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小水滴”激荡省运浪花记

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水”是打开水韵江苏的一把钥匙,也是水城泰州的文化源泉。在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以下简称“省运会”)上,有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志愿者——“小水滴”,以饱满热情和温暖微笑扮靓省运、点亮城市。

志愿服务是省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是省运会主办城市的亮丽名片。2022年8月,泰州首次举办的省运会,也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举办的重大赛事活动,这对志愿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志愿服务工作也面临着夏季高温酷暑,志愿者服务工作经验不足,志愿服务周期长、专业性强、要求高等新问题、新挑战。在组委会统筹下,团泰州市委切实扛起担当,牵头负责志愿者工作组,完成志愿者统筹、调度、组织、实施等各项工作,“优质、便捷、高效”的志愿服务,成为本届省运会的突出亮点。

“事事抓在手上” 助力盛会精彩绽放

苦干实干、坚韧不拔,没有一个人退缩。从赛事场馆到社区街道,77个“清晨出、凌晨归”的日日夜夜,见证了他们用奋斗托举起泰州的城市名片。1700名赛事志愿者,服务全市44项赛事,他们不挑赛事、不挑岗位,单项赛事最长达15天,户外最高气温超过50℃。1900名开闭幕式表演志愿者——56天,每天8小时,他们克服天气、心理、身体多重挑战,全身心投入到排练中,以最饱满的状态,呈现了开闭幕式的精彩。9月5日第二十届省运会圆满闭幕的同时,223名大学生志愿者又主动加入省第十一届残运会赛事志愿服务队伍。

尽锐出战、协同联动,没有一个人感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届省运会表演志愿者集中排练采取闭环管理模式。围绕“全流程、全封闭、点对点”的闭环管理要求,团泰州市委工作专班和高校管理人员全部到泰职院集中办公,组建覆盖宿舍管理、后勤服务、住校医生、安全保卫等180余人的后勤保障团队,紧盯核酸检测、住宿、餐饮、健康管理等关键环节。

自信大方、激扬展示,没有一个人落下。聚焦文化输出,第二十届省运会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主题文化贯穿始终,志愿者昵称、志愿者口号、志愿者标识、志愿者主题曲等,均融入泰州元素,《泰州微笑》全网传播量1000余万,传递出泰州青年青春阳光、激情奉献的热情和风采,成为志愿者们的闪亮标志和鲜明特色。聚焦价值引领,开设“青春迎省运会”、“走进小水滴”等栏目,发布系列报道近百期,讲述志愿者的奉献与奋斗、成长与收获。聚焦社会影响,主动对接各级媒体,江苏卫视、《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推出《3600名“小水滴”汇成江海绽放最美青春》、《省运会开幕式志愿者“桑拿天”排练》等报道10余篇。

“时时放心不下” 构建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

完善顶层设计。组建工作专班,建立“1+N+7”三级管理体系,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制定《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大学生志愿者选拔管理保障激励办法》、《风险防控预案》,从团队设置、业务职责、政策制定、管理运行等方面进行设计指导,涵盖赛前、赛时、赛后全流程,充分做好志愿者保障工作。

严把招募标准。搭建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高效推动志愿者招募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招募、确定志愿者人选。线下走访全市高校摸排学生底数,以学生会干部、社团干部等优秀学生代表为重心,构建志愿者骨干团队,线上资格审查,并完成通识知识学习。截至赛会志愿者招募窗口关闭,共收到2万份志愿者申请,以政治标准为首位,坚持优中选优,突出综合素质、服务时长,选拔出3600名志愿者。

强化培训管理。面对划分细致、量大复杂的服务内容,提前谋划,制定《单项赛事志愿者工作流程》、《赛事志愿者调度工作指引》、《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志愿服务手册》,从赛事服务、礼宾接待到节目演出、文化展示,设置通用培训、专业培训、模拟实训等500课时的课程,全面提升志愿者理论素养、全面普及志愿服务通用知识、全面掌握赛会志愿服务专业技能。

撬动社会资源。以志愿者需求为靶向,链接社会组织、企业。中国银行、招商银行、金通房地产等多家企业,赞助资金、省运文创产品、饮料、美食等各类物资近300万元。带动青年社会组织、青年企业家、青年学子,组织基层团组织开展篮球、游泳、羽毛球等单项赛事60余场,实施城市环境整治、文明礼仪引导等助力省运志愿服务项目50余场,参加人数超过5000人,在活动中宣传“活力新省运”、倡导“当好东道主”。

聚焦人文关怀。落实“要优待志愿者”要求,物资保障到位,提供住宿、餐饮,配备服装、床铺用品、防疫防暑物资等暖心礼包,配送美食、特产、文创等“志愿者特别福利”。情感关爱到位,开展“小水滴”草地音乐节、集体生日会、告别欢送会等特色活动,全力保障志愿者在集中封闭排练期间的一切衣食住行需求,让志愿者在“安全下奉献”、在“快乐中服务”。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投身“致力民生”生动实践

在乡村振兴的广袤场域大展身手。实施“2022年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地方试点项目,提供113个“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岗位。推进“梦想改造+”关爱计划,社会化筹集资金近千万元,科学有序改造“梦想小屋”753间。优化青仔公益暑托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设置办班点121个,招收学员4400余名。开展泰州青商企业县区行活动9场,新签约项目5个,村企联建项目提供255个青年就业岗位。

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奉献力量。常态化招募、储备抗“疫”青年突击队96支,青年志愿者8000余人,开展卡口执勤、核酸检测、物资募集、维持秩序、文明劝导和资料登记等工作。开通“12355”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组织直播带货、直播荐岗系列活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累计服务时长超2万小时,有效助力各地疫情防控大局。

在社区治理的精细网格青春建功。围绕建设温暖社区、活力社区、美丽社区、和谐社区,以“青春社区行动”为统揽,让青年回归社区、参与社区治理、增添社区活力。建立“社区青年议事会”协商机构,推动高校大学生、青年社会组织成员等2485人向社区报到,吸纳25支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伍,从“思想引领”、“就业创业”等十个方面设计项目,共开展主题活动540场,46397人次参与其中。

办好省运会,亮丽一座城,幸福一城人。志愿者的奉献与运动员的拼搏融汇在一起,向全省乃至全国人民以最具活力的姿态展现了“健康名城、幸福泰州”的新形象。


作者:团泰州市委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2023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泰州   疫情   排练   浪花   志愿者   赛事   志愿   组织   青年   青春   工作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