常好的立足点,后来慢慢地,戴尔也变成了厦门市的一张名片。双方之所以合作这么好,与厦门市的很多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想法、创新的流程都有关系。”2021年,戴尔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黄陈宏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态言犹在耳。



02

戴尔宣称要去中国化



相隔一年多,2022年底,戴尔似乎换了一副嘴脸。


1月5日的《日经亚洲》消息称,全球出货量第三大计算机制造商戴尔,已设下2024年前实现所有产品不再使用中国芯片的目标。


该消息称, 2022年底,戴尔告知其供应商,将显著减少在产品中使用中国制造芯片的数量,包括非中国芯片制造商在中国工厂生产的芯片。供应商被告知,到2024年,戴尔产品使用的所有芯片都须在中国以外生产,并将显著减少中国产零组件用量。


此外,戴尔还要求电子模块和印刷电路板等其他组件的供应商和产品组装商,要按照戴尔的计划提高在中国以外国家的产能。要求在2025年前,实现五成产能移出中国的目标。


中美贸易摩擦未见明显缓解的大背景下,戴尔的此番表态或许有其政治操弄的一面。公众号芯谋研究的评论称:


戴尔此次高调地带头去中国化,并未受到美国政府的明令施压,纯粹是戴尔自发挑起事端。相较于美国半导体设备公司、芯片设计公司在受到美国政府施压制裁中国之后,还能游说美国政府试图挽回局面的举措来看,美国公司在去中国化议题上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


如果戴尔尊重中国市场,即便遭受美国政府压力,也会尽力争取让美国政府做出一定退让。但现在戴尔无事生非,表现得比美国政府更激进,更主动,只能说戴尔在心甘情愿地,战略性地放弃中国市场。


评论认为,一家国际企业主动歧视本土芯片,主动歧视本土供应链,是前所未有的反全球化恶性事件。


其实,透过戴尔(中国)官网,也能感觉到这种“歧视”的存在。戴尔(中国)官网只有网址体现中国字眼,内页唯一体现地域特征的只有在“产品”频道中出现了“中国大陆”。在“全球范围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表述中则是这样的:“从美国到巴西,您会发现 Dell Digital 团队成员无处不在……”


从字面上去理解,戴尔只有在想把产品卖给中国客户时才会想起中国大陆,在产业转型战略中,则完全无视中国10000多名员工的存在。



03

全球出货量持续下降



戴尔“忘恩负义”的背后,或许有向美高调表达“政治正确”的一面,但也应当看到,戴尔电脑销售数量在美国实现增长的同时,在中国市场因为本土品牌的崛起,戴尔出货量正不断萎缩。


根据Canalys的数据,在美国市场,戴尔出货量连续第三个季度领跑同行,以26.8%的市场份额在美国 PC 市场的出货量中名列前茅。


在全球,戴尔PC业务则持续走下坡路,曾经的PC霸主,其出货量已退居全球第三。2022年第四季度戴尔的出货量同比下滑了37%至1080万台;前两名的联想、惠普的出货量下滑幅度均是29%,出货量分别为1550万台、1320万台。


戴尔在中国PC市场表现更是糟糕。2022年三季度中国市场PC出货量下降13%,前三强联想、戴尔、惠普出货量跌幅分别为16.7%、21.4%、17.2%。


而这很可能还不是戴尔出货量在中国市场的低谷。


近几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在美国频频挥舞制裁大棒,把一系列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制裁清单时,中国为了确保数据安全和扶持本土企业发展,及时出手反制,积极推动国产替代。对于已经习惯于地方政府支持的戴尔来说,作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受害者,此时标榜去中国化来迎合美国政客以加强美国市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诚然,对戴尔的举动可能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要防患于未然有其必要,但也不必过多担心。因为企业的翅膀再硬,终究都离不开终端市场。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统一大市场必定是企业寻求发展的最终目的地,只要我们保持开放,把内功练好,一家戴尔走了,还有更多的戴尔会回到中国这方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戴尔   厦门   美国政府   厦门市   出货量   中国市场   美国   中国   龙头   芯片   工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