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拼的是破圈能力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说:

“每个人都是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人生的圈层,凸显着生活的千姿百态。

有人囿在圈中,裹足不前,任由视野变得狭隘;有人破圈而上,勇渡急流,收获一次次成长。

真正的智者,都懂得拓宽自己的圈子,让生活变得游刃有余。

戒掉安逸的拖延圈,立即行动

很多人都听过寒号鸟的故事。

北风呼啸,寒号鸟因为没做巢穴,冻得直打哆嗦。

它立下誓言:明天一定做巢穴。

结果突如其来的大雪,让寒号鸟来不及应付,只能冻死在崖缝里。

这只寒号鸟何尝不是我们在生活里的缩影?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习惯性拖延,结果被现实打个措手不及。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一位博主分享过自己朋友小宋的故事。

小宋参加工作两年了,虽然工作认真,但她习惯所有的事情都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

每天踩着点打卡上班,常常到了下班时间还完不成当天的工作,只能留下来加班。

一次,小宋参与的一个项目要在周一早上签约,结果她却赖床到最后一刻才起。

因为起床太晚,收拾得匆匆忙忙,结果将合同漏在了桌上。

于是,走了一半的她又急急忙忙掉头回家,心慌意乱下竟不幸发生追尾。

等处理完事故赶去公司,客户早已气冲冲地走了。

上级也是忍无可忍,直接喊话让她走人。

正如作家刘墉所说:

“再玩一球,再赌一局,再睡一分钟,听起来都是小事,那里面自我妥协的细菌,却可能侵蚀你的骨髓,使你一辈子都站不直。”

拖延,无疑是一场“慢性自杀”。

一时的拖延看似没有大的影响,但当量变发展成质变,就会遭到反噬,给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它不仅会让你错失很多机会,还会让日子变得杂乱无章,意外频出。

那些被荒废的时间,都是我们追悔莫及的瞬间。

唯有戒掉拖延,立即行动,才能在人生路上扬帆起航,满载而归。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打破固有的交际圈,懂得借力

人生路上险滩暗礁遍布,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处处周全。

所以,聪明人都懂得借人所长,补自己的短板。

股神巴菲特从小就对数字特别敏感,经商天赋更是异于常人。

读高二时,巴菲特发现了游戏机的巨大潜力,但是自己手里的钱只能买一些旧机器。

于是,他找了一位擅长修机器的朋友,邀请对方与自己合作。

巴菲特负责收购故障的游戏机,他的朋友则负责翻修机器。维修完毕后,巴菲特再拿去出租。

没过多久,巴菲特手中的钱就翻了好几番。

在组建团队时,他也很注重人才的选拔,查理·芒格就因为和他有着完全相反的优势而被器重。

一方面查理·芒格有着巴菲特没有的细心、慎重,能让他避免重大损失。

另一方面,查理·芒格又有着巴菲特没有的冒险精神。

2008年,巴菲特原本没有投资比亚迪的意愿,但查理·芒格却觉得新能源汽车会是未来的潮流。

受查理·芒格的影响,巴菲特投资了比亚迪,几年后,比亚迪为他带去了巨大的收益回报。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正如那句话:“一个人够借助多少外力,就能拥抱多大的成功。”

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离不开他人的助力。

把自己不擅长、做不好的事交给合适的人去做,才是智者的选择。

协调好各种力量,不仅能事半功倍,还能让彼此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唯有借助巨人的肩膀,我们才能一路高瞻远瞩,从最短的路线走到山顶。

跳出设限的思维圈,创造转机

在管理学中,有个定律叫“摩斯科定理”。

“摩斯科定理”指处理问题时,不能仅从单一角度定论。

一旦随意行事,就容易困于当下,脱离原本正确的轨道。

相反,懂得从受限的思维挣脱出来,反而会出现转机。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德国工人在生产纸张时,不小心调错了原料比例,结果生产出了一堆无法书写的废纸。

看着那堆废纸,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正当他想把这些废纸都扔掉时,突然发现,纸张把垃圾桶边的水都吸干了。

他茅塞顿开,既然这批纸的吸水性这么好,或许可以吸干家具上的水。

他立马做了几次测试,实践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

于是,他把这批纸拿去市场上去卖,没想到非常畅销。

后来,他申请了专利,还因此发了家。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一个人的思维,决定着他的人生走向。

洞察力越高的人,越能用未来的眼光在当下做决策。

人生就像一盘棋,决定胜负最关键的几步,就在于是否能转换思维。

世事的跌宕起伏,都是强者脱胎换骨的契机。

遇到问题,不要陷入思维的牢笼,凡事多想一步,就可能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

敢于打破思维的墙,丢掉思维的枷锁,才能活成真正的强者。

升级狭隘的认知圈,少走弯路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有什么非常重要却总被人忽视的底层能力?

有个高赞回答是:认知力。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莫过于认知水平的差异。

一个认知水平高的人,总能遵从自己的本心,勇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

2012年,一位叫路骋的年轻人加入了聚美优品的事业部,仅仅用了4个月,销售业绩就从3万涨到了1.62亿。

与此同时,路骋还收到清华大学MBA的录取通知书。

一边是身家过亿的大好前程,一边是向往已久的清华大学,路骋必须选择一个。

最终,他选择了后者。

路骋心里无比清楚,表面上放弃了上亿的期权,但实际收获了视野和格局。

后来,路骋从清华大学毕业,去京东担任了副总裁,之后,他又走出京东,并召集了一批行业精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一个人唯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洞察事物的根本,做出最佳的选择。

正如那句话:“改变认知能力,其实就是在改变人生。”

认知,是个人能力的放大器,也是奔向成功的加速器。

每一次充电带来的硬实力,就是与时俱进的底气与力量。

每个圈子都有每个圈子的局限性,如果想了解更多,你就得不断地离开原有的圈子,走进更广泛的人群,倾听更多的声音,梳理出更多的思路。

愿我们在往后的日子里,都能练就好破圈能力,一路过关斩将,将生活过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作者:新蕊,不浮不躁,不争不抢,不计较浮华之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摩斯   全景   能力   废纸   认知   思维   视觉   圈子   来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