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绝密计划 走进重庆“816地下核工程”遗址

“816”工程遗址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小镇的大山深处,紧邻乌江,背靠武陵山。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2月19日,正值周末,在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乌江之畔,许多游客自驾前来游玩,他们的目的地,是一处位于大山深处的神秘地下核工程——“816”工程遗址。

“816”工程遗址位于涪陵区白涛小镇,紧邻乌江,背靠武陵山。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应对紧张而复杂的国际局势,防备大规模战争爆发,中共中央作出了将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代号“816”即是中共中央批准修建的我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

“816”工程历时18年,先后有6万多人参与建设,形成18个大型洞室,主洞室高79.6米;形成导洞、支洞、隧道、道路及竖井等连接通道130余条,总长度约24公里,宛若迷宫,坚如长城。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上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主流。1984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816”工程停建。2002年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工程解密。

2010年,“816”工程首次作为景点向游客部分开放,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解密并以旅游景区形式对外界开放的核工程旧址。目前,816工程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打造了816文创特色的旅游小镇,充分挖掘提炼军工文化,讲解好三线建设故事。

“816”工程历时18年,形成导洞、支洞、隧道、道路及竖井等连接通道130余条,总长度约24公里。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在“816”工程遗址内部,随处可见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标语。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图为“816”工程核反应堆大厅。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图为“816”工程遗址仪表室。这里目前还完整保存着1034块仪表。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图为“816”工程遗址核反应堆锅底。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图为“816”工程供水系统引水洞。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乌江   遗址   涪陵区   竖井   中共中央   核反应堆   工程   重庆市   重庆   绝密   小镇   地下   记者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