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赶超!博罗政府工作报告释放高质量发展新信号

2月的博罗,春潮涌动,生机勃发。23日下午,博罗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县委副书记、县长邱志彪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份14000多字的报告中,处处透露着“实干”的冲劲。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梳理报告发现,项目、制造业、产业、企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招商等成为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据统计,报告中共出现“项目”88次、“产业”63次、“企业”42次、“工业”22次、“制造业”22次、“园区”22次、“高质量发展”12次、“招商”9次……系列高频词串联起的奋斗图景,折射出博罗以实干、实绩和实力推动县域发展进位赶超的决心,也释放出博罗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勇争先的强烈信号。

制造业成博罗经济增长压舱石

“全面对标深圳、对接广州,聚焦湾区、放眼全国,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和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加快建设一流园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700亿元。”

在2023年博罗县政府工作报告中,“产业”一词出现了63次,与之相关联的“工业”“制造业”出现频次同样位居前列,总词频超100次,勾勒出博罗“制造业当家”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图景。

回首过去一年,博罗交出了一份逆势而上的亮眼成绩单——2022年全县GDP 801.39亿元,同比增长3.7%;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1%,居全市第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其中工业投资201.39亿元,增长41.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22亿元,同比增收超10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高位增长。

在博罗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中,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贡献更加突出。统计显示,在博罗三次产业结构中,以工业为主要支撑的二产比重从2020年的49.6%提高至2022年的54.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6%,较2020年提高3.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博罗去年95.51亿元的税收收入中,制造业税收增长10.9%,占比高达52.74%。

种种迹象显示,制造业已成为博罗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主动力”。

以制造业起家、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博罗提出,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和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力争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700亿元,新供地动工项目翻一番、达到68宗,供地投产项目增长4倍、达到80宗以上,工业投资保持40%以上的高位增长。

去年重点项目总量达历史新高

在这份报告中,“项目”是当之无愧的头号热词,共出现88次。

2022年,是博罗县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的一年。报告介绍,2022年博罗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00宗,完成投资193.05亿元,总量达到历史新高。聚焦工业项目提速提质,全年新挂地成交工业用地82宗,面积4668亩,占全市30.4%,居全市第1;新供地动工项目34宗,居全市第1;供地投产项目20宗,居全市第2。这些工业项目数据充分表明,博罗的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势头强劲,博罗的制造业后劲正蓄势勃发、未来可期。此外,2022年博罗通过环评审批制造业项目有543宗,居全市第1,占全市42.1%,这正是制造业项目真正可以落地建设和投产见效的保障和体现。

在去年多项工业经济指标实现高位增长的基础上,要实现新一年的高增长新势头,并非易事。这就意味着,未来博罗不仅要保障现有工业企业的产能稳健增长,还要下大力气推动新落户和新投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早日显效。

如何提速推进项目建设?报告提出,博罗将坚持一线办公、一线协调、一线督促,健全县领导挂钩联系大企业、大项目制度和重大项目服务机制,持续开展服务企业“直通车”等活动,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的堵点、难点问题。

五大行动助力进位赶超

在这份报告中,“高质量发展”出现的频次尽管并非最高,却始终引领主旨,贯穿全文。

事实上,新春开工以来,“高质量发展”也正是博罗一系列行动的生动写照。

2月3日,博罗县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在这场300人大会上,博罗正式提出实施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行动、绿美广东博罗行动、县城承载力提升行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行动。

2月6日,惠州市首场推进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博罗县举行,同步启动博罗县2023年制造业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活动,共有183宗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总投资791亿元。

对于博罗而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关键的无疑是推动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提出,把园区作为推动制造业当家和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集中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进一步向园区和制造业汇聚,推动园区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大提升,全力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实施招商选资“一把手”工程

项目的顺利落地,意味着招商的成功。2022年,博罗围绕主导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全力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优质项目,全年新过会的非工业地产项目126宗,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847亿元,结成丰硕的招商选资成果。

“只见星星不见月亮”,曾是博罗缺少大项目、大企业的真实写照。这些年来,博罗通过精准的产业规划引导和项目平台建设,逐渐打破了这一掣肘产业发展的瓶颈。

未来,如何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报告特别指出,博罗将实施招商选资“一把手”工程,加大优质项目招商力度,积极开展驻点招商、以商引商、以链引商,到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国内长三角等地区实施精准招商,充分对接、深入挖掘和借力与深圳福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和资源。同时,强化与广深莞产业协同,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全力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优质制造业项目、龙头企业、上市企业,力争全年招商宗数、投资额等增长超过10%。

坚持“以亩均论英雄”

围绕“园区”,报告同样着墨不少。数据显示,作为博罗全力打造的千亿级园区,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149家规上工业企业,去年实现总产值314.2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2亿元,总投资41亿元的振兴大道8条市政道路工程等项目也加快推进。这一年,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新过会项目117宗、新落地36宗、新投产7宗,迎来新引进项目投产元年。此外,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8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48.8亿元。

不久前,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园洲片区基础设施(一期)建设工程和集中配套项目动工建设,未来将为这一千亿级产业园新增8条市政道路和可容约2800人的生活空间,为产业园提质升级打下基础。

除了基础设施配套,园区发展的生命力更在于用地保障。对此,报告提出,要大力盘整盘活闲置用地、低效用地,坚持“以亩均论英雄”,不断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引进优质产业项目提供更多空间。

报告透露,博罗还将以智能装备产业园和产业转移工业园为载体建设产业转移承接主平台,积极与深圳开展产业协作发展,共建产业园区。

走在春天里,奋斗向未来。在这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博罗正唱响“真抓实干、大干快干、拼命硬干”的号角,以高效的工作推进高质量的发展,奋力谱写县域振兴的绚丽华章。

【记者】廖钰娴

【制图】糜朝霞

【摄影】梁维春

【作者】 廖钰娴;梁维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博罗   博罗县   产业园   制造业   全市   信号   产业   报告   项目   工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