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将取代便利店成下一个赚钱的风口?

最近越来越多的零售业新老朋友都在问我,某互联网企业正在酝酿推出更新的一个概念,在“新零售”横空出世多年以后,再次探索下一个话题“即时零售”!

相信很多年轻朋友已经“回不去了”,我说的是懒馋族对外卖的依赖。不过我还是想问,是谁在为配送到家这最后一里路的运费买单?后场加工、快速拣货、揽收、配送、售后客服,这些比传统零售多出来的履约成本,与消费者到店一站式购物的时间与精力消耗,哪个更值钱?现在都不好说!

商业的本质就是服务,讲求有效率的提供买卖双方互相信赖的“成交”,批发也是、团购也是、零售更是。唯一差别的是交货的时间、地点和是否有温度的差别。当一个商业模式还没有形成寡断时,供应链、通路、顾客,绝对不可能存在三赢的局面,通常商业混战跑马圈地时,永远是先保顾客赢、供应链求保本、而通路贴钱在玩着。

即时零售,说穿了就是纯线上的便利店,它不需要好门面,可以在地下、可以是仓库,但是它仍需一个辐射半径几公里范围内饱足的客层与客群。为了对标便利店的下楼到社区口即成交的效率,即时零售必须承诺30分钟内到家的承诺。地下仓库租金便宜,商品可以倍增、仓内陈列只要方便拣货就好,再来就是平台LBS接单履约,看起来有点意思。

理性的消费者们,应该知道便利店的订价平均比超市高出10%,如果急需,我也愿意下楼或在路过时在便利店买。当然我也买过超市一小时到家,永辉、大润发、家乐福…。我只是在想,现在超市到家动辄10000以上个生鲜和快消日用品项;对比便利店1000-2000个鲜食加快消但是要多贵10%的品项,而且还要下楼;再对比即时零售的3000-4000个没有生鲜没有鲜食的快消日用杂货选择,毛利设定同便利店高,而只是快超市30分钟到家。

消费者在意自己荷包深浅、突发急需、家用计划需求、购买频次、一次购足的机会……。商家计算租金、人力、客单、毛利、履约成本等,答案已经呼之欲出。猜想而知,即时零售推广期的辛苦和补贴的投入,绝对不会亚于网约车、社区团购、前置仓等买菜平台!

炒股票需要好概念,需要大资本,需要大宣传,我们过日子的小老百姓,就等着薅羊毛就好,反正这些互联网巨头背后的资本,都是全球放水下,低利取得融资或私募

配送是到家履约最贵的一环


即时零售没了收银员多了拣货员


被餐饮外卖分蚀鲜食的便利店

进来满满的外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家乐福   鲜食   生鲜   风口   外卖   租金   仓库   到家   差别   消费者   超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