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行游影记(106)-长春伪满洲国皇宫(二)

参观过溥仪的住所后,我们来到了伪满皇宫御花园,西御花园面积很小,一假山、两草亭。

这里是伪满皇宫畅春园,先是四格格、五格格们居住的地方,后为谭玉玲的主要活动之地,谭玉玲病逝后,停灵于此地。

溥仪为把谭玉龄培养成知书达理、逆来顺受的“妃子”,特聘专职教师在此教授谭玉龄文化知识、封建礼教等。

宫内府四合院建于20世纪初,原为吉黑榷运局局长魏宗莲的公馆。1932年3月溥仪就任伪满洲国元首执政后,改作执政府办公处,1934年3月溥仪称“帝”,改执政府为宫内府,作为溥仪直属主要的辅弼机构之一,其大臣、次长及所辖部分机构处即在此办公。

宫内府大臣、次长、总务处长、内务处长办公室。伪满皇宫内的会议室、办公室和现代一样,不知满清遗老遗少坐里面是何感觉。

宫内府内有“伪满宫廷官吏”和“伪满政权官吏”两个展览。伪满宫廷官吏,负责辅弼国政、宫内安全保卫、溥仪及其“后妃”生活起居等相关事务。日本殖民统治者在宫廷的各重要部门都安插有日系官吏,手握特权,溥仪所有政治活动和私生活都在日本人掌控和监督下进行。

伪满皇宫兴运门内侧的钟定格在9点10分,是1945年11日晚上溥仪离开伪满皇宫、走上逃亡之路的时刻。

迎晖门与兴运门一样,是日伪官吏进出伪满皇宫西区外廷的必经之门。

伪满皇宫同德殿,日本人吉刚安直提出为溥仪修建的宫殿,1935年开始设计,1937年初开工,1938年底落成。“同德殿”的名字是取“同心同德”,“日满一心”之意。同德殿的造型是中日合璧式的,并在每一片瓦当纸上都烧上了“一心”“一德”的字样。溥仪疑惑日本人在新殿中安窃听器,所以落成后他并未去住。

2013年,同德殿的恢复工程被列入计划,2015年正式动工。如今修复好的的同德殿,金黄色的琉璃瓦顶在阳光下闪着金灿灿的光亮,同德殿从外观到内饰,可以说是富丽堂皇。可这样一座宫殿建成后却怪事连连,如两人一接触,就“啪”地冒火花,或闪光灯泡一碰铁就亮了。其实,这只是一种静电现象,但在当时,溥仪却怀疑是日本人在楼内安装了窃听器,曾派随侍李国雄亲自检查,结果未发现任何异样,但这仍未能解除他的怀疑。溥仪因此从不敢在同德殿居住,也因而一直未被正式使用。1943年“福贵人”李玉琴进宫后,该楼二楼的东半部位才派上了用场。

伪满皇宫同德殿广间,即大厅,从正门进来首先是广间,广间的南面是一排落地窗,北面是一排方形水磨石立柱,立柱之间的拱呈梯形,柱子的拱边勾有云状卷花图案,此立柱托住二楼的渡廊。屋顶一线排开4个大型欧式大吊灯,每个灯重达60公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溥仪为了表示支援日本的“大东亚圣战”,带头将这4盏大吊灯及同德殿内的金属楼梯扶手、门窗上的铜铁饰件一并捐献了。由正门进到广间一直到正殿中间的甬路,铺的都是深红色地毯,在广间西北面靠窗的地方放有一架卧式钢琴,溥仪有时会与家人在这里“进膳”。在广间的楼上,还设有跑马廊。

正厅两边的金色雕龙,奢华气派。

从大厅走上二楼是同德殿的各个房间。

候见室是觐见伪皇帝溥仪时在此等候召见的场所,有时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来见溥仪时,在此稍坐一下,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溥仪早早地在会见室等候关东军司令官。溥仪外出时,也会在这里等候汽车。候见室陈设比较简单,只摆了两套沙发,而这两套沙发还是旧的。溥仪倒是有办法,让人做了个新沙发套,套在旧沙发上,就充当新的了。另外,在靠东墙的地方放了一个竹制的多宝格,上面放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日本瓷器之类的东西。

正殿即叩拜室。按照原来的设计,这里是取代勤民楼,为溥仪正式接见外国使节、递交国书之用的,但由于溥仪疑心安装窃听器,所以并没有派上用场,倒是成了过年过节及溥仪生日时,溥仪家人向他叩拜、朝贺的场所。正殿的大门也是双扇门,门的正中和边角都带有铜色的花饰,但花饰并不是真铜制成的,而是轻合金材料。正对大门的西面是宝座,宝座前面是一长条龙案,宝座后面是一个木制的屏风,在长条桌子的两旁摆着两个一米多高的日本七宝烧大瓶。逢年过节时,宝座前还要放一张白熊皮。这是一张完整的熊皮,熊头张着嘴,瞪着眼睛,栩栩如生。地面铺着锈有彩龙大花图案的地毯,天棚为紫檀色的方格棚,上吊宫灯。在屋内的南面有两个长方形的柱子,柱子上面的四角都涂着金色,这里还摆了几组沙发。

电影厅是溥仪及其家人看电影娱乐的场所。在原来的设计中,这里是个宴会厅,但实际上溥仪没在这里举行过一次宴会,后来成了电影厅。电影屏幕挂在南面一个木架上,放映室在北墙的外边。在屏幕前放着一些人造革面的红色靠背椅,溥仪的“御座”则是沙发椅,在座椅之间还放了一个四扇屏风。这里放映的影片多是纪录片。看电影时,溥仪一般带着“贵人”坐在屏风前,一些陪溥仪看电影的宫廷学生则坐在屏风后边,这些宫廷学生要在电影开演关灯后才能进去,电影演完后,其他人必须在亮灯以前离开电影厅,然后溥仪和“贵人”才出来。这里有时也作为羽毛球场使用,溥仪让人在地上用纸糊出边线,他便与宫廷学生在此打羽毛球。

便见室是溥仪每周例行接见日本关东军司令官的地方,有时也在此接见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这个房间有一个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西墙上挂着一幅溥仪着大元帅正装的半身绣像。绣像有一米长、60厘米宽,镶着黑色的相框。据说绣像采用了一种新工艺,是用机器绣上去的,在虾酱色的绢地上用白丝线绣出轮廓,帽子上的鹅毛翎是用几条线勾出来的,有点写意笔法,非常逼真。此外,在东北角放有一红漆箱子,箱子上有个架子,架子上放着一副复制的日本盔甲,远看好像有人穿着盔甲坐在箱子上似的。另外,在一个比床头柜高的木柜里挂着一把战刀,在北墙上有一个人造大理石的壁炉,壁炉上有一面大镜子。壁炉有一米多高,两米多宽,里边镶着墨绿色和深褐色的瓷砖,并带有电源插座。像这样的壁炉在同德殿有数个。

中国间是一个休息室,里面摆放着由日本人定制的中国旧式红木家具。在屋子中间有一个硬木圆桌,四周放着太师椅,正中间是给溥仪准备的“御座”,桌椅都是大理石做面,椅子上放着红色缎子垫,很有中国传统特色。溥仪曾在这里接见过他的七叔载涛和一些皇亲国戚,也曾在此和家人中秋聚餐。

钢琴间原来只摆了一个长条桌,上铺白桌布,是溥仪与家人进膳的地方。1943年“福贵人”李玉琴进宫后,在东北角上放了一架立式钢琴,供“福贵人”弹奏解闷。此外,这个房间里还放着一台胜利牌落地式电唱机。

贵人御居室位于二楼东面,原本是为伪满皇后婉容准备的起居室,装修的规格也比较高,但溥仪自己不住,也不让婉容住。倒是让1943年进宫的“福贵人”李玉琴住在了这里。这里的房间包括客厅、卫生间、卧室、书房。在李玉琴入宫前,溥仪常和宫廷学生在客厅吃饭。据宫廷学生回忆,在东面的窗户可以眺望伊通河,还能看到开往吉林的火车,在南面的窗户能看到整个皇宫庭院。卫生间和西面溥仪的卫生间一样,梳妆台、穿衣镜、浴室一应俱全,只是这里的颜色换成了粉色。

皇帝御居室位于同德殿二楼,是按照伪满皇帝、皇后的起居室设计的,由东向西依次是觐见室、卫生间、卧室。觐见室原是为溥仪准备非正式接见使用的,却从未正式使用过。后来这里就成了存放东西的仓库,溥仪清朝时期穿的龙袍、鞋帽,以及溥仪觉得好玩在东京买的太阳灯都放在这里,后来还放了一部《大藏经》,这是由日本印刷的洋装本,部头很大,放在一个专柜中。卫生间里有浴盆、洗脸盆、便盆和一个化妆室,墙壁和浴盆等都是淡青色,由卫生间的小过道过来是卧室。同德殿建好后,这里并没有准备一整套寝具,只是铺了地毯。这个卫生间和卧室形同虚设,因为溥仪根本就没在这里居住过。在李玉琴进宫前,宫廷学生曾在这里上过课,这里曾放过一台日本产的中文手摇式油印机,也是溥仪觉得好玩买回来的,后来不喜欢就放到了一边。

这是二楼的楼道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关东军   同德   皇宫   伪满   长春   宫内   官吏   日本人   日本   宫廷   卫生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