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让车”还是“车让人”?北京鼓楼爆红后,应为游客创造更多空间

近日,北京鼓楼意外走红网络,成为火爆的“网红打卡地”。众多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也让鼓楼前本就狭窄的路面更加人车混杂、拥挤不堪。以至于有观点认为,由于跟风而来的超量客流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应适当限制游客行为。

在一个有限的路面空间内,究竟是“人让车”还是“车让人”,这是不少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而在北京钟鼓楼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承载地,答案无疑是优先保障行人路权,优化城市慢行体验。

游客在围栏艰难取景拍照。

记者近日走访钟鼓楼地区,看到慕名而来的游客已然挤满了步道。然而由于景区前三岔路口上大部分路面被机动车道占据,拍照打卡的游客只能在狭窄的步道边缘、各式围栏前,甚至步道外的机动车道上艰难取景拍照。拥挤的人群和令人困惑的步道设计也使摄影师们很难找到理想的角度和画面。

“要是步行街就好了。”有人感叹道。

拥挤的人群使摄影师们很难找到理想的角度。

但是显然,作为中轴线北端、又是传统的城市核心区干道之一,地安门外大街是难以很快变身步行街的。而且,鼓楼西南侧是什刹海及著名的烟袋斜街,东南侧是大运河北端并与南锣鼓巷连为一体的新游览区,导致钟鼓楼地区深受游客青睐、游人如织是必然的。那么,提升钟鼓楼地区的交通管理水平,应是相对可行的办法。比如,重新规划道路、留出拍照打卡点、增设警示牌、优化停车位,以及规范周边商户经营、丰富夜经济,成为街区文旅品牌提档升级的契机。

或许有人认为,网红景点游客大多只是跟风打卡,其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然而,北京钟鼓楼与一些过度营销的“滤镜景点”不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钟鼓楼是北京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连同附近的什刹海和南锣鼓巷,能为游客带来丰富的游玩体验。

国内不少借网络走红的景区中,不乏一些禀赋优秀但此前鲜为大众知晓的案例。它们由于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过硬,也能承接暴增的客流量,往往短暂“出圈”后时隔多年热度不减。比如2019年末,一条老君山雪景的短视频吸引了超千万网友的关注。爆红后,老君山持续保持热度,景区综合收入由2018年的1.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亿元;2021年,疫情影响下景区全年接待游客仍然超18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3.6亿元。

钟鼓楼地区深受游客青睐、游人如织。

同样,此番意外走红互联网的北京鼓楼,如能借机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游玩体验,完全有潜力成为北京文旅顶流产品。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肖彤 摄

文内图均来自作者

来源:作者:肖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鼓楼   钟鼓楼   北京   游客   机动车道   游人如织   步道   景区   路面   地区   更多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