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残酷真相,在小沈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近日,小沈阳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上传视频,视频画面中的他看上去沧桑了很多,而且面部浮肿双眼无神,头发看上去也很稀疏,乍一看完全就是一个毫无精气神的普通中年人,模样和他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样子完全不同。

如今人到中年的小沈阳,步入了一个令人尴尬的境地无戏可接、无戏可拍。他是怎么让自己变成今天这般田地的呢?


一夜成名、身价暴涨

“英文名叫小损样儿~”、“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嚎~”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台词,都是出自于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舞台上小沈阳身着苏格兰风格的裙子,逗得台下的观众场下的笑声不断。

随着2009年春晚的落幕,小沈阳也迎来了他的辉煌时刻。

那一晚之后小沈阳的身价暴涨,不断有导演和制作人向他抛出橄榄枝。

小沈阳本来是前途一片光明,甚至连网友都认为小沈阳会是赵本山的第一接班人,会继承赵本山的衣钵成为下一代喜剧艺术大师。

赵本山也很重视这个天赋异禀的徒弟,重点培养他、给他最好的资源,甚至甘愿在舞台上给小沈阳当绿叶,亲手将小沈阳送上本山大舞台“一哥”的位置上。

但赵本山也没想到,自己花心思力捧的爱徒会在成名之后放弃了二人转和小品的舞台转而投入娱乐圈当起了演员,逐渐在资本的漩涡中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拜师赵本山,开启成名之路

“本山大舞台”“本山传媒”是赵本山在2005年创办的传媒公司,当时两个公司刚刚成立,正处于急需人才的时候,赵本山也正在四处寻找有才华的年轻人来填补舞台上的演员空缺。

而当时的小沈阳也靠着独特的舞台风格——反串扮丑,打开了自己的知名度,在吉林当地小有名气,也成功让赵本山注意到了他,并向他抛去了橄榄枝。

当然小沈阳也抓住了这难得的机会,在比赛中拼尽全力得到了赵本山的青睐,成功拜入赵本山名下成为赵本山的第25位徒弟

那时候的赵本山是无人不知无人晓的喜剧艺术家,作为春晚的常客,为春晚的舞台贡献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小品表演,当时的东北流传着一句话:过了山海关,有事找本山。

虽然被指说夸大其词当时也足够体现了赵本山当时的地位。

果不其然小沈阳在成为了赵本山的弟子之后获得数不胜数的人脉和资源,不但登台的机会更多了,还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华,在赵本山的力捧之下,小沈阳的发展像坐了火箭一样一飞冲天。

小沈阳在拜师的第二年2007年,就成功得到了在观众面前露脸的机会,参演了他人生中第一部电视剧《没完没了的爱》,虽然不是主演,但也算给观众留下了印象

在加入本山传媒的第三年也就是2008年,赵本山为了他专门创作了一个小品《我要当明星》,想要让他带着这部作品登上春晚的舞台,但却被当时的春晚导演刷掉了。

但不顾自己重病的身体,躺在病床上一口气创作了五个春晚小品的剧本,只为了给自己的得意门徒铺路,甚至不惜用自己来给小沈阳作陪衬,幸好那一年的春晚的导演选中了作为备选的小品《不差钱》,赵本山和小沈阳也终于达成所愿。

当年的春晚一经播出,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谁也没想到这个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的东北小伙子并没有怯场,反倒是用松弛的表演和自然的包袱逗得台下的观众捧腹大笑。

仅凭短短的二十分钟小品,就让全国观众都记住了这个有点“娘”的小沈阳还有他具有代表性的的“嚎~”


成名后迷失自我

春晚之后小沈阳就火了,短短十几天时间,他的个人博客粉丝就突破了500万,而在那之后小沈阳就成了资本追逐的对象,各种邀约纷至沓来。

而他的演出费也从500元飙升到十几万,甚至一度超过了刘德华的演出报价

那一年的小沈阳还是一个28岁的年轻人,一个出生于农户家庭的“农村娃”,就在一夜之间登上了有些人梦寐以求的人生巅峰。

身经百战的赵本山清楚人有多容易迷失在欲望的深渊,有太多人想要借着小沈阳的爆红来炒作,这样无疑会消耗小沈阳的商业价值和口碑,他经常告诫小沈阳: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迷失自我。

但当时的小沈阳沉迷在自己成名后带来的金钱和追捧中,哪里听得进去师父的劝诫,依然我行我素的配合资本的炒作,不断地敛财


尝试跨界,成为“烂片之王”

在爆火后的那几年,小沈阳开始尝试跨界,出演的第一部影视剧就是由著名导演张艺谋导演的大制作电影《三枪拍案惊奇》,这部电影中更是有孙红雷、闫妮等许多知名实力派演员助演,但是这部电影的评分仍旧很低

接下来小沈阳还主演了《大笑江湖》《河东狮吼2》《怪侠欧阳德》《将错就错》等几部电影,但最高的豆瓣评分也就只有4.7分

这些令人失望的“烂片”也让小沈阳在2009年和2013年获得了两次金扫帚令人最失望男演员奖短短几年时间一个天才小品演员变成了烂片的代名词

这个时候小沈阳的口碑已经严重下滑,网上更是对他一片骂声,观众们批评他小品不纯粹,演戏不专业。

但他本人却并不甚在意这件事,相比较网友对他的看法,他更在意的是赚钱,也许是他小时候的贫苦生活让他将赚钱放在了第一位。所以只要有钱赚、价格合适他都来者不拒。

2012年小沈阳的名号越来越被观众淡忘,越来越不被人看好的时候,本山大舞台却迎来了强势新人的入驻。

文松、宋小宝逐渐打破了小沈阳在本山大舞台的人气垄断局面,逐渐取代了小沈阳一哥的地位。

失去本山传媒这个为数不多仅剩的舞台小沈阳的资源迅速下滑,演出机会大不如前。

2018年小沈阳剑走偏锋自导自演了一部搞笑电影《猛虫过江》,甚至还请出了退隐了很久的赵本山破例出山为他撑场子。

但他并不是专业的导演,果不其然电影上映之后的票房虽然过亿,但是豆瓣评分直接跌至3.7分,跟甚至有网友直接吐槽:求求你别拍电影了,当导演的门槛比导游还低了吗?

小沈阳就此沉寂了两年,2020年,他再次参加了与喜剧毫无关系的综艺《我是演员》

而在节目中,他的所作所为更是败尽了路人缘。

在节目中他抽到了经典电影电影《海洋天堂》中的角色——原剧中李连杰的重病卧床的父亲,但就在节目马上开始录制之前,小沈阳却突然向潘斌龙提出互换角色的请求,只因他觉得自己不能驾驭父亲这个角色。

最后在小沈阳的多次要求下,潘斌龙不得不接受了他的请求。

幸好潘斌龙的演技过关,在潘斌龙精湛演技的加持下,表演赢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赞赏。潘斌龙也成功进入了决赛,还拿下了总冠军。

反观小沈阳,一直进入不了角色、演技僵硬,甚至在半决赛的时候就被淘汰了。

在他们表演后作为导师的章子怡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不断夸着潘斌龙的人品好,演技好,敢于承担,有责任感。

有心的人都听得出来,一边在夸奖潘斌龙,一边在暗讽小沈阳不负责任的行为。其实淘汰事小,他不负责任甚至是任性的行为才是让观众对他失望的原因。

总结

近几年小沈阳参加访谈节目的时候,被主持人问到自己对的爆火和迅速“雪藏”的看法,他把这一切都归为:红得太快,太突然。曾表示过自己不会再登上小品的舞台

可悲的是他的根基就在小品舞台,他最初大放异彩就是因为小品舞台,但是现在却放弃了自己的根。这也是观众们群嘲他的原因。

事实上小沈阳的销声匿迹,是因为他“得罪”的是观众,作为演员并没有创新新的表演风格和内容,反倒是一直用自己的老套路,固化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不断消耗着观众的耐心和期待。

就像网友说过:为什么小沈阳演什么都像是二人转。

终归是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撑自己的野心,在爆红之后并没有努力提升自己的演技和充实自己的内涵,反而是不断利用自己的名气疯狂敛财。

让自己在赞美声中飘的太高,对自己的认知不足,认为自己可以在资本的名利场中赚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也导致他最后迷失在了名利场的灯红酒绿中

好在现在的小沈阳也静下心来,专注于学习知识、提高演技。在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的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努力的充盈自己。作为观众的我们,更希望重新见到2009年那个在舞台上自信轻松的小沈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橄榄枝   演技   淋漓尽致   小品   喜剧   真相   娱乐圈   残酷   观众   导演   演员   角色   身上   舞台   资本   节目   传媒   机会   网友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