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的“快充内卷”何时迎来“大一统”?-产业快评

“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充电5分钟,或许可以通话20小时。

近日,小米发布了300W快充方案,实测43秒充电10%;2分13秒充电50%,5分钟左右可以完全充满。再次刷新了手机快充记录。

据小米创始人雷军说,300W快充方案是基于Redmi Note 12探索版“魔改”而来,从充电器端、手机端充电架构再到电池端,通过创新性设计与新材料引入,在手机快充体系上实现了巨大的技术突破。比如,在充电架构上,小米定制了6:2电荷泵芯片,相比常规的4:2电荷泵方案,解决了充电输入通路中的大电流发热问题,从源头降低充电温升;在材料上,小米在电视中引入新型硬碳材料,相比石墨,硬碳结构更疏松无序,可为锂离子提供更宽松的反应通路,使得电芯输入电流高达30A。只不过,该项技术目前并没有正式量产,暂时也不会对外销售。

“充电这么快,手机会不会很烫?”“安全吗?手机会‘炸’吗?”……面对网友的类似质疑,雷军本人回应,为让充电更安全,小米在300W充电方案中引入了超过50项整机安全防护,确保每颗电荷泵都有独立的输入过压、过流、过温以及输出过压保护等等,用户无需产生安全担忧。

近年来,手机厂商们围绕“快充”大做文章。从5W、30W、65W、100W、120W再到150W,短短两年内统共进行了十几轮的技术迭代。实际上,就在小米的300W快充方案之前,realme刚刚推出一个240W方案,可让手机在80秒内就实现电量从0恢复至20%,即使是在边充电边玩《王者荣耀》游戏的情况下,17分钟左右也能完成充电。

有意思的是,彼时realme中国区总裁徐起表示,现有硬件条件下,240W这一充电速度已经达到了技术理论的上限。据他判断,未来除非行业标准发生变化,或者充电形式、电池结构等出现突破性创新,否则这一“天花板”级的速度将很难再被超越。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距离徐起发话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小米就推出了300W快充方案。尽管这只是“魔改”方案而非正式量产的技术,但充电技术进展之快还是令人咋舌。

不过,无论技术如何迭代,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用户未来可以利用更多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充电动作了。尤其是在5G网络、高刷新率大屏日益普及,导致手机耗电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这类技术有助于进一步缓解用户的电量焦虑。

唯一的困扰是,目前各手机厂商的快充协议并不通用。这就等于说,现阶段用户想体验240W的充电速度,只能使用realme手机,搭配特定充电线和充电头使用;想感受300W的充电速度,可能只能买小米手机。否则,如果消费者将快充充电器、充电线与不同品牌手机“混搭”使用,都只能激活低功率充电速度。

如何让快充技术走向通用、统一?此前,中国信通院、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产厂商联合矽力杰、瑞芯微、立辉科技、昂宝电子等多家终端、芯片企业共同推出了新一代融合快充协议——UFCS融合协议。支持该协议的厂商有望率先实现底层统一,做到“一个充电器走天下”。不过,该协议目前还只针对中低功率,远远达不到240W这个档位。

徐起自己也表示,一方面,像这样的协议对于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利的,手机厂商愿意拥抱这样的协议。但另一方面,快充技术,尤其是240W、300W这样的领先方案仍是品牌“杀手锏”,短时间要做到完全开放,甚至共享给“友商”,显然不大可能。

【记者】许隽

【作者】 许隽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电荷   电量   量产   小米   手机厂商   速度   协议   产业   方案   用户   手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