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西藏江南”察隅,穿越丙察察走进真实的藏南边防重镇!

察隅,藏语意为“杂隅”,为“片状石之地”。这里高山耸立,河谷纵横,密林千里;这里气候温润宜人,桑曲河流水潺潺,崇山峻岭苍翠如黛,一派亚热带原始森林景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察隅成为西藏海拔较低、降水充沛、四季温和之地,同时又以山高谷深、道路艰险而闻名于世,茶马古道支线——丙(丙中洛)察(察瓦龙)察(察隅)路大部分路段在其境内。察隅,令人惊叹之余更平添了几分向往。本文将细说“西藏江南”察隅,带你走进真实的边陲秘境!

察隅,现为林芝市辖下的一个县,东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和昌都市,西邻墨脱县(珞隅),北连昌都八宿县,南接缅甸和印度,是西藏自治区重要边境县之一。边界线总长588.64公里,占全区边境线的八分之一还多,其中中缅边界187.64公里,中印边界401公里。面积31659平方公里,中方实控 19,200 平方公里。在中控区内下设 3 个镇、3 个乡,其中的上察隅镇、下察隅镇为中印边境乡镇,竹瓦根镇为中缅边境乡镇。

上图蓝色虚线约为中印实际控制线

印度在其控制的下察隅地区设置了上迪邦谷、下迪邦谷和安娇三个县(部分区域),它们分别与上察隅镇及下察隅镇相接。

印度伪阿鲁纳恰尔邦有 10 个县设在中国境内,有 4 个县部分土地在中国境内,合计为 67560 平方公里。

历史上的察隅

察隅,现为林芝市辖下的一个县,古称“杂域”,是古代西藏地方政府流放犯人的地方,为藏南三隅之一(另为门隅和珞隅)。吐蕃时期建制,元朝统一西藏以后,当局就在这里设置了行政管理机构“宗”,察隅属桑昂曲宗,清朝设科麦县。清末设的“川滇边务区”,民国初期设的“川边特别行政区”,1939 年设的“西康省”,都是在不同时期直接管辖康藏事务的,其中就包含察隅地区。

改土归流

清末作为川滇边务大臣的赵尔丰,在改土归流时就波及到了察隅。察隅的土司竟向英印殖民者求助,试图对抗中央政府。赵尔丰派川军后营管带程风翔率军进驻日玛村(日玛村应在现今的下察隅镇附近),日马村驻守清军 40 人,吉公村则有 500 名清军。他们打败了当地的土司武装,随即废除土司制度,设立了杂瑜、科麦两个县。之后向原边民分发护照,并在驻地插上龙旗,即大清帝国的国旗。最远处的龙旗插到了亚必河流入察隅河的河口处, 就在瓦弄以南的门巩村,紧靠中印边境传统习惯线的地方。清廷在察隅地区的改土归流、设县理政、鼓励农牧行动,这对巩固边防起到了重要作用。

清军在当地插旗定界,明确边界,保护边境居民,也震慑了英国殖民者。1911 年到 1912 年,英属印度派出的一支“远征队”进入察隅河流域,到达“麦尼克赖”,即察隅的门巩村时,发现了中国新树立的龙旗,还有原来树立的龙旗;立有一块用汉文、藏文书写的告示牌,上写“中华帝国川边察隅南界”的字样。但他们仍然沿察隅河溯流而上至瓦弄村,他们发现瓦弄村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并在此处插上了洋旗,但没有再北上。

现在看来,清廷在察隅地区的改土归流撤宗设县、插旗定界护边还影响到了麦克马洪线的画定:使一直沿着喜马拉雅山主脊前行的麦克马洪线,到了米林县德阳拉山口时,就离开了继续东北行的喜马拉雅山,先向东南再向东北,直奔祁灵公山而去,再沿祁灵公山山脊弯来弯去南下,在快接近传统习惯线时改向东,在瓦弄村北边穿越察隅河,直奔缅甸边界,把人烟较多的区域,包括三分之一的墨脱县土地、三分之二的察隅县土地划在了麦克马洪线以北。而对于有求于英印政府,希望借力英印对抗中央的西藏地方当局,则毫不含糊的把西藏地方当局管辖的达旺宗、德让宗、打拢宗和申隔宗,全部划在了“麦线”以南。由此可见,清廷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在保卫中国西南边疆上功不可没,可惜因清廷的强力阻拦,他的举动半途而废,否则,藏南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上图蓝线表示“外藏”与“内藏”的分界线,红线表示印藏之间的分界线,即所谓的“麦克马洪线”。

瓦弄大捷

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著名的瓦弄之战就发生在察隅县底部。瓦弄是察隅县东南部的一个小镇,居于察隅河西岸、下察隅镇驻地与印度边界的中间,距中国实际控制区约20公里。瓦弄早在1942年即为英帝国主义侵占,印度独立后继续驻军强占。印军原以1个连的兵力据守,印度挑起边界争端后,逐步增兵进犯,1962年侵入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之呷灵公等地并设立哨所。在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于11月对瓦弄地区的印军发动攻击,并一举夺回瓦弄。此次战役,我军共歼灭印军1200多人,史称“瓦弄大捷”。

丁盛将军“关门打狗”的战法

经过100多公里追击,我军团主力到达总参谋部指示的追击目的地萨木维尔村,5连则抵达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金古底,奉命停止追击。1962年12月1日起奉命撤军返回。1963年4月至5月在察隅地区的巴底通,我军主动释放了被俘的全部印军官兵。去年是瓦弄大捷六十周年,自撤军后,双方已经隔着嘎灵公台地对峙了六十年。

地理上的察隅

喜马拉雅山脉自西向东绵延上千公里后,在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停住了脚步。高山继续往东南延伸,在连接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地带,察隅河、独龙江、怒江等河流将高山撕开一道道口子,从深山峡谷间奔涌向东。于是,中国西藏东南部呈现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西藏江南”察隅。

察隅被德姆拉雪山、伯舒拉岭等山脉环绕,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高原冷空气在此相会,独特的亚热带气候,造就了察隅“一山有四季,四季不同天”的神奇自然景观,赢得了察隅“西藏小江南”的美誉。这里平均海拔2800米,最低处海拔仅有600多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垂直落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和山地河谷地貌。

察隅县自然资源丰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气候四季温和、降雨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具有优越的特色农牧业发展条件;有着以雅鲁藏布江支流察隅河和怒江为主体的几十条大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地处滇藏新通道重要节点,位于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上,是新的川滇藏交通大环线的必经之处和必停地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珍贵林下资源、珍稀保护动物品种繁多,蕴含着金、银、铜、锡等数十种稀有矿物,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察隅县城

历史上,察隅的土著居民被称为“杂”人,察隅也就成了“杂”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如果结合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来看,察隅应该是“僜人居住的地方”,察隅县常居住人口是3.13万,僜人占据了较少数量,可全国来看,这里僜人的数量已经很多了,有1300多人,是僜人聚居的地方。在察隅除了生活着僜人,还有藏、汉、纳西、独龙、苗、回、门巴、珞巴、傈僳(lì sù)、怒等十个民族,可以说这里的文化是多彩多样的。

下察隅的僜人

别样的“西藏江南”

德钦有梅里雪山、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有神秘的独龙族、左贡有东坝民居(历经几十年甚至跨代修建的房屋精品)、墨脱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当然也可能是地狱、波密有“中国最美六大冰川之一”之称的米堆冰川、八宿有邦达草原和然乌湖。被众多知名人文、自然风景环抱的察隅有什么呢?

罗马村桃花,古玉乡罗马村位于桑曲河东岸,距离县城90多公里,这里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到处都是野生桃树林。每当春天到来,这里就会花开如锦,芳香满谷,娇艳的桃花、绿色的麦田、金黄的油菜花和圣洁的雪山共同交织成一幅独特的画卷,犹如世外桃源,吸引着无数游人赏花踏青。每年桃花盛开时,罗马村桃花文化旅游节就拉开察隅新一年发展的序幕。

阿扎冰川,扎村附近是我国海拔最低的海洋性冰川,这里有世界上罕见的森林冰川景观。冰川融水滋养了它脚下的土地,阿扎村附近雪线以下的山坡上,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高山灌木,郁郁葱葱,绵延不尽。

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保护区成立于1985年,2002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山地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亚高山原始常绿针叶林生态系统及其珍稀物种。对生态环境实施有效地保护,稳定地维持印度洋暖湿气流对高原气流输送线的“畅通无阻”。

察隅黄心猕猴桃经鉴定,这里出产的绿心、黄心猕猴桃果肉鲜嫩、果浆丰富、口感独特、维生素C含量高,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产品。察隅县以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管理,建立起猕猴桃整体发展的产业格局。如今,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2300多亩,年产量达30万斤,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察隅县的特色优势产业。


茶马古道上的重镇

因为茶马古道,看似偏远的察隅又成为骡马商队的重要驿站。商旅来往不绝,马蹄声清脆入耳,将一袋袋茶叶销往拉萨,甚至远销南亚各国。察隅作为茶马古道滇藏线的支线,沿着险峻的怒江峡谷,云南的茶叶经贡山县(丙中洛)、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运送到林芝和拉萨等地。

茶马古道曾是中国西南的重要民间贸易通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则产良马。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

马帮行走在悬崖峭壁间的茶马古道上

20多年前,当丙中洛到察瓦龙还不通公路时,进藏马帮,沿着怒江峡谷中的悬崖栈道前行。脚下是奔腾咆哮的怒江,人马驿道窄处仅容一人擦着崖壁通过,脚下的木板颤颤巍巍,惊险异常,常有骡马、牦牛失足坠入怒江。

溜索惊险,古道漫漫,马帮将一个个村落串联为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如今,逼仄的悬崖古道不再,滇藏新通道“丙察察线”和省道201线“然察公路”,受到众多国内外自驾爱好者的追捧。

最野进藏公路“丙察察”

“丙察察”,指滇藏公路建设里滇藏新通道里面的丙察察路段,即丙察察公路。是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乡-(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察隅县城,全长270公里。是滇藏新通道里改造难度最大的路段。因为丙中洛乡过三十多里就到察瓦龙乡,察察线占丙察察公路的绝大部分。

丙中洛

怒江第一弯观景台,怒江和江边的 G219

怒江第二弯

怒江通往西藏的北大门。石门关摩岩壁上刻有藏文

丙察察起点为云南丙中洛,途经察瓦龙,终点为西藏察隅。全长约 270 公里,被人们称为第七条进藏公路,也是 7 条进藏路线中最艰险、风景最优美的路线。

丙察察线分为两段,一是丙察,丙中洛至察瓦龙;二是察察,察瓦龙至察隅。相比于第一段,察察线风景更多样,有雪山、森林、牧场。

那恰洛峡谷

小流沙

丙察察过去只是连接乡与乡的简易公路,前半段从丙中洛到察瓦龙,沿怒江峡谷而行,半为悬崖,半为峭壁;后半段从察瓦龙到察隅县城,前28公里沿怒江而行,其后上山,穿过原始森林、翻过高原牧场,途中还有几座海拔 4000 多米的雪山。

过去,因为沙砾、坑洼、乱石、塌方、流沙、滚石,路程艰难,丙察察成为越野圣地,有“跑过丙察察,从此心中无烂路”之说。

丙察察上著名的老虎嘴

现规划为国道 219 线后,丙察察全线已完成了路基改造、路面加宽、加装护栏等工程。目前,丙中洛至滇藏界,已铺为油路;滇藏界至察隅虽然还是碎石路,虽然还有大大小小的坑洼,但路况大大好于以前。除开冬季、夏季外,SUV、越野车无任何压力,高底盘轿车也可择路而行。

那恰洛峡谷

滇藏交界处

一块突出的巨大山崖悬在路上,形似老虎嘴

V 字峡谷:位于察瓦龙乡扎恩村

大流沙:在 G219 的 6675 里程碑附近,距察瓦龙 9 公里,丙察察线上最著名的死亡路段。一堵巨大的滚石流,犹如瀑布一泻而下,直插江底,常年有流沙、碎石从山坡滑落,砸中过往车辆。

大流沙

从察瓦龙出发,沿察左公路一路爬坡至崩功腊卡垭口(海拔4528),然后下行才到得了甲应村(海拔3777)。察瓦龙至甲应村 49 公里,开车需 2-3 个小时。到达甲应村后,继续徒步 2 公里,来到高山草甸平台。这里在梅里雪山的背面,是观看卡瓦博格和二峰的最佳观景点。

甲应村被誉为梅里雪山最后的秘境。

怒江与扎玉曲汇合处,汇合处有怒江大桥,过桥后,丙察察线脱离怒江开始上山

雄珠拉垭口前的盘山路

翻过雄珠拉垭口,下山到达目若村。在一片河谷平缓地带,三三两两的藏族小木屋依山而建。

过目若村后又开始翻山,一是昌拉垭口,二是益秀拉垭口,海拔都在 4000 多米。一路碎石,一路弹坑,跑不快,直到去察隅的岔路时才为油路。

昌拉垭口

益秀拉垭口

穿完丙察察,到达察隅县城。察隅有“西藏小江南”之称,县城竹瓦根镇海拔仅 2360 米。察隅雨水多、森林多,气候四季温和。

察隅清水河


壮观的冰川之路“察然公路”

察然公路,从察隅县城往北,是八宿县的然乌,中间要经过德姆拉雪山,从海拔 2000 多米爬到海拔近 5000 米。到了然乌镇,就与川藏南线( 318 国道) 汇合。

察隅县城到然乌镇,短短 160 公里,风景越走越美,犹如穿行在风光大片中。

察隅大峡谷

这是一条壮观的冰川之路。从东南到西北,有贡扎冰川、不冻冰冰川、打弄冰川、日弄巴冰川、作求普冰川、塔罗冰川、来古冰川等等。

这是更是一条重要的国防公路。它是察隅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道路,是察隅与各地联系的咽喉。在丙察察未通车前,是进出察隅唯一的通道。察然公路从察隅县城继续往南延伸,可以到达下察隅和沙马,全长250公里,编号为201省道。喜欢历史和军事的朋友应该知道,这里就是著名的麦克马洪线。

2012年经过两年多努力,然察公路沥青铺设全线完成,打通了进出察隅的唯一公路通道,从察隅到八一镇的时间由2天缩短为10个小时。

察隅至德姆拉山下,基本是在峡谷中穿行。翻过德姆拉山后,冰川唱起主角。

有两个地方特别要留意,一是在察隅与来古冰川的分路口,向上往察隅方向行驶一小段,找一高处拍雪山倒影和湖边的雅卡村。二是从来古冰川分路口至来古村,一路美景。

仁龙巴冰川:又称为日隆巴冰川,位于来古冰川以南,骑马或徒步才能到冰川脚

来古冰川

然乌湖

说在最后

是不是这些中印边境地区的西藏县乡的地理历史知识,你还没有听说过呢?欢迎走进这个许多中国人都颇为陌生的中印边境小县城,战略重镇察隅!

小贴士:

1.雪季容易封路,应避免雪季前往。

2.虽然路况比之前好很多,但也偶有塌方的情况,建议尽量开越野车前往。

3.【边境通行证】需到上下察隅旅游,需要在县城办理边境通行证或者在出发地办理边境通行证(需要注明前往上、下察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察隅   西藏   怒江   察隅县   冰川   麦克   高山   江南   南边   重镇   边境   海拔   公路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