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虹口区,回不去的提篮桥

导读

虹口区,作为上海曾经最热闹的城区,有着独特的韵味。现在,随着升级改造,老虹口越来越模糊,或许只存在于我们记忆之中。

热闹的四川路

虹口以前是热闹的不得了,特别是四川路,可以和南京路、淮海路别别苗头了。

说到四川路,老虹口不会说四川北路的。约定俗成就是四川路,就像谈到南京东路,只会说南京路一样。

四川路在20世纪80-90年代热闹非凡,当时一到节假日,四川路上的人是交交关关,人气方面丝毫不亚于南京路。

吃美食、买东西,都可以在四川路找到,而且当时四川路各种商品聚集,小吃美食数不胜数。现在的四川路美食,已经是缩减版了,很多人还说去四川路打卡吃东西。那是没见过四川路真正巅峰时期的美食。

哪怕是21世纪初,四川路余威尚在,购物、吃饭依然是虹口人的首选。当时我年纪轻,囊中羞涩,很多好吃的好玩的,都没来得及体验。现在虽然兜里有点闲钱了,却再也回不到那个四川路了。。。


两大公园

虹口居民,周末想去公园兜兜,一般去两个公园,一个是和平公园,一个是虹口公园。

位置偏东,靠近杨浦,以及提篮桥居民,去和平公园比较方便。位置偏西,靠近闸北,以及曲阳、外国语学校附近的,去虹口公园比较便当。

小时候离和平公园近,一直到和平公园里兜兜白相相。那时候和平公园不像现在这样改的乱七八糟。当时玩的东西非常多。狮子老虎,还有猴子山,这些都能看一整天。还有过山洞的小火车、梅花鹿、划船、高架踩车等游乐项目,都是当时的美好回忆。

虹口公园去的也不少,总觉得虹口公园里玩的比较少,只有划船项目还算不错。还有就是日本人蛮多的,经常听见说日语的人来参观鲁迅墓。

石库门与公房

小时候住石库门,后来搬入公房居住。

虽然现在石库门、老公房被讥笑,说是社会底层。但在当时来说,是大部分居民的主流住宅。

小时候一大乐趣,就是跟着父母去亲戚家拜访,因为长辈都会给点零花钱。

当时亲戚朋友,一般也都是石库门房子,少部分是私房,我父亲经常带我去他朋友家玩,集中在临平路、太平桥支路、张家巷、香烟桥这一带。

亲戚们住在虹口各地,比如住在敏德坊的叔叔,住在春阳里的小外公,也有住在外区的,例如老北站的红花小区。这地方现在是大悦城对面,离虹口近在咫尺,但在以前,出区了就感觉很远了。

当然,住的最多的亲戚朋友,还在唐山路附近,当时父母一辈的朋友,都在唐山路、公平路、安国路、昆明路这个范围内。我表弟一直到前几年,还住在唐山路的石库门。随着这些年的改造升级,虹口的石库门房子,是看一栋少一栋了。

进入90年代,我自己也好,身边亲戚朋友也好,住在公房里的人开始变多了。有住在鞍山新村的,有住在天宝西路的,还有住在邢家桥北路的,各种各样公房,各种各样的拆迁改造。当时拆迁距离比较近,不像现在把居民输送到郊区。80-90年代时候,基本都有原拆原还的选项,哪怕是搬走了,一般也就几公里,虹口人还是住虹口,杨浦人还是住杨浦,距离不会太远,非常的照顾居民感受。

提篮桥

我小时候住唐山路,后来又经常去表弟家玩,所以对提篮桥有特殊感情。

提篮桥在很早时候,就是上海的一个区。在1960年并入虹口区后,依然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犹太人居住区、下海庙、提篮桥监牢,这些历史遗迹,都是每天路过,时常看到的街景。

历史厚重,对于当时我来说,提不起兴趣。更多的关注是“小孩公园”、大名百货、天桥、昆明路市场、舟山路菜场。

当时的百货公司,里面东西很贵,一个遥控船要卖80多元,在月工资几十元的时代,这个遥控船非常的昂贵。此外,日本的青山洋服,以及其他高档品牌也有入驻,但都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寥寥无几。

唐山路的夜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11年左右,我坐车路过那边。大概半夜12点,一帮小阿飞在马路上招摇过市,街边还有游戏厅,放着廉价音乐和闪烁的灯光。给人感觉就像香港电影里的那种古惑仔。

半夜2点去旺旺,店里都座无虚席。白相好的人,侪去旺旺吃夜宵。各种各样的“白相人”、社会人、“荡吃人”、生意人,都活跃于夜晚的提篮桥。里面的花头真的蛮多的,有些就不展开讲了。

时过境迁

进入21世纪后,上海不断的发展,日新月异。虹口区也在快速发展,老房子老社区,也在悄然变化着。

15年左右时候,我回过唐山路,感觉一切都变了。各种氛围,也不同的。

和表弟一起去路边摊吃东西,看着远处正在破土动工的景象,心中五味杂陈。

我说:迟早要拆到这里来的。

表弟说:是呀,肯定要拆的,这里地段好呀。

我说:以后搬走了,你会想唐山路,想提篮桥吗?

表弟说:想又怎么样?这些事情,不是我们能改变的。

我沉默一会,说:是的,我们改变不了。

再也回不去了

前2年唐山路动迁,表弟一家已经签约了,即将告别提篮桥的生活。

我到表弟家帮忙,进门的时候,真是脚都踏不进去,太乱了!

表弟一家拿了彩虹湾动迁房,不过是期房,还没造好,他们准备去江湾的公房过度一段时间。

除了表弟这样拿动迁房的,还有一些居民和我一样,早早在郊区买了房子。我甚至在南汇碰到过以前唐山路的邻居。我们这些人居住得到了改善,但再也没有老虹口的氛围了。

还有一部分居民,拿了钱到外地买房子。因为都是社会基层,买的房子都是大灵不灵的,房子价值一直跌不去说,还没有配套设施。

相比于这些人,表弟能居住在虹口彩虹湾,已经算很幸运了。至少他还在虹口,这个名号对于外区人不算什么,但对于虹口人,实在太重要了。而唐山路、提篮桥也告别了过往,开始新的升级改造。至于提篮桥这个名字,也没能留下,现在都是叫北外滩了。

表弟问我,看到现在唐山路有什么感觉。

我沉迷很久,说:一切都变了,我们也变了。虹口区再也回不去了。

表弟拍拍我说:是呀,都回不去了,我们再去吃一次路边摊吧,以后搬到江湾了,吃不到了。

我笑着说:好吧,我们走吧。

离开石库门弄堂,我看了一眼周围的环境,这个社区马上就要消失了,心里且悲且喜,五味杂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虹口区   南京路   杨浦   虹口   唐山   公房   表弟   小时候   居民   公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