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绝地反击

文|沪生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从春节档调整到近日上映,虽是好事多磨,但也说明主创对本片的质量相当有信心,不希望它在过度激烈的竞争中被埋没。事实也证明,本片确实是一部用心之作,邓超和俞白眉的组合也不只会拍喜剧,同样能拍好热血的体育电影。

也许有观众会心存疑问,中国乒乓历来是世界乒坛的王者,又何来“绝地反击”一说?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男乒曾屡败欧洲劲敌瑞典男团,连续三届世乒赛与男团冠军无缘,跌入谷底。本片从这段不被许多年轻观众所知的历史切入,就是为了表达任何荣誉都要靠拼搏和奋进取得的质朴道理,所谓“绝地反击”,值得当然是中国乒乓球队百折不挠、坚定不屈的精神。

虽然本片讲述的是一个热血的故事,但并没有过度煽情,用一种比较平实、客观的镜头语言交代了中国乒乓球队从逆境中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经历。其中没有什么神奇的转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秘笈,有的只是片中戴教练说的,“他们能练1000小时,但我们练10000小时”。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本片不仅把紧张刺激的比赛场面当作焦点,也不忘从人文角度反映乒乓运动对运动员,甚至是对国人的重要意义。比如,戴教练的妻子在运动场外紧张地不敢看比分,却会为了丈夫遭遇的不公待遇勇敢地站出来为其辩护;又比如,乒乓球队的陪练队员默默退出球队多年后,还会因为在电视机前目睹了球队的胜利而痛哭流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让本片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

不过在情节的设计和故事的走向上,本片还是没有能为观众带来更多惊喜,尤其是没能突破“起落起”的传统三段式结构,导致本片结尾部分留下的悬念感大大降低。多位演员为贴近角色原型都做出了不小的牺牲,只是改头换面之后,没能塑造出更鲜明的性格,以至于除了铁杆粉丝外,不少观众可能会感到有些“脸盲”。

好在,本片营造出的赛场气氛让广大观众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以第一人称追随乒乓球的镜头,会让观众紧张到喘不过气,不自觉地和角色融为一体。这当然得益于中国乒乓球无可置疑的国民度,但更能看出本片在特效制作上的精益求精。

不只如此,当比赛进行到最紧张激烈的时刻,本片中的戴教练没有讲出什么豪言壮语,而是轻松地对运动员说,只要“享受比赛”就好。这似曾相识的一幕,我们也曾在电影《夺冠》中看到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体育和中国体育电影已经跨越了片面追求胜负和荣誉的阶段,更重视的是体育对人类超越自我、超越极限的意义。中国乒乓球队在大银幕上的绝地反击让观众热血沸腾,而中国体育电影在思想深度上的不断挖掘和深入更让我们感到欣喜。


文字:沪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绝地   中国   乒乓   男团   片中   球队   教练   观众   紧张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