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蒙哥马利听毛泽东谈接班人,讲生死观,还相约横渡长江

作者 董保存

毛泽东对蒙哥马利再次来访十分重视,除了将所有的报告材料资料读完,还专门把陪同蒙哥马利的一些同志叫到湖北武昌,听他们汇报蒙哥马利访问的有关情况。

陪同的人告诉毛泽东,蒙哥马利对我们现在的领袖和将来的领袖都很关注。他说:“中国的古代帝王很聪明,健在时就指定了继承人,多数是成功的。这能保持局势的稳定。我们英国经常为王位打仗,现在有了王位继承法,欧洲的领袖是无法指定的。”

在郑州,他还说过:“斯大林是最有权威的领袖,但缺乏远见,没有解决继承人的问题,搞了三驾马车,只会用皮鞋敲桌子。”

毛泽东听得很认真,很专注,烟灰缸里已经放了好几个烟蒂。 “英文里继承人怎么说?”毛泽东问。 “Successor。”熊向晖答道,并且将这个单词写在纸上,送到毛泽东手里。 “这个词我知道,有成功的意思。”毛泽东说。

在座的人都很佩服毛泽东的记忆力。毛泽东学英语,很有点锲而不舍的精神。

毛泽东又说:“我一无土地,二无房产,继承我什么?红领巾唱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接班人是无产阶级的概念,接班人这个词英语怎么说?”

“没有很准确的对应词,还是Successor。”

毛泽东谈起话来天南地北,既有高度又有深度。他说,这个元帅很勇敢,打败了隆美尔,在北京提出了和平三原则,又是子爵,不是共产党,共产党没有王位继承法。斯大林选了马林科夫,是个秀才,威望不高……

他站在1961年的高度,对当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问题做了评价: 不是三驾马车,而是三马驾车,又没有人拉缰绳,不乱才怪呢。赫鲁晓夫不在于皮鞋敲桌子,是两面派。斯大林在世时和死后,完全是两副面孔。

他又把话题扯到国内:“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有防风林带。元帅不理解,我们比斯大林有远见。在延安,‘七大’就开了。‘八大’是大张旗鼓开的,从头到尾完全公开。外国人毫未注意。‘八大’通过一部新党章,上面有‘必要时中央委员会设名誉主席一人’。名誉主席是谁?就是鄙人。”

说到此处,毛泽东的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子——这是他的习惯动作。当年在延安时,他对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谁说我们这儿没有创造性诗人?”他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这儿就有一个!”

他沉稳了一下,接着说:“主席谁来当?副主席中第一个是刘少奇。前年开会选了国家主席。原来两个主席都姓毛,现在一个姓毛,一个姓刘了,过几年两年主席都姓刘了,谁是我的继承人,何须战略观察?” 他联系到蒙哥马利参观医院时曾对医生说过一段话:“你们中医中药很神奇,应该发明一种药,让你们的毛主席长生不老。”不禁大发感慨—— “什么长生不老药,秦始皇没有找到。我要见马克思了,中国照样转,地球照样转……”

  毛泽东决定,在武汉,再次会见了这位英国元帅。

当汽车缓缓驶入一座林木茂密的庭院式宾馆后,蒙哥马利走下汽车,顿时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所吸引——碧绿的东湖,水波不兴;秀美的珞珈山,倒映在湖中;参天的树木招来了各种各样的鸟儿婉转歌唱,令人生出与尘世隔绝之感。 中国的好地方太多了!蒙哥马利感叹着,走进了毛泽东的客厅。


毛泽东走上前来,用英语说了一声您好。他虽然没有访问过英语国家,对英语却有浓厚的兴趣。外出旅行,总要带上英语书。 蒙哥马利很兴奋。尽管他对毛泽东的英语发音不敢恭维。 毛泽东很有兴致地要听听蒙哥马利访华的观感。蒙哥马利也很有兴致同他讨论问题。因而气氛是十分融洽和热烈的。不是毛泽东把蒙哥马利逗得大笑,就是蒙哥马利把毛泽东引笑了。

毛泽东问:“元帅今年多大岁数?” “74岁。” “哦,过了73岁了。” 蒙哥马利说:“主席先生,你的共和国成立了12年,从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了新的国家,你显然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你的人民需要你,你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来领导这个国家。”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慢悠悠地吸着,说:“中国有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如果闯过了这两个年头,就可以活到100岁。”

蒙哥马利很是新奇,“七十三、八十四”,为什么是这样两个数字?当时,不可能有人给他解释。这两个数字的来历,和两个“圣人”联系在一起——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

“我们说的阎王,就是你们说的上帝。我只有一个五年计划,到时候我就去见我的上帝了,我的上帝是马克思。” 毛的意思很清楚,是说他只能活到73岁,这太悲观了。 蒙哥马利有点激动地说:“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访问,我感到中国人民需要你,你不能离他们而去,你至少应该活到84岁。”

毛泽东挥挥手,说:“不行!我有很多事情要同马克思讨论。在这里再呆4年已经足够!” 蒙哥马利也用同样幽默的口吻说:“要是我知道马克思在哪里,我要告诉他,中国人民需要你,你不能到他那里去。我得同他谈这个问题!”

在座的人都笑了。毛泽东笑得最开心。 他们还谈到了共产主义的问题。蒙哥马利非常敏感地提出:“主席先生,你在谈话中经常提到社会主义,而很少提到共产主义,中国难道不是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吗?” “不是。”毛泽东回答之干脆, 令蒙哥马利惊讶。毛泽东说,在所有制、分配等问题上,人人按其所劳与所能分配,所以叫社会主义。什么时候达到了人人按其所需的分配,才能算共产主义。

这叫蒙哥马利想起了1947年访问苏联时同斯大林的谈话。斯大林的解释同毛泽东的解释如出一辙。他把当时谈话的情景告诉了毛泽东。 毛泽东很感兴趣地说:“是吗?看来你已经了解了不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东西。”

蒙哥马利还是不理解,他问:“如果中国现在还不是共产主义而只是社会主义,为什么你们自称为共产党中国呢?” 毛泽东的回答也很有趣味:“我们喜欢把名称同最终目的联系起来。” ……

已经很晚了。海关钟声似乎已经敲了10下。他们的谈话该结束了。蒙哥马利拿了一盒英国的“555”牌香烟,对毛泽东说:“主席先生,送您一盒英国烟抽。” 毛泽东接过烟,看了看,用英语说声谢谢。他们又一同品尝了中国的名茶。 蒙哥马利站起来,说:“同主席先生谈话,很受教益,我希望明晚再谈一次。”

毛泽东起身送客,并告诉他,明天要离开武汉到别的地方去,以后还有会面的机会的。 蒙哥马利不免有点遗憾。但他知道,这位将近7亿人口的领袖需要日理万机。 毛泽东又解释说,他将去北京参加建国的庆祝活动。 蒙哥马利这才想起,快要到“十一”了。那将是中国普天同庆的节日。

第二天凌晨4点钟,陪同蒙哥马利访问的中国官员被叫醒,他们接到通知,毛泽东改变行程,天亮后继续同蒙哥马利会谈。 这消息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是毛泽东对这位善于战略观察的陆军元帅产生了感情,还是这位元帅的谈话触动了他的某种情怀?人们不敢冒昧猜测。反正毛泽东是很少这样安排同外宾会见的。

蒙哥马利得到消息后,很是兴奋。他说:“他说了的,我们还会有机会见面的。”

蒙哥马利再次来到了毛泽东的住处。他们开始更为深入有趣的谈话。话题和上次谈论的有关。 蒙哥马利说:“一个国家,一支军队至关重要的是人民领袖,人民并不总是知道对他们最有利的是什么,因此领袖必须做出决定。”

毛泽东完全不同意他的观点,毛泽东说:“人民的意志最重要,当人民信赖一个人时,他们就会接受他的领导和决定,否则,人民就会反对他……” 蒙哥马利打断他的话,说:“这正符合我的哲学,胜利的取得,道理在于赢得人心,一旦你取得你周围的人们和为你工作的人们的信任时,就可能取得最大的成就。” 毛泽东听他讲完,说:“我看得出你很开明。” 这算是他对西方将领最好的夸奖了。 由于要和毛泽东见面,蒙哥马利研究过一些毛泽东的言论和著作。毛泽东的一句话给了他很深的印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作为一个西方军人,对这句话的含义不会像中国军人那样清楚、深刻。 他问毛泽东说:“这句话是不是您说的?如果是您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毛泽东说:“是我的话。是在漫长的革命年代里说过的,记不起说这话的确切时间了。” 蒙哥马利似乎觉得这话里有点军人专政的意味。毛泽东却不这样看,他认为,革命不能没有战斗,有战斗当然需要枪杆子。 “那么,”蒙哥马利紧追不舍,“在现在,在所谓和平的日子里,这句话是不是仍然还有效?” “当然。”毛泽东点燃一支烟。 “当然”,这两个字令蒙哥马利琢磨了好久。

谈着谈着,他们又回到了领袖的继承人问题上。蒙哥马利谈到印度的尼赫鲁,联邦德国的阿登纳,英国的麦克米伦,法国的戴高乐。他们对指定他的继承人是很反感的。 “主席先生,中国的继承人问题是不是已经解决了呢?”



毛泽东说:“这个问题已解决了,我们已经确定,是刘少奇。”

“刘少奇以后将是谁呢?”

“不知道。那个时候我将和马克思在一起了。我相信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中国这条船不能离开你。” “暂时不离开。”

毛泽东沉思了一下,目光凝视远方,说:“人总是要死的,我想我会怎么死呢?第一是有人开枪把我打死;二是飞机掉下来摔死;三是火车撞死;四是游泳淹死;五是害病被细菌杀死。人死了火化,骨灰丢到海里喂鱼。

蒙哥马利被毛泽东的话震动了。这是怎样一位清醒的伟人啊! 这一天,毛泽东与蒙哥马利的谈话结束时,蒙哥马利说:“我希望我能活到100岁,我已经过了73岁这一关。” 毛泽东笑了,笑得很认真:“我想你是能够的,我是不能够了。”

蒙哥马利无论如何也搞不清,毛泽东为什么对自己的生命估计这么悲观?他不止一次地说到要见马克思了,是一种预感,抑或是一种烟幕? 这令战略家大惑不解。

他们的谈话结束时,是在涛声阵阵的长江边。蒙哥马利由于肠胃功能不好,没有同毛泽东一起享受“极目楚天舒”的乐趣。他站在游艇上,观看了毛泽东劈波斩浪的英姿。这样一位体魄雄健的伟人会死吗?

汽艇迎风破浪驶向码头,毛泽东望着蒙哥马利,说:“你下次访问中国时,我们做横渡长江的比赛,好吗?”

蒙哥马利看到毛泽东眼里闪着挑战的目光,就说:“好,我们做横渡比赛。”

“你什么时候再来呢?”

“1964年吧。”

“好,一言为定。” “那将会成为全世界电视公司的一个大好机会。”

他们开怀大笑。笑声洒进了滔滔不绝的长江之中。

夜晚,蒙哥马利下榻的宾馆,工作人员忙忙碌碌地为他准备行装。

第二天,他将启程返回大不列颠王国。

这时,毛泽东来了。“为你送行,送给你一件礼物。” 蒙哥马利喜出望外,握着毛泽东的手,久久没有放开。

毛泽东送给他的礼物是:一幅由毛泽东创作并亲笔书写的《水调歌头?游泳》。

陪同蒙哥马利的中国人告诉他:“这是无价之宝,主席亲笔写下自己的诗词送给外国客人是极罕见的事情。”

陪毛泽东前来的中国人告诉他:“这是主席早晨4点钟起床后写的,上面还飘着墨香呢!”

蒙哥马利端详着遒劲有力的方块汉字,连声向毛泽东道谢。 毛泽东说:“不要忘了,我们还将在长江进行游泳比赛呢!”


蒙哥马利带着满脑子的收获回到了英国。由于种种原因,他没能再来中国同毛泽东进行游泳比赛。但他对中国及中国领导人的好感,都记录在他的回忆录——《三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旅行记》之中。毛泽东送他的《水调歌头?游泳》,也一直保留在他的身边,直至1976年3月24日他离开人世。

这一年的9月9日,毛泽东也去见马克思了。如果他们在那里相见,谈话一定更为幽默风趣。只是不知那里是否有风吹浪打的长江供他们横渡比赛?如果比赛的话,谁会赢呢?很可能是毛泽东。

《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长江   斯大林   生死观   延安   马克思   继承法   王位   英国   继承人   英语   元帅   共产主义   接班人   中国   领袖   游泳   主席   毛泽东   马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