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心语微声冲破舒适圈

通过在学校参加ican创新创赛项目,我了解到了XBotPark基地。寒假期间,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报名了冬令营,并成功拿到入场劵。

初抵基地,我就被它的气氛深深吸引。背景墙上绘制的基地理念与产出成果,让我深受启发。走进迷宫一般的办公楼,猛然看见自己的画像海报被挂在了拐角处,心情更是愉悦。欢欣雀跃地走进教室,心想着“好日子”要来了,没想到第一天便遭到了“当头一棒”。

冬令营的任务是自由组队,完成一个自建小项目,但令我没想到的是,选题和建组只有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面对来自天南地北的小伙伴,我慌乱地根据大家的自我介绍匹配队友,紧接着一头扎入课程学习当中。

第一天课程结束,我们收到了阶段任务——制定命题,绘制海报,大家会心一笑,这有什么难的!经过头脑风暴后,我们将讨论结果呈给指导老师,老师却惊讶地看着我们,说:“思路错了!头脑风暴体现的是最终结果,而不是初步的推导过程。”全组成员面面相觑,只好推翻重做。高强度的工作让我们不得不边吃饭、边讨论,这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终于,晚上12点,命题得出,我们抓紧绘制海报、完善命题、制作汇报PPT,收工时已是凌晨一点。

接下来的一周多,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一步步突破认知边界:行业大牛的分享,引导我们打开未来实践的大门;紧凑的任务清单,促使我们脱离舒适圈,拼尽全力完成各阶段的任务汇报。

似乎每一天都在透支,大量脑力训练带来的疲惫感都快要冲破极限,团队成员中也有了懈怠与不满情绪。不久,我遇到了又一新的挑战——外出采访取得用户数据。我小心翼翼地在超市门口“看面相”,尽管总是寻找和善的面孔,但仍遭到了多次拒绝,甚至被当成了骗子。深夜,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赶上回酒店的末班车,拨通妈妈的电话,一段时间以来,积攒的苦水顿时如开了闸,一股脑地倾泻而出。

在这样的摸爬滚打中,最后的成果展示时间也一步步近了。汇报前一晚,老师突然问我:“你们组可以把初代模型做出来吗?”我望着团队成员,再次咬咬牙说:“可以!”在其他项目组都没做出实物模型的情况下,我考虑我们组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和原材料支撑,想在最后拼一把,一个晚上是可以做出来的!当晚,3D打印室被我们承包,慢慢的,小型折叠机器人有了雏形,接着装上电力驱动,不断调整电压,模拟细节演示……

展示当天,评委对我们的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手握沉甸甸的奖杯,心中泛起无数感慨。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冲破舒适圈,让我爱上了挑战自己,并在挑战中快速成长。


作者 | 何姝妍
配音 | 石东冉
编辑 | 冉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舒适   冬令营   命题   海报   模型   头脑   疲惫   成果   团队   成员   阶段   风暴   课程   基地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