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冠军吴易昺创造历史:从全职陪练到被指责,妈妈该怎么当?

2月12日,23岁的杭州大男孩吴易昺(bǐng),成为了中国男子网球历史上第一个获得ATP巡回赛的运动员

在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TP)250巡回赛美国达拉斯站男单决赛中,历经一番苦战,吴易昺最终战胜美国名将约翰·伊斯内尔,夺得巡回赛男单冠军。

赛后,他个人的世界排名升至第58位,这也是截至目前中国男子网球的最好成绩。

赛后致辞时,一番美式幽默和地道的口语,让他赢得了网友们的赞赏。

谁能想到如今收获如此历史性的成绩的年轻人,在12个月前世界排名还在千名开外,“如今,他却将要敲开男子职业网球世界排名前50的大门,这是怎样惊人的提升啊?”

从只为减肥,到成为职业运动员

1999年出生的吴易昺和网球结缘多少带着点“意外”。

因为幼儿园时的吴易昺是个小胖墩,为了减肥,吴妈妈就让他去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打羽毛球减肥。但对于4岁的他来说,羽毛球网实在太高了,是一位教练建议他练网球。

没想到,他在网球上展示出了惊人的天赋。每一位带过的教练都对吴妈妈说,“这孩子是个好苗子,一定要好好培养。”

事实证明,吴易昺的确天资过人,而吴妈妈也非常重视培养他学网球。

小学前,吴易昺就开始由教练单独训练。8岁时,他就破格被选入浙江省队,同队的队员都要比他大四五岁。

随后几年,他更是把国内青少年比赛的冠军拿了个遍。

其实,和普通升学相比职业体育卷得太多,因为后者是在世界范围内选拔最优。

如果想要在职业网球领域崭露头角,仅仅靠天赋远远不够,还需要顶级的训练康复体系,以及步履不停层层向上的竞赛体系。

11岁左右时,吴易昺就前往西班牙,进行常年的训练参赛。

17岁时,在中国网球大奖赛中,他一举夺冠。

此后,在世界范围内他收割了青少年组冠军头衔,一度排名青少年世界第一。

但2018年以后,他的成绩开始下滑,并且因为伤病、更换教练和疫情等,到2022年3月,他的世界排名已经跌到了1800名开外。

这段受病痛折磨和失意的日子里,他没有放弃训练的机会,并且积极调整心态。

他用科比的“曼巴精神”来激励自己:“伤痛和低谷让我变得更加坚定。疼痛也许会暂时打乱计划,但不会击倒坚韧的心。每跨越一道难关, 就能发现更好的自己。”

终于,在他世界排名打进前100时,他发布了这样一句话:“看见一只蝴蝶飞过废墟。”

天才少年背后的妈妈要怎么当?

在吴易昺的成长过程中,妈妈是陪伴他最多的人。

为了培养孩子,吴妈妈辞掉了工作,做起了孩子的全职陪练。

吴妈妈的教育是严格的,她教会孩子:你可以不做,但如果要做,就要做到百分之百。

吴易昺即便是很小就开始走上了职业选手的路,但是他的课业也一样要兼顾。

从小学起,吴易昺就开始了半天上学半天训练的职业选手生活。白天在学校上课,放学后去杭州著名的陈经纶体校训练。即便是去外地训练比赛,妈妈也会让吴易昺在家里自学或者请家教。

吴妈妈深知英语对学习网球的重要性。除了自学网球知识外,她还逐渐练出一口流利的英语,随时跟外方教练沟通。吴易昺本人的英语水平更是标准地道。

吴妈妈参与了很多儿子的训练决策,这让人联想到同样有一个强势妈妈的孙杨。

尤其在失意的三年里,“他的失败是吴妈妈的强势导致的”的言论扑面而来。

吴易昺的前教练斯文·格罗内维尔德,带过伊万诺维奇和莎拉波娃的名教头,在解释卸任教练一职时称,“他有权得到一位更能够与他母亲达成共识的教练。”

对此,吴易昺的回应几乎是满分:

“我至今仍然非常感谢他(格罗内维尔德),他提升了我的接发球、底线尤其是侧身攻以及中场球的处理能力。他和我们之间确实在训练的把控、输球后的处理方式以及赛程安排等细节方面存在分歧;究其根本,还是中外文化难以弥合的巨大差异——将这些归因于我妈一个人身上,真的不公平。”

如今的他,可以做到在照顾妈妈情绪的同时,独立冷静的思考接下来的路怎么走才会更高更远。

接下来的路,他要自己走。“我要让自己靠自己的努力来成功。”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相互成全

其实像吴妈妈一样,在成才之路上全程陪伴孩子的父母还有许多。

比如中国最年轻的冬奥冠军的苏翊鸣,能成为职业运动员,就源自妈妈李霞的支持。

苏翊鸣妈妈为鼓励儿子,让同学帮助他找回自信

7岁时苏翊鸣曾大腿骨折,当做完手术后,李霞对儿子说的第一句话却是:“咱们不能因为这个放弃滑雪”。

而妈妈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深深地影响了苏翊鸣:“别放弃滑雪,要有坚强的意志,不能被轻易打败。”

比如谷爱凌,她的成功少不了教会她懂得把握机会,坚持热爱的妈妈。

面对新的选择,谷妈妈会对她说:“你要去试一遍,最坏的结果就是不喜欢,但万一特别喜欢呢?”

谷爱凌有超强的目标性和斗志,谷妈妈有超平稳的心态,去缓解孩子的焦虑。

如今再谈起吴易昺的教育,这位曾经的“虎妈”却坦言说自己的教育并不可取。“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可能。”

在孩子成长的初期,父母最该作的是给孩子最正确最适合的指引,帮助孩子认识世界、建立自我,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个体独立。

在孩子长大后,父母适时放手,让孩子独立行走,自己主宰人生。

只要孩子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努力了,不负自己的青春就是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网球   冠军   妈妈   陪练   中国   世界排名   教练   父母   男子   孩子   职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