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提前还房贷”,河北发布风险提示

当前,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贷情况明显增多,存在部分借款人因不明情况盲目跟风、被不法分子误导欺骗违规使用经营贷、消费贷“提前还房贷”,被收取高额中介服务和资金过桥费用等风险隐患。

对此,河北银保监局发布2023年第2期消费者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机构办理“提前还房贷”时,应依据自身经济条件理性归还,注意“以贷转贷”风险隐患,依法合理维权。

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学判断理性决策。借款人要科学判断自己的收入走势,综合考虑赡养老人、抚养子女、保障自身医疗和养老费用等未来支出因素,理性决策是否需要“提前还房贷”,避免盲目跟风。

二、看清房贷合同约定。仔细阅读与金融机构签订的房贷合同中关于提前还款的相关约定,保护好自身权益。重点关注:是否需要缴纳违约金、是否有最低还款年限等要求。建议金融消费者“提前还房贷”前,先与金融机构联系,确认办理提前还款业务的流程和所需资料。

三、警惕违规转贷风险。警惕“贷款中介”诱导,识别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

1.骗贷法律风险。伪造经营资料,以欺骗手段获取银行贷款,情节严重的,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违规改变贷款用途风险。如消费者未按贷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被提前收回贷款。

3.续贷风险。所谓的中长期经营贷只是额度授信,贷款到期需重新审核且利率也有可能变化,消费者将面临较大的续贷风险。

4.财务风险。“贷款中介”可能收取高额过桥资金、中介服务等费用,实际综合成本可能超过银行房贷利率,甚至骗走消费者的贷款。

5.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部分“贷款中介”获取消费者个人贷款信息后,可能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售消费者信息,谋取非法利益,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借款人若确有“提前还房贷”需求,应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咨询,不随意透漏身份信息、银行账号、财产情况等个人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综合:河北监管局、河北青年报

来源: 长城新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河北   过桥   风险   不法分子   金融机构   贷款   理性   费用   消费者   中介   提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