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注意!新一轮严查开始!重点稽查有销无进!

小规模没有增值税抵扣就不需要进货发票?想什么呢!


快一起看下!


1、风险巨大!有销无进将被重点稽查

很多老板和会计认为自己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不存在增值税抵扣,因此进货时少要或者不要进货发票也没事儿!真的么?


就在近期,有不少小规模纳税人都收到了税务局的风险提醒:小规模纳税人有销无进,未提供任何进项发票!更有甚者,税局直接上门了!


所以,小规模只有销项无进项有很大的涉税风险,一不小心很可能成为税局重点稽查对象!


具体风险如下:


1.涉嫌虚开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可以享受月销售额10万或季度销售额30万免征增值税,所以,很多人为了钻这个空子,注册多个小规模,没有业务,就光开票用。因此小规模只有销项无进项一直是税局稽查重点。


对于真实经营的小规模来说,一定要及时索要发票,否则,可能存在涉嫌虚开发票,被税局盯上。


2.不能税前扣除的风险

虽说小规模纳税人,不涉及增值税抵扣问题,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文规定,公司没有取得进项发票,其相关的成本费用是不能税前扣除的。这对公司来说无疑是增加了运营成本。


3.可能会被罚款

公司经营活动中如果不依法取得发票,按发票管理办法可能会有面临罚款的风险。


4.无法保障自身权益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如果进货没有取得发票或合规凭证,后期货物出现质量问题,能不能得到保障,对企业来说也是一大风险。


2、自查!小微企业7大风险点!

除了上面说的这4点外,小规模纳税人还有7大涉税风险,一起来看看吧!


1.开票额卡在免征额临界点

现小规模免征额调高到月10万或季度30万,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在免征额临界点上下无规律浮动,但总有一些自作聪明的老板或者会计,总是卡在临界点上,这不就明摆着跟着告诉税局:我不装了!我摊牌了!我就是有问题!


2.大量作废发票或作废发票异常

很多老板或者财务发现开票金额已经超过免征额临界点了,于是开始疯狂作废发票,以求能免税。


这与第一条完全是卧龙与凤雏!这点小心思真当税局看不出来么?


不止于此,作废普票份数10份,比例占当期全部普票50%以上,或作废普票金额占当期全部正数普票金额50%以上,开具金额10万以上;满足任意一个条件,都容易作为异常企业预警!


3.一址多户开具发票

这种情况也能排进前三傻了!在同一地址注册多家小规模纳税人来开具发票,或是同一IP地址对外开具发票等等,这不上赶着把证据送上门么!


4.短时间内开票异常

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刚成立的小规模纳税人在短时间内大量开票,且法人或负责人年龄偏大或户籍不在本地等等。


5.个体户不记账

老生常谈了,直到现在还有老板认为个体户不用建账。其实税局很早就明确了:达到建账标准的个体户需要记账;达不到建账标准的个体户,需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


6.没有业务就不报税

很多个体户老板,对照了一下零申报的标准还挺适用,就果断不申报了。


其实,零申报≠不申报!即使是零申报也需要在规定时间向税务局进行报税!


征管法的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7.超标强制转为一般纳税人不自知

这种情况就比较麻烦了,由于小规模的标准是年500万元以下,于是很多老板或者会计认为,只要1-12月累计开票额控制在500万以内就可以了。


看看政策怎么说的:


政策中说的年销售额,指的是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销售额,并不是我们常说的的公历年度1-12月。


正是因为理解有误,每年都有很多小规模纳税人被强制转为一般纳税人,增加了不少税收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小规模   进项   个体户   纳税人   增值税   销售额   发票   金额   老板   风险   重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