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大咖谈丨童童:科幻令人着迷,而科技人的执着与梦想更是打动着我

网络作家童童。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艳 肖帅 李慧芳 摄影 徐士洁 长沙报道

很难想象,眼前这个温婉、清秀的文艺青年,是硬科幻长篇小说作品《月球之子》的创作者。而事实上,她此前擅长的是言情小说。

童童,本名童敏敏,江苏网络文学作家,2005年起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累计出版简、繁体小说40册,影视改编8部,网文阅读点击量过百亿。拥有庞大粉丝团的她,在2022年决定走出舒适区,开始进行科幻创作。3月2日,她在网络文学创作论坛上分享了自己的写作心得。

“一开始是惶恐,这是我从来没有涉及的题材,但又有一种使命感催促着我‘疯狂试探’。”童童说,《流浪地球》里面的先进技术,如融合引擎、重力拖拉机和地下城市让她念念不忘,而这些技术背后很多都是中国制造,可以看出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雄心,以及在各个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像再生能源、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方面,互联网、虚拟现实,也为科幻文艺作品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平台。

动因有了,但短板依旧在。不够了解怎么办?童童用了半年时间走访学习。

小说的孕育是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童童说自己拼拼拣拣相关的笔记和材料的标签都堆满了好几个纸箱。期间,她去过杭州的程天科技,看到外骨骼机器人,就像未来中国的钢铁侠;去过几次徐工集团,当时就被重型高科技产品所震撼;走访过很多智能无人系统,智能交通,智慧家居,智能制造系统,还是苏州本地的高科技企业的常客,像优艾智合机器人,海通机器人的拳头产品——银河战舰,三光科技、博众精工等等,她去过很多次。她甚至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模拟生态基地和相关的一些研究机构,只为了能够更真实更准确更硬核地表现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推演。

“走访中我看到了我们科技人的执着,渐渐地,我从惶恐、困惑变成了向往,也深深感受到科幻题材的魅力和需要的恒心与毅力。”童童坦言,《月球之子》的创作也几经反复,期间甚至考虑过放弃,但荒芜的月球表面与人类永不磨灭的探索勇气,还是留住了她,一路上也是磕磕绊绊,披荆斩棘,最终完稿。

童童笔下的《月球之子》故事建筑在已经构建好的月球城市中,从江素娥和老侦探德尔森,衍生到下一代的安心羽、裴思海,有地球人、登月者与月球土著,除了展现光怪陆离的推理过程,小说体现的是新一代月球出生的年轻人试图拯救社会,试图从虚境中开辟出人类的出路。小说荣获中国小说学会2022年度好小说奖。

“幻想永无止境,科技则会给我们答案。”童童说。接下来她想写一本新书,与“绿色智慧城市”有关,该书灵感来源于一次企业采风,项目负责人对未来城市通讯、交通与生活模型的畅想,充满了科技人的勇气与梦想,非常打动她。

童童说,科幻方向的创作依然会遇到很多问题,但科幻题材始终迷人,相信越来越多的作者愿意不停突破和尝试,在有限的无限中不断挑战,用勇敢的想象力,创造出脍炙人口的流行与经典,做到娱乐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将想象与现实、人性相结合起来。尤其中国科幻的作者们,会从文化根源与民族性中汲取养分,从指导世界观的哲学中确立意识形态,走出世界科幻的类型枷锁,创建出自身的派别与类型特征,诞生经典,更好地回应时代的召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科幻   酒泉   土著   精工   家童   之子   科技   月球   惶恐   中国   机器人   网络文学   题材   执着   未来   梦想   城市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