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漫笔“微日记”(1201-1205):登顶紫峰“奏凯歌”

  






一山连着一山高,最美不过悬崖峭!

  【2023-02-18】叠嶂层峦“九连尖”

  九连尖,一个美丽的名字。第一次知道它,还是在2022初刚涉足越野的时候。

  听说,它位于南京汤山与句容宝华山之间,当地又称九华山或九连山,因有9个连绵起伏的山头组成,所以又被称作九连尖。同时,由于九连尖具有高山草甸的地貌特征,酷似江西萍乡的武功山,拥有小武功山的美誉。

  心心念念了将近一年时间,今天终于成行了。在健牧领队小麻袋的率领下,一行小伙伴们于上午九点集结在山脚下青林社区的村落。

  起初,并未觉得九连尖有多美。可是随着攀登的持续与海拔的上升,越来越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特别是抵达海拔最高的山头,环顾四周,禁不住“荡胸生层云”,在顺手自拍时说到:“群山之巅,一览众山小。这里是南京九连尖,天地辽阔!”

  确实,风景如画在高处,无限风光在险峰。人在山上,渺如微尘,山高路远,踽踽独行。正所谓:山再高,人为峰。如今日,当我们登上最高峰极目远眺极美景色时,仿佛平时生活在水泥城市里的心境与格局,全被打开了,哪怕只是一瞬间的冲击,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回想一路来的上坡下坡与穿越荆棘,人生许多事情相比于结果,更重要的不就在于过程么?过程的体验,往往都是一辈子的财富,甚至垂垂老矣,依然记得起曾经当年的一幕幕。

  譬如:今天在一座山头的一侧悬崖边,往下望是无尽的深渊,环顾四周则是连绵的群山,风景极为养眼。当时,有一位小伙伴站到悬崖边,双手将登山杖执于身体两侧并面向深渊侧的群山,另一位小伙伴则在为其拍照,我呢,也抓拍下她俩这一幕,算是为孤勇者点赞。随后,我也站上了同样的悬崖,并请后面跟上来的小麻袋帮我拍了一张双手为自己点赞的远景照,以及一张拥抱天地的近景照。

  今天的前半程,基本是沿着几座山峰的山脊线起起伏伏蜿蜒进发,后半程则是出了固江口水库,绕着环线的公路回到起点。一大圈跑下来,接近20公里,索性我又一鼓作气,继续向汤山地铁站跑去,凑足了解21.0975公里,以9’59”/KM的平均配速、123步/分的平均步频、211分钟的时长,完成了今年第一个半马。

  圆了一个梦,自然是高兴的,但也不宜太兴奋,毕竟明天还要参加战马10KM团队赛,必须养好精神,尽快恢复体力。

  放眼岁月长河,同样如此。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既值得铭记,又当有平常心。就如同今日翻过了一座山头,还有一座山头,一山连着一山高,开心就好。

  













战马团战硝烟起,沿着长江自奋蹄!

  【2023-02-19】铁腿战队“斗鱼嘴”

  一年N度的“战马酷跑能量纪”鱼嘴公园挑战赛如约而至。沿着长江奔跑,多么令人向往,可惜自身实力有限,我和2022年一样挤不进战队,只能在战马群里当一个安静的吃瓜群众。

  谁知峰回路转,就在开赛前两天,因1名队友临时有事无法参赛,群主在群里问了一下有替补吗?而我恰好那时在线,第一个举手响应,立刻被安排进了晴美战队。晴美战队的队长,正是因风雨无阻、每天跑步而著称“铁腿”的陈晴美。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让我一时间难以置信。要知道,入群的跑友必须备注自己跑10km的配速,我标的是500-530,而晴美战队的目标是保底500,已经接近我的极限。能够跟着4分配的大神们挑战自身,自然令人激动,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不能拖后腿。

  赛制规则是6人组成一队,取最慢1人的成绩为团队成绩。作为实力最弱的队员,自然是“亚历山大”。队员实力不均,队长自然了解,便在群里特意提醒:“长跑属于极限运动,虽要尽力,安全第一,大家无伤完赛就好。实力强的在前面轮流破风,全队全程一起跑。”哇,硬核又暖心的队长!

  有了底气,便无所畏惧。早上集合换装热身,九点准时发枪开跑。虽然我与其他5人都是第一次见面,但战术在赛前早已布置,整个比赛期间自然配合默契。尤其是队长特别关照我这个队尾,大部分路段都在我前面破风,减少我的体能消耗,并引导我用高步频换取高速度。

  “有能量,放马来!”最终,我们“铁腿战队”6人组携手并肩,以450的平均配速冲过终点,比计划配速提高了整整10秒。考虑到赛程离10km还缺几百米,我又慢跑到长江边,最终以454的平均配速、49'06"的总时长、184的高步频跑完万米,同时也创造了今年以来跑10km的最好成绩。

  趁热打铁,我把活动现场热闹的照片以及“铁腿”队长带跑的视频进行了组合,并配上节奏感超强的BGM《Hall Om Mig》,发布了一段小视频。看着片中欢乐现场的留影、步履不停的坚持、携手冲刺的喜悦,回味起来,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感谢队长和队友们的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让我安然度过寒冬、羊群、“过年长三斤”的种种危机,迎着春寒料峭,依然向前奔跑!

  【链接】【2023-02-19】铁腿战队“斗鱼嘴”-优酷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k0NDE0NTcxNg==.html

  



奔跑永远在路上,本地外地皆如此!

  【2023-02-22】劲酒挥洒“玄武湖”

  “环太平洋跑团×劲酒,一起来玄武湖唤醒身体,让身体重新运动起来!每人一份劲酒伴手礼,还有奖品抽哦”每周三的例跑,在本周这则群公告的刺激下,变得沸腾起来。

  广告自然是诱人的,然而我有点儿疑惑:确定是用酒唤醒身体?而不是灌醉身体?疑惑归疑惑,我还是报名参加了。当跑团团长六点刚过就发了条消息催大家集合:“出发出发,玄武湖见!”我随即跟着调侃了一句:“带上酒杯,不醉不归!”

  晚上七点,华灯初上,特步跑步俱乐部聚集了二十余位跑友,一同喊响“劲酒,给生活加把劲”的口号,然后按照配速分组及大小圈分组,启动了几列“小火车”,在列队奔跑中唤醒身体。

  将近6分的配速,9.3km环湖路轻松搞定,加上自己加跑的0.7km,我凑足了10km,同步参加了“咕咚”联合“蜻蜓FM”发起的线上的“龙魂觉醒里程赛”,收割了一枚“神龙之魂”电子奖章。

  二月初二龙抬头,正所谓:一抬头,丰收在望好兆头,二抬头,福禄寿喜全都有,三抬头,五湖四海交朋友。昨日二月二,神龙在召唤,今天去撸湖,觉醒龙之魂。环太平洋跑团本周三晚上七点的玄武湖例跑,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自去年底以来,跑友们因为相同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水平普遍下降,这些天的恢复性训练,也因此寄予了觉醒之意。为了三四月份的黄金赛季,必须觉醒严肃跑者的灵魂,激发躺平过久的体能。

  最近的例跑,大家聊得最多的自然是近期准备参加哪场哪场马拉松,毕竟憋了三年,都需要找个地方释放,也要为自己坚持不懈的长跑锻炼给个交代和名分。可惜,二月底我将去外地出差,五月上旬才回来,完美错过了黄金赛季。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我不会自暴自弃,即便从前几年的无赛可跑变成了如今的无空可跑,我也会坚持训练自己。例跑只是为了促进自律的养成,接下来更是考验我自律的时机。

  奔跑永远在路上。不仅在本地,或者去外地,都是在路上。

  






模拟城墙马拉松,战马奔腾人精神!

  【2023-02-24】战马奔腾“明城墙”

  三天前,“南京跑步”公众号发布了《战马酷跑能量纪|明城墙挑战赛,相约收官之战!》鉴于五天前本年度战马第二站举办得非常圆满,主办方火速决定今日在明城墙凤凰台上举办战马酷跑能量纪收官之战。

  活动全程在城墙之上,凤凰台为起终点,东水关遗址为折返点,全程约8km。本场赛事分为团队竞速组和轻松慢摇组,考虑到城墙地面并不平坦,我准备换路跑鞋为越野鞋,参加慢摇组。何况,明天还准备挑战南京第一高楼,登顶72层紫峰之巅,今天真的不能太拼。

  先到的人,都在摆拍帅照或美照,我也接过了上一位跑友拿过的鼓槌,擂响了南侧城墙边的战鼓。鼓声隆隆,甚是带劲,真是应了“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等候的过程中,遇到上次战马团战时的队长“陈晴美”,我还迎面打了个招呼“队长好”,可是对方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便走过去了。什么情况?虽然是“第二次见”,才隔几天就不认识一起竞速的队友了?

  随后又遇见了常在玄武湖和奥体一起跑步的“杰杰”,他正好问我上周的陈队长今天有没有来?我说刚刚来了,就在那里。结果杰杰顺着我指的方向看去,竟然说她不是陈队长,她是刘琴琴。啥?长得这么象?居然连姐妹都不是?回想起刚才打错了招呼认错了人,我尴尬得脚趾头都快扣出一个地下室了。

  随着人声渐渐鼎沸,组织方开始带着大家动态热身。然后集结在拱门前,利用无人机航拍了比赛现场,大家则是抬头望向天上的无人机,欢呼雀跃。一切就绪,东风已至,依旧是九点鸣枪开跑,一众跑友顿时如脱僵野马奔了出去。不过与上次不同,没了竞速压力的我,边跑边东张西望这座六朝古都,倒是惬意了许多。

  参赛人员统一穿着战马定制的橙色背心,浩浩荡荡,颇有种战马奔腾的感觉。不过,地砖不是那么平坦,加上有不少坑坑洼洼,跑得时候都经常留意脚底,必要时变线避开。另外,毕竟是城墙,时不时地来段坡,也是挺折腾。所以,奔腾中带着折腾,跑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潇洒,不过倒是为今后参加城墙马拉松探了探底。

  此次收官之战,我的“成绩单”是:里程8.39km,时长44'11",平均配速5'15",平均步频180。步频标准,主要得益于杰杰稳定的巡航配速,我几乎全程跟着他跑,他跑得非常稳。谢谢兄弟了!

  





























体验垂直马拉松,登上紫峰瞰全城!

  【2023-02-25】登顶紫峰“奏凯歌”

  “荔枝体育”公众号六天前发布了一则消息:《垂直马拉松来了!2月25日攀登南京紫峰之巅!》“春风送暖,万象更新,梅花吐蕊,莺歌燕舞,春天需要绽放,更需要一种向上的力量,超越自我,挑战人生高度。”这次由江苏广电总台体育休闲频道与江苏今世缘酒业共同打造的国缘V3城市精英垂直马拉松巡回赛,第一站定在南京紫峰大厦。

  紫峰大厦总层数地上89层、450米(主体结构381米,灯塔69米),2010年落成时为当年世界第七、中国第二、江苏第一高楼。其中:第72层为观光层,也是游客能够到达的最高层(再往上依次是设备层、中西餐厅、总统套房、MOUNT CLUB、水箱层、机房、灯塔)。所以,我们今天的登顶目标便是72层、270米、1800级台阶。

  这么高大上的建筑,除了逛过5层以下的商业中心,从来没上去过。更关键的是,参赛者每跨越1层,主办方将向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捐赠1元。面对公益慈善,岂能袖手旁观?何况,还能享受奥运冠军带着热身的待遇,一睹省台、省田协及今世缘有关人物的风采,岂能跑过路过却错过?

  “扶摇直上,问鼎云端。”270米的距离,路跑不过1分多钟的事,可是爬楼却耗费了我19'08",步数2036,平均步频106。按每层26级台阶算,72层共1872级台阶,算上从大厦外起跑到楼梯间、数次避难层楼梯道切换,以及各楼层拐弯的步数,2036步还是比较准的。纯爬楼时间应该在18'00"左右,也就是每分钟爬4层,这和最快8层/分的男子组冠军和6.5层/分的女子组冠军自然没法比的,不过自己若是去拼,5层/分绝对没问题,甚至6层/分也可试一试。

  或许是经常爬山的缘故,爬楼登顶时我没有停过步,但却路过一些坐在楼梯小憩的选手,简单问了一句“没事吧”,她们说“保命要紧”。虽说每隔若干楼层都有医护站,但我相信没人愿意自己因为拼命爬而倒下。

  所以经过这次垂直马拉松的体验活动,我当天下午又参加了急救人员培训课。除了海姆立克,我们还通过人工呼吸、心肺复苏、AED操作三项现场教学及考核,获得了有效期3年的急救证书。毕竟学点这方面本事,对于预警自救特别是急救他人都有极大的意义。人人会急救,急救为人人。据红十字会的郁老师介绍,目前南京的AED已经遍布全市、成千上万,江苏省也在全民体育、AED普及的背景下,计划推广急救员培训,力争每个家庭都能有一名急救员。

  言归正传,此次垂直马拉松累归累点,欣慰的是,汗水与劳累不仅换来了72元的公益慈善资金,还换来了难得一见的风景。东眺玄武湖与紫金山,西望长江和江北新区,南有雨花台,北有幕府山,虽然观景台只能看到西南方向,但是脑补出这样360°无死角的美,还是让我不禁联想到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

  当天下午,省台的活动自然上了省台的报道。作为参赛者之一,由于当时在开幕式上正好站在第一排各方领导身后,也近水楼台先得月地露了脸;同时,在第一波种子选手开跑时,双手高举为他们拍照的我也在新闻中现身。

  曾多少次,我在紫金山巅俯瞰过金陵城的风景,然而今日登上紫峰大厦,视角却大相径庭。来南京三年多了,这是我第一次登顶紫峰大厦,这一天拖得有点久了,但我也相信,还有许多在南京工作生活更久的人们,也没登顶过南京这一最高的地标。快来吧,体验垂直马拉松,登上紫峰瞰全城,相信你们一定会不虚此行!

  【链接】挑战城市地标 跑出垂直新高度_我苏网视频

  http://v.jstv.com/wap/wosu/a/20230225/1677333765937.shtml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玄武湖   步频   漫笔   战马   南京   马拉松   山头   林子   城墙   队长   平均   自然   日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