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旅游名县 - 喜报!武侯非遗,再添风采

近日,经过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反馈意见审议等评审程序,成都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正式公布。来自武侯区的杨青龙(四川相书)、谭靖(原竹鱼竿制作技艺)两位传承人光荣上榜。


同时,武侯区的“成都市了凡木文化博物馆”入选成都市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名单。



上下滑动查看公示名单



一起来看看

在武侯

非遗是如何发光发热的吧!



杨青龙(四川相书)

四川相书又称四川隔壁戏,其表演形式是一名演员在布帐内,凭一张口,根据相书剧情使用几件简单的道具(板、折扇、铜 铃、碗、碟等),模拟各种音响描绘环境,陈述故事。观众隔幔聆听,闻其声如临其境。


相书常用谐音、语误、吟诗、歇后语、打油诗等引人发笑,以幽默讽刺见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宝贵的四川民俗文化资源。


杨青龙从事曲艺演出工作19年,以四川相书基本功为载体,将现代的腹语表演进行了结合演出。代表作品《熟悉的声音》《动物音乐会》等。多次参加央视及各大卫视节目录制,推广四川相书。


四川相书表演现场



传承人部分荣誉展示


● 2022年参加天津卫视《跨时代战书》获“最佳达人”称号

● 2018年参加广东卫视《木偶总动员》获“木偶创新奖”

● 2017年参加上海新闻综合频道《非常惠生活》获“非常惠达人”称号


谭靖(原竹鱼竿制作技艺)

原竹鱼竿制作技艺指将原竹鱼竿改良升级融入四川漆艺工艺,制作出的精美的鱼竿成品。作为此技艺的传承人,谭靖制作一支鱼竿须经过重重打磨。采竹、选竹、晒竹、配组、调直、缠玉口、上底漆、藏入、削先、整合等上百次工序完成后,才能让原竹鱼竿不光从性能上、外观涂装上,都远远超出传统原竹鱼竿。


原竹鱼竿展示



传承人部分荣誉展示


● 2021年获第二十四届成都市竹文化节暨第四届中国天府(望江)竹产业国际论坛 “竹文化优秀传承人”

● 2020年获“竹与生活”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银奖

● 2020年获“象拾驿”竹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最佳社会价值奖

● 2019年获十佳“锦圣名匠”称号

● 2019年获“锦圣优创”金奖


成都市了凡木文化博物馆

成都市了凡木文化博物馆面积526平方米,分为木质材料区、生活实用品展览区、家具展览区、木质建筑构件展览区、木雕作品展览区。陈列展示了包括完整的传统木工工具、木质构件、木雕艺术品以及包含家具、文玩等有历史意义的不同时期的木质实物,呈现了一个系统介绍中国木文化的专业博物馆。



博物馆现已收集了527件珍贵实物、文献资料,包括木建筑构件、家具、木雕作品和生活实用品,能充分展示中国木文化的精髓。


博物馆通过对木文化相关的社会文物及艺术品进行陈列展览,诠释木文化的深厚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武侯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申报工作。截至目前,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1个,省级2个,市级4个,区级2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传承人1个,省级2个,市级4个,区级9个。同时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基地”“武侯区曲艺传习基地”共10个,每年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90余场次。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充分展现了武侯区人民丰富的创造力和优秀文化价值,体现了地方厚重的文化实力。


接下来,武侯区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设再上一个台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征程中,为世界文化名城建设贡献武侯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相书   成都市   鱼竿   喜报   木雕   构件   技艺   天府   文化遗产   博物馆   物质   风采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