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史上的一次盛会

1939年,中央妇委的同志与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妇女代表合影。

编者按

今年3月8日是第113个国际妇女节,我国第100个妇女节。国际妇女节是妇女创造历史的见证,在这一天,我们庆祝妇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回顾历史,中国妇女巾帼不让须眉,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进驻延安后,高度重视妇女工作,通过成立党领导的妇女组织、鼓励妇女参加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制定政策法规保障妇女权利等一系列举措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陕甘宁边区的妇女运动蓬勃发展,成为全国妇女运动的一面旗帜。1938年3月8日,边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妇女代表们会聚一堂共商妇女工作,为推动妇女运动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把妇女群众组织起来

中共中央初到陕北时,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落后,妇女们在封建礼教的长期压迫束缚下,身心受到极大摧残。女孩子从四五岁起,双脚就被烂布条、麻绳、旧毛线缠成“三寸金莲”,只能盘腿炕头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很难走出家门下地干活,连做饭的水都是男人担。妇女在家中没有地位,经常是“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人骑,任人打”。为了解除妇女身上的枷锁,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出布告,禁止缠足,违者惩处其父母或丈夫,并且成立了放足委员会和放足组,对广大妇女进行宣传动员。

为了推动妇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半边天作用,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妇委)正式成立。1938年,为加强党的领导,中共中央成立各地派出机构,同时各地分局妇女运动委员会成立,领导各地的妇女运动。各级妇女组织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妇女运动奠定了组织基础。在中央妇委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大力动员妇女走出家门,积极投身抗日的洪流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妇女文化活动以唤醒妇女的思想解放。为了加强对抗日军属的文化教育,1937年11月,蔡畅、危拱之等发起创办八路军抗日军人家属学校,这是陕甘宁边区第一所专门培养妇女的学校,学生大多数是八路军指战员的妻女和边区干部家属,共培养了300多名妇女干部。

全国妇女运动的助推机

在中央妇委的指导下,1938年3月8日至11日,陕甘宁边区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边区各分区、各县、各团体、学校妇女代表和各界来宾200多人,其中代表130多名。

大会总结了边区妇女运动的经验,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向全国妇女发出了倡议:“要争取妇女的彻底的自由解放,首先要争取民族的自由与解放,因为妇女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我们纪念目前的‘三八节’,要加紧把全国妇女组织起来,要扩大和巩固已有的组织来担负起现阶段的艰苦工作,配合起全国的抗战力量为着未来的新中国而奋斗!”同时,大会提出了十大口号来动员全国妇女。

大会还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了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边区妇联)15位执行委员,史秀云任主任。史秀云在《边区妇女运动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了妇女运动的总方针:“一方面使妇女运动和整个民族救亡运动统一起来,成为整个民族运动的一部分,配合各种救亡团体,坚决为保卫边区、西北、全中国而奋斗;另一方面要发动边区妇女群众积极开展紧急的抗战动员工作,使边区的妇女运动成为全国的先进地区,成为全国妇女运动的助推机。”

3月8日下午,延安各界妇女在旧城南集会,热烈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和陕甘宁边区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全体代表都参加了大会。大会特别邀请毛泽东讲话,毛泽东指出,妇女在抗战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必须把妇女广泛的组织起来,必须有大批的妇女干部领导妇女工作,号召广大妇女积极抗日,努力生产。

妇女解放 突起异军

陕甘宁边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是边区妇女运动史上的一次盛会,标志着边区妇女运动进入一个新时期。在中央妇委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边区各级妇联积极开展工作。

妇女组织得到空前发展。1939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关于目前妇女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指示信》,对于各级妇女部和妇委的设置提出了具体意见:“各局、各省、县、区委,应设立妇女部,除部长外,设干事……”边区先后成立了18个县妇联,1个直属市妇联,179个区妇联,1065个乡妇女代表会,会员达27万人。各级妇联纷纷出版妇女刊物,《解放日报》专门开辟了“中国妇女副刊”。毛泽东亲自为《中国妇女》创刊号题词:“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

保障妇女权益,提高妇女地位。边区普遍实行男女平等政策,提高妇女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实行自愿的婚姻制度,禁止买卖婚姻与童养媳。鼓励妇女参政议政,在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17名妇女当选为边区参议员,167名妇女当选为县级参议员,2005名妇女当选为乡级参议员。如绥德县共选出460名乡参议员,其中有80名妇女;延安县女参议员占22%;赤水县女参议员占14%;子长县女参议员占20%。24岁的女青年邵清华当选为安塞县县长,成为陕甘宁边区历史上第一个女县长。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52名妇女代表参加了大会,并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中唯一的女性——蔡畅。

动员妇女参加生产,实现经济独立。1940年2月,毛泽东在给中央妇委的复信中提出:“妇女的伟大作用第一在经济方面,没有她们,生产就不能进行。”号召普遍开展妇女生产运动。整个边区妇女都投入大生产的热潮中,涌现出一大批女劳动英雄和模范。尤其在纺织方面,“据1945年统计,有近16万妇女参加纺纱,6万余名妇女参加织布,使边区民用布匹自给达47%。”她们为繁荣边区经济作出重大贡献。

培养妇女干部,提高妇女文化水平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第一所专门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中国女子大学。1946年1月,陕甘宁边区妇女职业学校成立。经过培训的妇女干部大量深入农村,举办妇女扫盲学习班,边区妇女再也不是所谓的“睁眼瞎”了。

参加自卫军,踊跃支前。边区妇女纷纷组织自卫军、洗衣队、缝纫队、担架队、看护队、运输队等支援前线。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妇女在一年里共做军鞋15万双,棉被1万床,棉衣3.4万套,碾米磨面2.4万石。边区妇女运动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新中国妇女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侯晓琴,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陕甘宁边区   延安   妇女   中共中央   边区   参议员   妇联   盛会   代表大会   动员   干部   大会   中央   组织   代表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