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领域,三个值得关注的风险信号:一场大金融风暴将至?

#2月财经新势力#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575篇原创文章



2022年,一系列危机与挑战纷至沓来,人类社会面临几十年来最危险、最不确定的世界,国际政治似乎进入了“春秋时代”。

面对不断上演的冲突和危机,中国首先要稳住阵脚,同时也要积极寻找和创造机会,开拓进取。

2022年,世界经济尚未走出疫情冲击,就又遭受地缘政治和大国竞争等因素影响,险象不断,多症并发,在控通胀和稳增长间进退失措。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的运行方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愈发突出。

重归市场逻辑,修复分工体系,再续大国协调,建立大致平衡的国际经济体系任重道远。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危机四伏的时代,而且这些风险在2023年并没有消退的迹象。

进入2023年才仅仅不到两个月时间,一些国家和经济体,就已经开始在经济层面出现了一些风险信号,非常值得关注和重视。

这篇文章,视野放到中国的外部环境,为各位读者朋友复盘梳理几个不同,并且具有特定象征和信号意义的国家和经济体,在2023年当下,表现出来的风险动向。

基于对这些风险动向的梳理,深入分析,挖掘关键,研判趋势。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资本灯塔之国的风险信号:全美楼市暴跌15万亿,泡沫破了?


大洋彼岸的美国,在高利率的货币政策之下,固定资产领域出现了泡沫破裂的信号:

最新曝出的一则数据,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刷屏。

当地时间2月22日,房地产经纪公司Redfin披露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美国房屋总价值为45.3万亿美元,比当年6月创下的47.7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下降4.9%,总价值蒸发2.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万亿元)。这是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当时房价半年下跌了5.8%。

图片来源:网络

这份数据是Redfin Estimates对超过9900万美国住宅物业进行分析而得出的。

在这一轮暴跌之前,美国楼市尤为疯狂。据标普CoreLogic凯斯·席勒全国房价指数更新的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3月全国房价指数同比上涨20.6%,直接刷新了过去35年的最高增速纪录,当时全美的平均房价较2012年波底的累计涨幅一度超过100%。

2022年以来,美联储激进的加息风暴,不断推升美国的房贷利率,导致美国楼市的泡沫迅速降温,甚至濒临破裂。

同时,美国人对楼市的前景也变得非常悲观。据信用卡及抵押贷款金融服务公司NerdWallet的一项调查显示,67%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崩盘“在未来三年内即将到来”。

Redfin表示,由于购房者需求减弱,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在贬值,这也导致房价从高峰期回落。今年1月份美国房屋销售价格中值为383249美元,比去年5月份的峰值433133美元下降11.5%。

另外,作为美国房价最高的地区之一,旧金山湾区房价也出现剧烈下跌,下跌的速度已经超过次贷危机时期的房地产泡沫破裂速度。

据WolfStreet.com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旧金山湾区9个县的房价中位数环比下跌8%,同比下跌达17%,相比2022年3月的峰值,房价中位数累计下跌幅度达35%。


据统计,2023年以来,在美国50个人口最多的都会区中,有18个地区的房屋销售价格出现同比下降。旧金山房价同比下降10.1%,跌幅最大。在加州的圣何塞,房价下跌了6.7%。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房屋售价下降了5.5%,底特律下降了4.3%。

但在此之前,疫情期间这些地区的房价曾出现过两位数百分比的上涨。

这其实挺讽刺的,疫情期间,美联储持续2年的大注水,推出了华尔街的金融繁荣乃至泡沫,也让美国房地产再次走到危险的高度,并且面临风险。

2020-2021年,美国楼市经历了过去二十多年不曾有过的火爆。

“2021年美国房价还要涨多少”的词条,在谷歌的搜索频率一周内增加了350%。

2021年全美共售出612万套房产,达到2006年以来的最高业绩。而2020年后疫情期间,美国的房价在两年内上涨了43%。同时数据显示,美国20城房价暴涨14.9%,创下2005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2年上半年,美国楼市的火爆态势延续。2月份房价同比上涨19.8%,为25年来最高涨幅,也是过去十年平均增长的4倍。6月份,美国房屋销售价格中位价登顶,达到41.38万美元。

而后,美联储的暴力加息,将美国楼市推上悬崖。

10月底,美国的抵押贷款利率突破7%,创下20年来抵押贷款利率的最高水平。

随着利率的大涨,美国购房者信心指数快速滑落至39,创下198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12月,美国NAHB房屋建筑商信心指数只剩31,低于2007年2月的水平。指数低于50,代表房地产市场处于收缩期。买卖双方都信心不足,让原本火热的楼市迅速进入了冰冻期。

利率的节节攀升,让买家的还款压力大为提高;

而房价的持续高涨,则打击了购房者的购买力。最终购房需求锐减,房价由涨变跌。

2022年成品房销售总额连续11个月减少,下半年房价也再保持不住增势,开始回落。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Diane Swonk预测,2023年美国的房价或将下跌15%。

图片来源:网络

而一度高涨的房产市场突然放缓,就让与房地产牢牢绑定的股票,价值变得极为不确定。

有观点认为,2023年股票价值缩水幅度将高达40%。

经历疫情2年间美国房价的飞涨,很多人开始怀疑,美国房地产是否再度堆起泡沫。

毕竟2008年金融海啸的关键之一,就是房地产泡沫。

而如今美国面临房地产和股市的双重压力,又让人担心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历史其实已经给出过足够的经验教训,那就是2008年的那一轮风险出清:

金融海啸前夕,美国房价以每年10%的幅度上涨,2005年房价上涨了17%,2003-2006年4年间美国平均房价涨幅超过50%。

2002-2006年的5年里,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导致住房贷款利息率不断飙升,房价高位崩盘、疯狂下跌。

楼市崩盘带垮股市,大跌50%,随后失业率大增,居民消费、企业投资迅速减少,最终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继而引发了祸及全世界的金融海啸。

虽然2023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持乐观态度,认为目前的美国房地产很稳定,不会重现2008年的崩盘,也不会发生经济衰退。

市场的主流观点也认为,疫情期间,美国房市的过快上涨,和2008年的情况并不相同。

然而如今,科技金融企业大批裁员,股市盛极而衰,房市隐忧再现,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剧情似曾相识。

新一轮的次贷危机,还会在美国重演吗?上一次,是雷曼兄弟,这一次,会不会是高盛?

图片来源:网络

2

全球经济金丝雀”再发警报:出口或将延续低迷?


由于生产芯片、显示器和成品油等多个供应链的关键产品,韩国出口是全球贸易的一个主要晴雨表,这也让韩国素有“全球经济金丝雀”之称。

韩国海关总署周二表示,2月份前20天的日均出口同比下降了14.9%。

继1月份同期日均出口同比下降8.8%之后,这一最新数据表明全球需求进一步疲软。

韩国的出口数据,是非常具有关注价值的全球经济活力风向标:

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财政效应的退坡和此前商品消费的逐渐透支,全球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速开始出现明显下行。

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商品提供者,出口增速从2021年增速20%以上的高平台逐渐下坡,并在2022年10月转负,降幅接近6个百分点;

11月降幅继续扩大,从-0.3%降至-9%;

12月份降幅虽然没有继续大幅扩大,但也达到了-9.9%。

这是根据海关总署给出的数据,有依有据。

当然,中国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大国博弈,经济竞争,美国的围追堵截,单边主义等等因素叠加,情有可原。

但是韩国的情况,却从另一个角度,敲响了警钟:

素有“全球经济金丝雀”之称的韩国本月出口持续低迷,韩国海关总署周二表示,2月份前20天的日均出口同比下降了14.9%。

继1月份同期日均出口同比下降8.8%之后,这一最新数据表明全球需求进一步疲软。

数据显示,2月1日至20日,韩国整体出口下降2.3%,其中芯片出口暴跌43.9%。

2月前20天,韩国的贸易逆差达到60亿美元,而上个月前20天为100亿美元。韩国1月份公布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月贸易逆差。

韩国出口是全球贸易的一个主要晴雨表,因为该国生产芯片、显示器和成品油等多个供应链的关键产品。

该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些半导体和智能手机制造商的所在地。

除了俄乌冲突和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之外,全球范围内半导体需求的严重下滑也给韩国的出口带来了麻烦。

一个历史规律值得关注:1990年以来,美国历次衰退期,进口增速均会转负。

如果说中国的出口情况情有可原,那么作为美国盟友的韩国,在出口层面释放出来的收缩信号,就非常值得关注和警惕了。

2023年,全球,特别是欧美的需求收缩,对应的后续经济萧条风险,或许并不是危言耸听。

韩国仁川港(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春节后依然缺单,债务走高、外资撤离,2023年越南经济怎么看?


时间来到2023年,在中国国内,或许只有一心想着通过忽悠中国人去卖越南房产投资的中介还会睁着眼说瞎话的去吹捧越南的经济情况了吧?

现实情况,口说无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那些举家迁移到越南的中国制造业老板最近在媒体上是如何介绍自己的订单情况的。

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可信的消息:

作为外向型经济国家,“订单锐减”无疑是横亘在越南面前的致命危机。仅2022第四季度,当地就有约4万名工人被迫下岗,国内媒体纷纷表示:这是最糟糕的时期。

进入2023年以来,很明显,这个糟糕的时期并没有发生改变: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据来看,越南主要承接的产业,仍以纺织、皮革等轻工业为主。而中国作为越南最大的进口国,每年要向其出口33%的原材料、零件设备,再经过组装加工后,出口至美。

1月29日,多家协会和企业代表在接受Tuoi Tre Online采访时表示,春节初六已开始上班,但订单出现短缺。有幸拿到去年订单的商家不多。

胡志明市纺织-刺绣和针织协会会长表示,纺织服装企业已经启动了生产线和再制造订单。目前,受美国、欧盟等重点市场消费需求减少影响,企业订单呈下降趋势。具体来说,今年一季度,胡志明市只有约60%的企业有订单,30%的企业没有订单。

与此同时,一家机械工程业务的负责人表示,第一季度的订单仍不尽如人意,该业务仍在适度生产以维持员工。这位人士表示,除了期望经济上行以提振购物需求外,商家还必须扩大市场,寻找新订单,甚至是小订单,为工人争取更多就业机会。

全球资产管理公司英仕曼在1月24日更新发表的报告中警告称,考虑到,越南无法应对美元借贷成本的持续上升,很有可能成为被美联储持续加息加码收割的“牺牲品”,越南经济存在衰退20年的风险,无法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越南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并不强。

过去几年,迅速走上腾飞之路的越南,成了不少人眼里的“下一个中国”。

数年间,三星、苹果等超150家电子企业的工厂在这里安营扎寨;耐克51%的鞋类产品以及30%的服装产品在越生产。在越产量远超中国。

然而,在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下,消费市场走弱,全球出口都遭遇了相当大的打击。以出口为经济导向的越南,并未像中国制造一般风靡全球,反而走向了“下坡路”。

据越南统计局数据,2023年1月,该国进出口总额为465.6亿美元,同比下降25%。由于缺乏外贸订单,工厂纷纷降低产能、缩减成本。

仅2022年底,当地就有1200多家出口企业宣布“裁员减薪”。

就连当初吹嘘“越南将超越中国”的外媒,也急忙站出来改口:越南制造,似乎没那么“性感”了。

2023年,越南面临的外部风险包括持续的全球通胀压力、央行货币紧缩趋势、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放缓比预期更为严重以及全球价值链持续中断。而内部风险则包括高通胀和金融领域不稳定的环境,这些可能会影响越南的经济增长前景。

越南河内鸟瞰(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其他国家已经出现的风险信号,能够给中国带来哪些警示?


2023年中国经济绝对可以用生生不息来形容,这并非从非常崩溃的境地一下子又变得特别繁荣,而是需要一段时间修复,也需要政策持续发力。

这个过程的实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实非常重要。

对于中国而言,国内经济的复苏主要受到两个周期的影响,一方面是人口周期,一方面是经济周期。

这两个问题,交给国家,相信国家,实际上没有多少风险可言。

关键还是要看外部,全球的一个经济环境和整体走势。

2023年,出口可能会拖缓中国经济,这已经是明牌了。

2023年的情况和2022年不同,在2022年初的时候,由于出口蓬勃,制造业景气度很好,因此稳增长的迫切性就没有那么大,今年出口明显回落,因此各种刺激政策都会加码。

这就对2023年中国国内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启发:

中国历史上三次出口转负,分别是09,14,19年,三个时间点对应的股市都是比较黑暗的时刻,然后进行了逆转。

其背后原因其实很简单,当出口下滑的时候,政府就会推出各种政策提高内需进行对冲,而这个对冲的过程中,信贷放宽,即便是经济本身不发生变化,政策反转带来的风险偏好也会提振股市。

同样,对应的也是房价暴涨,楼市火热。

但是2023年,无论从各个维度来看,中国国内已经不具备全面刺激的条件,同时,考虑到全球环境的不确定性,就直接决定了,2023年,中国经济的复苏过程,必然是一个克制,缓慢,循序渐进的状态,而不会和很多浮躁轻狂的观点认为的那样,一蹴而就,效率第一。

基于以上的分析,是不是能够帮助更多的中国同胞,去理解中国国家从2021年就提出的经济主线思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了呢?

202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风险信号都在表明,一场非常可能大范围爆发的全球经济风暴,依然在持续酝酿,有爆发的可能,在这样的不确定性风险没有确定性落地以前,保守,注重安全边际,克制,才是明智的选择。

2023年,这个世界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不当出头鸟,不贸然行动,厚积薄发,未雨绸缪,这个逻辑,不仅仅是中国国家的策略和选择,也适用于所有中国同胞。


以上,就是对2023年,全球经济环境中,几个具有代表性和信号风向标意义的国家和经济体,所释放出来的风险信号和动向,进行的专题解读,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友好的分享和交流。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三星   风险   越南   韩国   美国   中国   全球经济   房价   信号   订单   风暴   领域   金融   全球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