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行不轨的日军抢救溺水花姑娘,从水中冒出后鬼子竟全变了样子

1939年夏的一天,八路军鲁中军区获得情报,一批军火在青岛港要通过海路运往各战场。缺枪少弹的八路军心痒难耐,决意将这批军火占为己有。可八路军没有海战的条件,只有让鬼子通过铁路运输。


可鬼子又不是八路的孙子,哪会这么听话。


司令员廖荣标命令侦查科长刘锡琨,设法炸毁鬼子的货船,迫使鬼子通过铁路运输。而青岛一带是敌占区,没有抗日力量,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刘锡琨毅然拍下了胸脯。他挑选了五个侦察员,乔装打扮后悄悄潜入青岛。经过几天的侦察后,确定了目标货船,可日军戒备禁严,根本无法进入码头。而且让人焦急不安的是,日军已经开始往货船上装载军火。


开国中将廖荣标(1912.10.3-1979.5.2)


这天黄昏,货船上一个值勤的鬼子突然兴奋地大叫起来:“哟西,花姑娘!”几个值勤的日军也闻讯拥到船舷,咽着唾液观望。


只见不远外的海面上,驶来一艘小船,划船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穿着碎花衣服,梳着两个小辫,身材凸凹有致,楚楚动人,鬼子都看呆了,馋涎欲滴地直咂巴嘴。


青岛沦陷后,这一带没有出现过抗日武装活动,因此鬼子没有丝何警觉,满脑子都是花姑娘和龌龊念头。


突然,船上的姑娘尖叫了一声,随即掉到了海里。而姑娘似乎不会游泳,不停地呼救挣扎,鬼子见状大喜,眼见天色渐暗,于是决定把花姑娘捞上货船,然后哟西。


鬼子放下绳梯,3个鬼子争先恐后地爬下来,扑通扑通跳下海,争先恐后地向小船游去。



鬼子游近小船后,只见海面上翻腾起浪花,又很快安静下来。没过一会儿,小船驶近了货船。船上的两个鬼子打着电筒看到,三个湿漉漉的鬼子挟持着花姑娘从绳梯往上攀爬。两个鬼子将第一个上船的姑娘拉上来后,不由得欣喜若狂:“花姑娘地顶好!顶好!”可再看到救人的“鬼子”后,顿时惊愕地张大了嘴巴。可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匕首拉断了脖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锡琨带领的侦察员中,有一个传奇女子,17岁的王金英,有勇有谋,被战友们称为八路军中的“花木兰”。眼见无法进入码头,王金英出了个主意,找来一艘小渔船,她装扮成渔家姑娘,战友们潜在小船下面,在接近货船时她佯装落水,等待鬼子“英雄救美”,然后干掉鬼子,换上鬼子的衣服趁夜暗登船。


计划进行的非常顺利,王金英留在小船上接应,三个“鬼子”和另外两个侦察员执行炸船任务。


此时,搬运军火的工作已经结束,货船安静下来。侦察员们迅速潜近船舱,干脆利索地干掉了几个日军守卫,打开了几箱手榴弹和炮弹箱后,从鬼子寝室找来布料和棉絮,盖在弹药上,再浇上汽油,然后一路铺上棉絮浇上汽油退去,离船时点燃。顿时,一串火舌飞快地向船舱窜去。


王金英在夜幕下划着小船飞快离去,没过一会儿,货船上出现了火光,突然,惊天动地的爆炸发生了,一团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在火光照耀下,变形的货船四分五裂地渐渐下沉。


这风景真是太壮观了。


刘锡琨,64年授上校(1916-1986)



几天之后,八路军四支队在青州打掉了日军的一辆货运列车,八路军四个主力团的装备焕然一新成为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以来缴获最丰硕的一场战斗。而这一仗,更是惊心动魄,精彩纷呈。


令人痛心的是,1941年的王家桥突围战中,手持双枪的王金英为掩护主力突围,不幸牺牲,共和国痛失一位本该让无数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女侠。


但是,我们绝不能忘怀英雄的丰功伟绩!否则天理难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日军   鬼子   顶好   姑娘   侦察员   货船   青岛   军火   小船   船上   水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