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萧林:保护红色遗产 凝聚奋进力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如何用“活”考古成果是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一直以来关注的话题。今年,他把调研重点放在红色遗产保护利用上,准备就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提交相关提案。

全国两会前夕,马萧林再次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旗渠进行调研。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 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是成为一面旗帜。马萧林认为,红旗渠水利遗产既要保护下来,也要“活化”利用,强化其教育功能,让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不断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方式,使文物能够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一直是马萧林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五年来,他走访调研了洛阳、郑州、安阳等地,围绕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博物馆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等方面提交的多份提案,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近些年,马萧林更多关注如何提升红色文物的发掘力度和“活化”利用。他认为,应该用更年轻的语态进行表达和呈现,激发青年人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红旗渠   太行山   遗产   安阳   红色   语态   历久弥新   洛阳   悬崖峭壁   举世闻名   提案   文物   水利   力量   精神   文化   萧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