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求职路上不容挖坑

眼下春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就在毕业生四处求职的同时,有人忙着在大学生就业路上挖坑设套。缺乏社会经验、防范意识薄弱的大学生群体成为一些骗子的目标,他们打着“培训、招工、介绍工作”的名义实施诈骗。近日,四川省公安厅公布了一起典型案例,并结合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常见多发易发案例,呼吁大学生提高防范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在求职面试中避免踩坑。

据通报,2022年2月,犯罪嫌疑人胡某某成立四川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伙同17人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和有培训需求的应聘人员,在求职平台上发布虚假高薪招聘信息,诈骗400余名求职大学生,涉案金额达131万元。牺牲大学生的前途换取金钱,不仅毫无良知,更是对法律法规的无视。这样的诈骗分子被抓捕罪有应得,但对大学生的伤害难以弥补。他们不仅经济蒙受损失,还让原本的希望落空,不仅耽误了就业最佳时机,还可能陷入法律纠纷。

类似的诈骗案件,在毕业季期间总是层出不穷。除了常规的黑中介、假兼职等手段,近年来,不法分子不断翻新作案手法,以“高收入、高回报、免费培训”为诱饵,骗取服装费、体检费、中介费等,甚至诱骗毕业生采取“高息网贷”的方式支付上述费用。据新华社报道,近期一些机构和平台通过在知名网络平台投放引流广告或内容,鼓吹求职者“边搞副业边找工作”,并诱导他们参加所谓“免费试听,易学习、上手快、好赚钱”“零基础学月入过万”的技能培训,部分学员掉入“副业培训陷阱”。

不可否认,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据统计,2023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总量再创新高。毕业生就业压力只增不减;在求职中,“薪资高低、待遇多少”又是不少毕业生最为关注的因素。一边是就业压力,一边是对工作的期待,诈骗分子正是抓住了毕业生求职心切心理,大肆行骗。眼花缭乱的诈骗套路,让毕业生本就不容易的求职路难上加难,严重扰乱了就业市场的秩序。

毕业生顺利就业,既关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价值实现,也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切实维护毕业生就业权益,对于存在就业歧视、招聘欺诈、“培训贷”等问题的用人单位,要纳入招聘“黑名单”并及时向高校毕业生发布警示提醒。对在大学生求职路上设陷阱的不法分子,必须冒头就打,严惩不贷。对毕业生来说,就业是人生新起点,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要擦亮眼睛,切莫头脑发热。对“高收入、高回报”的培训不轻信,才能躲开各种陷阱,顺利完成“求职”一课。(张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严惩不贷   高息   路上   副业   不法分子   高校毕业生   陷阱   毕业生   分子   顺利   意识   案例   大学生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