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即是归处》:这6个幸福通透的智慧,越早知道越好!

知乎上有个提问:“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获得幸福?”

高赞回答是:“活得智慧通透的人。”

确实,在这个物欲纵横、焦虑内卷的世界中,能够活得通透,对于人生太重要了。

唯有活得通透,才能看得明、拎得清、放得下,才能过滤掉生活的浑浊,守住自己心中的净土,活出幸福的模样。

但普通如你我,该如何才能活得通透智慧呢?

近日有幸拜读了季羡林老先生的《心安即是归处》一书,书中季老关于人生的很多智慧,犹如醍醐灌顶,让我颇有身心通透、豁然开朗、相见恨晚之感。

季老是一位活得极其通透的智者,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经历过许多大苦大悲,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态度。他以通透之心,智慧之眼,天真之态,行走于人间。近百年的人生阅历,使他对人生有着太多深刻的感悟。

《心安即是归处》是包含了季老先生百年生命智慧的哲思散文集,从谈人生的意义到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几个方面来诠释季老与世界的相处之道,所谈的皆是跟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反复品读后,我总结了6条人生哲思,如果你正在迷茫焦虑、烦恼抑郁,想要拥有幸福通透的智慧,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这篇文字。

一、有福读书,可慰平生

关于读书,似乎人人都知读书好,可很多人又说不出究竟好在哪里?

有人读书为了增长才干,有人读书为了装点门面,有人读书为了改变命运,有人读书为了更好的灵魂。

季老认为,读书可以让人活得更通透,有福读书,可慰平生。

一个人的烦恼和他的格局往往成反比,当你的格局和见识不高时,烦心事自然也就越多。

白岩松说过一句话:

你会遇到很多烦恼的事情,苦难会折磨人。不过书读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地,正确地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苦难。

阅读就像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随时随地都能给你提供温暖和能量。当你被生活拖入泥潭时,读书,可以给你改变的底气,推动你向更好的人生靠近。

焦虑时,读书能抚平你的烦恼;迷茫时,读书能为你指明方向;困顿时,读书能给你破局的钥匙。

希望我们每个人在琐碎生活中消耗的能量,都能在书中续上。多看一本书,或许就能多一份通透,少走一段弯路。

而季老则站在更宏大的人生视角,阐述了读书的意义:

“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人类向前发展,犹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因此,读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

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好事,不仅自己受益,更能泽被后世。有福读书,可慰平生。

二、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如果问你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最难跨越的事情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跟我一样,那就是——生死。

因为很多事情都能用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唯独生死不行。

季老先生在谈起生死时,说道:“珍惜,在亿万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切不可掉以轻心。”

正如季老所说,死亡无法避免,生命的长短我们也无法控制,但如何让一生过得精彩无憾,却是我们可以去努力的。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夏花与秋叶都有各自的使命,它们在各自的季节绽放风采,无畏凋零。死亡,是终点,亦是新起点。既然非走不可,那么哭泣又有何意义,不如泰然待之,平静待之,让人生的最后洒脱欢愉。

众所周知,乔布斯是死于癌症,他很早就从医生那里知道自己很难治愈。他承认自己不想死,哪怕死后去天堂。

乔布斯活得非常真实,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有常人的想法,也有超越常人的态度。

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惧怕死亡。其实我们最该惧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看你在死亡之前有没有真正的活过。

人生有限,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重复别人的生活上。别人有人做了,你要做自己,只有活出自己的人,才能让生活变成诗。

因此,面对生死无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活着的时候,珍惜生命,让每一天都散发正义和善良的光芒。珍惜美好,珍惜生命中那些散发光芒的人。

三、不完满才是人生

世事无常,人生不完满才是正常。

莫言曾在《檀香刑》中这样写道: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人生总有遗憾,不完满才是人生。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无论贫富,不分阶级。皇帝看似君临天下,无所不能,但皇位继承,宫廷斗争,远比民间生活残酷的多;王公贵族看似手握大权、尽享荣华,但伴君如伴虎,每天如履薄冰,日子也不好过;普通老百姓,天天一地鸡毛,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更谈不上完满了。

所以季先生强调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了解这些,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急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保持平常心。

若整日不断思索如何追求完美,让自己的心负重太多,那么到最后,你只会感受到不快乐。

四、别奢求人人都喜欢自己

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执念,就是自己对别人好,也希望每个人都认可自己,对自己好。我总是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喜欢听溢美之词,不能接受别人说自己的坏话。只望有誉,不能有毁。后来才渐渐明白,这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季老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观念和立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会有朋友,也会有敌人。友,难免有誉。敌,难免有毁。所以不要奢求世上人人都喜欢自己。

人的一生大多毁誉参半,好誉而恶毁,是人之常情。更有豁达之人,主张将毁誉置之度外,闻毁誉于无声,自己坦然行事,无需在乎旁人评价。”

季老先生不认可这种说法,他认为将毁誉置之度外,可能表示一个人心胸开阔,但也有可能表示一个人糊涂又马虎。

他主张将毁誉“置之度内”。在受到毁誉时,不要一笑而过,而是要细致地加以分析,是谁在诋毁你,谁在给你赞誉。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于什么原因?如果连这些都不清楚,只谈毁誉,是不明不白的。等分析完以后,再安顿自己的心情。对于赞誉,可能会欢喜,但不会自满自大。对于诋毁,也可能会发怒,但不会火冒三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季老的观点让我如释重负,明白了世事无常,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

对于那些恶意中伤,甚至肆意诋毁抹黑自己的纯坏人,一定要坚决反击,决不能听之任之。因为好人的沉默,就是对坏人最大的纵容,会让他们的恶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从而让自己蒙受不白之冤。

五、认清内心,向光而行

关于如何做人与处世,季老先生教导我们,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3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简言之就是,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这三对关系,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三对关系,在这三对关系中,如能游刃有余,掌握主动,就是幸福的关键。

个人认为,这三对关系中,最基础的就是第三对关系。人这一生最难的事,就是认清自己的内心,说通俗点就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对自己是接纳、喜爱、厌弃还是无所谓,是想要更好的自己,还是随波逐流,行尸走肉,这都是自己对自己的态度。

有的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过分高估自己;有的人胆小自卑,抑郁懦弱,极度贬低自己;有的人好高骛远,给自己定了一个跳起来都够不着的目标,达不到就厌弃,这是自我矛盾的表现;有的人知足常乐,每天向光而行,放眼都是玫瑰,这是爱了解自己,爱自己的表现。

一个人只有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处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外物的关系。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是幸福生活的根本。

每日躬行自省“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儿,如此一问你就便没了那么多虚头巴脑的问题和困扰。

六、纵浪大化,不喜不惧

先生说,多年以来,他的座右铭一直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这四句诗是陶渊明《神释》中的句子,意思是说纵身于自然界和人世间的变化和风浪间,既不过于高兴,也不会过于害怕,一切该结束时自会结束,用不着自己过多忧虑。

这是一种对世间的一切,如生死荣辱、兴衰贫富等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态度。先生说,他实行这个座右铭,无非是随遇而安而已,没有什么奇招,尤其是人至高龄回望往事,更觉得这是唯一正确的态度。

为此,先生还改写了一首打油诗,叫作《无题》:人生在世一百年,天天有些小麻烦,最好办法是不理,只等秋风过耳边。

是的,人生就像大海一样变幻不定,今日沉在浪底,明日踏在浪尖,何必在意一时的起伏,但始终要有不喜不惧、迎浪而上的姿态。

每次读季老先生的书都会给我新的顿悟,关于人生、关于生活、关于读书、关于心态、关于生命的哲思。

季老用他的脚步,以他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人文关怀告诉我们: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大事,有空多读书;人生海海,不必在意一时沉浮,努力做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凡事要看开,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不完满才是人生。

越通透,越幸福。愿我们能跟着先生了悟人间万相的本真,拥有应对世事的智慧,万事安然于心,从容而行。

如果你正在迷茫焦虑,烦恼抑郁,想要拥有通透超脱的智慧,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本书。

喜欢请点赞转发,如果对您有所启发,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通透   智慧   夏花   哲思   完满   心安   老先生   生死   烦恼   关系   幸福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