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华为郭沫若守活寡68年,没行过房,还被当成免费保姆

1911年的一天,郭沫若接到一封家信。


信上说,母亲已给他订了婚,女家是苏稽场的张家,和他远房的一位叔母是亲戚。因为是门当户对,母亲又亲自去看过人,说女子人品好,在读书,又是天足(没有裹脚)。


这些条件似乎都合郭沫若的心意,见他没有反对,家人便他的把婚事定了。


然而就是这个他不反对的女子,新婚之夜他却跑出了婚房,之后让新娘子独自守了空房68年。


这个女子就是张琼华。

张琼华


张琼华出生于1890年,她比郭沫若大2岁。


父亲叫张怀生,是四川乐山苏稽镇张沟的团总,在当地的势力很大。


张琼华是家中长女,身份地位似乎与郭沫若也不相上下。


不过张琼华嫁给郭沫若实在是偶然,只是因为“婆婆”看上了她,之后两家父母自己便把他们的婚事定下了。


结婚那天,两人喝了交杯酒后,从未见过面的两人都对彼此很是期待,张琼华紧张地坐在床边等着丈夫过来揭开盖头。


可是当新郎揭开她的盖头后,她看到的是对方满脸嫌弃的表情。


张琼华顿时没有了新娘的娇羞和不安,随之而来的是自责和失落。


后来,郭沫若形容张琼华:长着一对露天的猩猩鼻孔,而且还是三寸金莲。


那么张琼华真的是像郭沫若所说的那么不堪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张琼华虽然不是大美女,但也是容貌端正、白净的普通姑娘,她的鼻孔并没有像郭沫若所形容的那样夸张。


而且郭沫若的侄女郭琴轩,认为伯父之所以这样描写张琼华,是因为他讨厌张琼华,才故意使用了这样夸张的形容手法。


或许郭沫若十分羡慕小说中的浪漫爱情,总是幻想着自己的另一半如空谷幽兰一般神秘高雅,如野百合一般洁白无瑕。


可当他真的见到现实中的张琼华之后,奈何和想象中的的有着千差万别。


当郭沫若看到裹着小脚的张琼华的时候,就已经让他觉得两人搭不上边了,更何况,她也没有之前形容的那么美。


他失望,他反感。


后来,郭沫若还在自传小说《黑猫》中把张琼华比喻成“黑猫”,

说两人结婚像是隔着口袋买猫,说好是白的,结果拿回来一看居然是黑的。


可见他是有多么嫌弃张琼华。


可是这也不能怪张琼华,容貌是父母给的,婚事也是父母做主的。


那一晚,郭沫若不甘于被欺骗,在极度失望中逃出了婚房,剩张琼华一个人独留空房。

张琼华和郭沫若的婚房

完婚第五天,新娘子需要回门,郭沫若碍于父母的面子,他极不情愿地和张琼华回了娘家。


但是之后郭沫若便以“外出游学”为由,离开了家,离开了张琼华。


郭沫若走的那天,张琼华陪着婆婆一同为他送行,她不知道自己的丈夫何时接纳她,她更不知道这一走是多久。


中间,即便郭沫若平时偶尔回家,他还是不理张琼华,他宁可睡在长板凳上,也不肯与张琼华同房。


这是张琼华的悲哀,可是被封建礼教紧紧束缚的女子,却不懂得改变这种悲哀。


她就这样独守空房,对公婆毕恭毕敬,不曾对郭沫若有着半分的怨言和埋怨,只把委屈的苦水默默往肚子里面咽。


等到张琼华再次见到郭沫若的时候,却是一年半以后的1913年7月中旬了。


之后,郭沫若就辗转各地,甚至出国,后来回国后又辗转各地革命,与张琼华一别便是26年。

黑色衣服的是郭沫若

在这期间,郭沫若在感情方面也没闲着,又有两个女人成了他的妻子。


第一位是佐藤富子,是日本女孩。


1914年,郭沫若东渡日本后,在一次去医院探望挚友的过程中,郭沫若认识了护士佐藤富子。


佐藤富子长得肤白貌美,郭沫若第一次见到她,便对她一见钟情,随即便对佐藤展开猛烈追求。


而佐藤原本是日本名门望族的小姐,因不满家中为她所选的夫婿愤而离家出走,而郭沫若的与众不同也深深吸引了佐藤。


之后两人就开始经常通信,郭沫若每次收到佐藤富子的信,他都如获至宝,他把信捧在手里,一遍遍地读着,郭沫若感受到了幸福的甜蜜味道。


想到老家的包办婚姻,想到异国他乡备受欺侮,佐藤富子的尊重与爱怜,无疑是冬日里的和煦阳光,温暖了郭沫若那颗冰冷孤独的心。


佐藤更是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选择了郭沫若。就这样,在一天清晨郭沫若将她接到了自己的住所二,这就算是结婚了。


郭沫若还给佐藤富子取了个中国名字——郭安娜,而安娜前后总为郭沫若生下5个儿女。


然而生活里不是只有爱情,也需要经历现实的考验。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不得不返回祖国抗战,郭沫若秘密归国抗战的消息,很快在日本传开,而安娜也被日本警方以“间谍嫌疑”的罪名关进了监狱。


在监狱里,安娜受尽了狱警的百般折磨,直到一个月后才被放出来。


出狱后,安娜没了工作,为了抚养5个儿女,她只能到处打工,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郭沫若和佐藤富子和孩子

然而这一别就是9年,直到1946年,佐藤富子才收到了一封郭沫若从国内寄到日本的书信,里面有一封信和几百美元,在信中得知丈夫郭沫若已经在中国重新组建家庭的她泪如雨下。


是的,此时的郭沫若已经又有了第二个妻子,她就是于立群。


郭沫若和于立群是在她姐姐于立忱的葬礼上认识的。


郭沫若和于立忱曾是好朋友,而于立群知道郭沫若是长姐的朋友,所以对他非常敬重。


郭沫若觉得想自己对于立忱最好的纪念就是:“我有责任保护立群,但愿我能把爱她姐姐的心转移到她的身上!”


从此,两人经常见面,切磋书法,研究诗文。


就这样,爱她姐姐,就和她在一起,最终郭沫若娶了于立群。


他们在一起走过了41个春秋,两人生育了4个儿子2个女儿。于立群也是陪伴郭沫若最久,并为郭沫若送终的一位妻子。


在郭沫若离开家后,又娶妻又生子的时候,张琼华在做什么呢?


在郭沫若离家后,张琼华身为郭家的儿媳妇,她每天都在履行儿媳的职责,她对郭家人都十分客气,尤其是对公公、婆婆,可谓是百依百顺,从未有过半点怠慢。


得知郭沫若去了日本求学,独守空房的张琼华只能从墙上挂着的丈夫的照片中得到些许的安慰。


她将郭沫若使用过的笔墨纸都收藏起来,留作自己的念想。而且他们二人结婚时用的家具等物件也一直都是维持原状,她一直在等着他的“丈夫”回家。


张琼华曾给郭沫若写过一封信,让他安心在日本学习,不必牵挂家中父母。


张琼华还在信中写道,自己一年最多回两次娘家,还都是因为家中有喜事,比如今年弟弟结婚,她才回一趟娘家,其余时间,都在家中照顾公婆。


每天早晨,她洗衣做饭伺候公婆,把院里院外收拾得一尘不染,再把丈夫的书房细心地打扫一遍,她明知道他不会回来,但是她依然会这样做,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解除她内心的相思之苦。

张琼华和婆婆

然而在郭沫若的信中却很少提到张琼华,信里大多是问候父母的事情。


每回丈夫寄信回来,张琼华都要去婆婆屋里,听婆婆读信,而且每次听完,她都会悄悄落泪,因为信里都没提到她。


婆婆心疼她,常劝她给郭沫若写信,让郭沫若接她去日本。婆婆说了几次后,张琼华也动心了,于是她请人代笔,写了一封信给郭沫若。


可对于去日本之事,她只委婉说道:


来日本之事,千里迢迢,妻年轻妇女似不便抛头露面,落别人之议论,我夫脸面又存于何地。


郭沫若并没有单独给张琼华回信,只是在给弟弟郭翊昌的信中提了句:


“八嫂来函也读悉,愿弟为我传语,道我无暇,不能另函,也不必另函,尚望好为我侍奉父母也”。


信中的“八嫂”就是张琼华。


这一声“八嫂”,真的让张琼华掉进了冰窖里,张琼华自称为“妻”,爱称郭沫若为“我夫”,然而却始终得不到郭沫若唤她一声“妻”。


张琼华虽然很伤心,但她依然一件件地把信按日期整齐地码在架子上,然后就坐在村口的榆树下向着远方的小路默默地嘬着水烟。


就在张琼华苦苦等待郭沫若的时光里,她不知道郭沫若在外面已经有过两段婚姻,还有了几个孩子。


就这样,张琼华做了郭家二十六年的“保姆”,守了二十六年的活寡,直到有一天,自己早忘了模样的丈夫突然回来了。


1939年初,郭沫若的父亲病重,郭沫若才回四川老家探亲。


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他的妻子于立群和他的几个孩子。

于立群和于立忱姐妹

家乡人围着郭沫若,说着话。


唯独被日夜操劳弄得白发苍苍的张琼华,站在人群后面,默默地注视着他。而郭沫若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


这时,一个女人先来拉着张琼华的手,“我是于立群,你是大姐吧?”


张琼华愣了一下,瞬间又觉得不好意思,此刻的她觉得这26年来,一切的怨恨和凄楚便全在这一声“大姐”里烟消云散了。


当时张琼华已经86岁高龄的公公,卧病在床,他说:“八儿回来了,八女子(指张琼华)就好过了。”


(郭沫若不知道的是,他母亲临终遗言也是和父亲差不多的意思,“他日八儿归来,必善视吾张氏媳,毋令失所。”)


之后他便向儿子诉说多年来张琼华对郭家所做的一切。


然而,郭沫若听了之后,他当着乡亲们的面,向张琼华深鞠一躬。


张琼华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多年来压在她心头的苦闷与辛酸,一扫而光。她满足了,更因为于立群就站在他的身边。


这一鞠躬看似是深深地感谢,殊不知也将他与张琼华的距离拉得更远。


郭沫若带着于立群在家住的一段时间里,张琼华还忙里忙外,完全没有怨恨于立群的意思,她心甘情愿将当初的洞房让给他们住。


她知道于立群刚生完孩子,还照顾起了她的饮食起居,跑前跑后地为买鸡、买鱼,为于立群补身体下奶,而且还非常喜欢她的孩子。


有一次,张琼华指着于立群对一群侄儿开玩笑道:“你八爸给我带回来一个媳妇!”


这句话让听着的人都觉得心酸又心疼,可想而知,张琼华说这话时是多么地无奈。


这样的女人让人是又恨又心疼。


恨的是她一辈子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反抗,尽心尽力。


心疼的是她的这些善良和付出永远得不到回应。


至此,或许郭沫若对她只有尊重和感恩了。


对她这些年来的辛苦,郭沫若只以两首短诗回报。并在跋上特意写上:书付琼华

郭沫若的妻子和孩子们

这是他这一生对她唯一的“恩赐”,就这几个字,和他对她的深深的一个长揖,让她受宠若惊,仿佛这许多年来日复一日的等待与痛苦在那一刻而烟消云散了。


之后郭沫若还说:“如果以后没钱了,这两首诗还可以换几个大洋用的”。


而张琼华则激动地语无伦次地说:“这咋个卖得嘛!就是饿死了,我也不得卖它……!”


后来,由于郭沫若中途有事,他把于立群和孩子都留在了乐山老家,可见张琼华所做的一切是多么让他们信任。


1939年7月,郭父去世,他的家产分给了四个儿子。


家人写信征求郭沫若的意见,如何处理他那份家产,郭沫若毫不犹豫地将遗产归到了张琼华的名下。


他当时的考虑是:张琼华作为小脚女性,只会待在家里做些家务,外面谋生计的活儿不会干,将自己的那份祖业转给她,每年收数十担租谷,基本可以保证她的日常生活。


从1939年至土改期间,张琼华就是靠着几十担租谷,在沙湾过着简朴的生活。


1951年,张琼华搬到了乐山城居住。


此时的她已经不能靠收地租生活,开始自食其力地干活赚钱,可惜,她靠手工活无法养活自己。

郭家侄儿侄女实在不忍心看到婶婶没有了生存的能力,建议她给郭沫若写信求助。


一开始,张琼华怕给郭沫若添麻烦,不想去打扰他,可是一想到自己没钱生活了,她只得让侄儿郭宗瑨提笔替她写信,希望郭沫若每月给她邮寄15元生活费。


他们劝她多要一些,但她却不同意,坚持只要15元。郭沫若得知后,欣然同意,给的钱也逐渐增加,最后每月已经给到30元。


1963年,张琼华到了北京,去探望分别24年的丈夫。


只是郭沫若这次没有和张琼华见面,只是让秘书王廷芳陪她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逛了北京的商场。


张琼华担心花费郭沫若过多的钱,什么都不愿买,好不容易在王廷芳的劝说下,买了一匹黑色的灯芯绒布料。


后来,郭沫若吩咐王廷芳给张琼华买了热水壶和铝锅等生活用品,让她带回乐山使用。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病逝。


张琼华很久都不知道郭沫若去世的消息,只是她接连几个月没有收到他邮寄的生活费,心里感到很纳闷。


郭家人知道,张琼华是爱着郭沫若的,一直把他视为丈夫,他们担心88岁高龄的张琼华得知郭沫若去世的消息后,无法承受内心的打击,于是有意向她隐瞒了实情。


郭家人向国务院反映了这一情况,后由政府出面,每月给张琼华邮寄生活费,郭沫若去世后欠下的三个月费用,也一并补足。


1979年的一天,两个女孩来到了张琼华的家里,她们边蹲在地上,边拉着张琼华的手叫“妈妈”。


原来他们是郭沫若的女儿,郭平英和郭庶英,她们是到四川乐山参加首届郭沫若学术讨论会的。

听到“妈妈”时,张琼华先是愣了一下,当她知道是她们是郭沫若的女儿时,顿时泣不成声。


她做梦都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想孩子喊她一声“妈妈”,可是丈夫不能接受她,以至她无儿无女,抱憾终身,孤独终老。


如今,嫁入郭家68年,守了68年活寡的张琼华,终于听到有人喊她“妈妈”了。


这份幸福虽然来得太迟,可她做妈妈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1980年5月24日,张琼华去世,至此她结束了自己守活寡的妻子。


张琼华的一生,或许可以说是造化弄人,让她生在了那个时代,是封建社会的思想残害了张琼华的一生。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张琼华只是一个传统的女人,传统女人所具备的温柔、善良、淑惠、贤达、负重在她身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她就像一朵开在墙角的花,在那个生命中最阴暗、潮湿的地方为自己心爱的人执著地绽放着,默默的奉献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郭沫若   安娜   乐山   华为   日本   婆婆   保姆   家中   家人   丈夫   父母   孩子   张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