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悠梦寻青溪丨奉贤风物

常居闹市,眼眸早已烙满了钢筋水泥的影子。仿佛是鱼缸中的一尾鱼,日复一日地奢求着,渴望背上一份悠然的心情,带上一份悠远的回忆,去寻觅思绪深处那一道无法掩盖的痕迹:青溪。

“北宅千灶、珠履三千、钟鸣会食、击鼓传更。”奉贤虽迟至清朝雍正年间建县,但青溪这片滨海之地早早就因盐业而出名。作为宋朝上海地区九大盐场之一的青村盐场,所产的盐历来均由青溪镇运出,大量船只往来集结于此,造就了青溪这座曾经繁盛一时的古镇。

一廊三坊七桥九弄十八园。是对青溪最好的总括。继芳桥雌雄座榫,南虹桥精雕细琢,这些桥串联起市河两岸的繁忙。

房屋自然是老式的结构,从屋檐的缝隙里微微地穿过一点阳光来,旧了,但不歪斜。河边的吊脚楼映衬了它背后宽广的蓝天,少有污点,梦幻温柔到极致,又仿佛随时可以隐去般谦虚。这里的建筑并不密集,却仿佛在礼让对方,中间留下的走道总是宽宽的。在晴朗的日子里,三五游人,嬉戏南园。

若是乏了,在河边草甸上,枕着柔软小憩,看着蓝天下的白云悠悠散散,漫不经心。若是燥了,临着河台而坐,试探着将脚尖点向河面,圈圈涟漪泛起,揉碎了河水中的云淡天清。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望海楼,解放前青溪老街最高的建筑。顾名思义,登高可望江河大海。凭栏远眺,看纯净山水养育淳朴的人。

热情好客的老街人,用温婉的笑容、关切的问候,温暖浮萍游子;纤纤细手,绿蚁新醅酒。男女老少,或红炉围坐灯火可亲,或摇着扇子坐于藤椅,或追逐嬉戏于小河边,笑语连连,其乐融融。

在老街上漫步,古镇的铺子比邻而立,翻新的到家民宿留住了当年的风韵。随意寻一处河埠,沿阶而下,品味着旧时的海棠糕,领略老街的水文化。

人们总说,奉贤的水向来是多情的,奉贤也因水而变得更加梦幻。水是奉贤的眼波,映射出她那晶亮的眸子。桥是水的恋人,桥水相依,自成画卷。

奉贤的水多情,配上什么样的桥都恰到好处。青砖桥古朴,衬托河水的典雅;小木桥随和,平淡中赠予了奉贤的水一番文人的韵味;而那早已褪尽了色的石桥,也变得宠辱不惊了。在水乡,船是水的爱人,它们的遇见,注定将展开一卷动人心弦的水墨画卷。可曾想,泛舟奉贤水乡,邂逅如此灵动的水,水在心动荡漾,船在心中飘摇,哼一首小曲,不加粉琢,却也是四平八稳。水载船,船依水,一往情深。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在曲水柳巷中寻奉贤,在宋风清雨间寻奉贤,在千年文化中寻奉贤,所窥见的只是秀美奉贤的旖旎衣角,真正的奉贤,或许还在更远处积淀,散发着惹人追寻的芳香。

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掬一汪清水回去罢,回去藏进心里,在纷乱繁杂的快节奏里沉淀包容坚定的青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奉贤   雍正   小曲   老街   盐场   风物   画卷   水乡   古镇   河水   河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