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背后的“隐形赢家”:公司市值3.5万亿,创始人是美籍华人

聊天机器人ChatGPT无疑是当下科技领域的“顶流”。作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类应用,上线不过2个月,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截至2023年1月底)。母公司OpenAI以及“再生父母”微软成为最大的赢家,国内一众高调跟进的互联网大厂也赚足了眼球。

由于该技术的大量计算需求,向OpenAI提供GPU(图形处理器)芯片的英伟达更是“闷声发大财”,今年以来,公司市值大涨40%至5081.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万亿元)。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的财富增加了60亿美元,成为今年美国身家上涨最多的亿万富翁。他直言:“ChatGPT的面世对人工智能的意义,类似手机领域‘iPhone’的出现。”

简单来说,ChatGPT之所以能够写文章、编段子、修BUG、辩证地分析问题,靠的是千亿数量级的训练参数。这背后离不开强大算力的支撑,而英伟达正是目前人工智能算力加速领域的NO.1,其GPU在大型AI模型培训市场占有大量份额。

据悉,ChatGPT使用了约1万颗英伟达GPU来训练AI模型。由于用户的快速增长,OpenAI正在努力扩大服务器容量,这意味着需要采购更多芯片。有研究机构预测,随着更多聊天机器人出现,或将带动超算算力需求三年提升超过10倍,拉动千亿级ICT硬件投资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英伟达(NVIDIA)是由美籍华人黄仁勋(Jensen Huang)、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和卡蒂斯·普里姆于1993年创立,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旗下有游戏、数据中心、专业视觉、汽车和机器人等四大主要产品线。

上世纪90年代,3D游戏的快速发展和个人电脑的逐步普及,彻底改变游戏的操作逻辑和创作方式。英伟达看到了游戏市场对于3D图形处理能力的需求,但发布的NV1、NV2均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他们坚持自立标准,没有采用主流的多边形成像技术。痛定思痛后,黄仁勋决定投入微软的怀抱,打造出适配兼容DirectX的RIVA128,这是全球第一款具有3D加速能力的AGP显卡,短短四个月就卖出超过100万片。

到了90年代末,英伟达推出世界上第一款现代意义上的GPU——Geforce256。简单来说,就是将计算机图形处理从CPU(中央处理器)中独立出来,从而获得更好的图形效果和视觉体验。此举极大地推动电脑游戏市场的发展,从此奠定英伟达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处理的霸主地位。

如今,公司占据着GPU市场70%以上的份额,A100、H100等产品被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甲骨文等巨头采用。其中,去年4月发布的H100是目前全球最快的人工智能GPU,由800亿个晶体管组成。在FP16、FP32和FP64计算方面比上一代A100快三倍,在8位浮点数学运算方面快六倍。

去年,全球独显出货量创下二十年新低,相比2021年“腰斩”。作为行业头号玩家的英伟达自然未能幸免,截至10月底的2023财年第三财季营收为59.3亿美元,净利润6.8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7%和72%。曾长期贡献近半营收的游戏业务同比下降51%,在营收中的占比更是降至不足27%。

相关机构预测,2024财年英伟达的营收将增长9%。因为无论是B端的云计算、大数据,还是C端的ChatGPT、自动驾驶,不管出现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技术、新的人工智能应用,都需要用到其芯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英伟   美籍   微软   人工智能   市值   赢家   芯片   视觉   需求   领域   美元   华人   市场   游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