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方债会好吗?

尽管过去几年来,地方政府“化债”工作一直在推进中,但随着经济下滑压力加剧、土地出让收入锐减,对于“化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地方债偿债的压力可想而知。数据显示,2023年,地方债将迎来偿还高峰,债务化解工作可能面临最为艰难的一年。

2023年全国地方债将迎来偿还高峰,压力集中在三季度。

数据显示,最近10年以来,全国的地方存量债务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到期待偿还的地方债增速提升,2023 年的全国地方政府债的到期规模约为3.65 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52%,较2022 年增加近9000 亿元,创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地方债到期压力主要集中在6月份、8月份和9月份,这三个月的到期规模占全年地方债到期规模约50%。

2023 年地方债到期规模较2022 年增加近9000 亿元


2023 年地方债到期压力集中在6 月份、8 月份和9 月份(亿元)


地方债压力区域分化显著,江苏、山东和安徽地方债到期债务压力较大

分省份来看,绝大多数省份地方债到期规模较2022 年均有所增加,仅西藏、北京、山西和贵州的地方债务压力有所减轻,安徽的同比增幅最大,为112.20%,反应出偿债压力的地区间分化非常明显。其中,江苏、山东和安徽等2023 年的地方债到期债务规模较大,均在2000亿元以上。

2023 年地方债到期规模最大的是江苏,规模合计为2535.48 亿元,紧接着是山东和安徽,到期规模分别为2379.41 亿元和2078.69 亿元。到期规模在千亿元以上的有17 个省份,500 亿元-1000 亿元的有9 个省份,西藏的地方债到期规模最小,为21.89 亿元。

城投债同样在2023年达到规模峰值,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等城投大省压力最大。

所谓“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

那么,城投债和地方债的区别在哪里呢?

城投债,首先是一种公司债券,其本质是非金融企业债。而地方债,是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机构发行的债券,根据地方政府的信用做担保、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而筹集资金的债务凭证。

此外,两者的发行主体也不同,城投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发行的;“地方债”是由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机构发行的。由于政策对地方政府发债规模有一定限制,因此城投债作为一种风险较地方债更大的融资方式,是对地方政府资融资资金的一种补充。因此,地方债规模大的区域,一般城投债规模也较大。

数据显示,城投债2023 年到期回售规模最大的省份主要是江苏、浙江、山东和四川等城投大省,均在3000 亿元以上,其中江苏省的到期债务压力最大,突破万亿元。

2023 年各省城投债到期债务规模(亿元)


2023 年各省城投债到期债务规模和占比存量债券情况(亿元、%)


2023 年各省城投债到期债务规模和利息支出情况(亿元)


分地级市看,2023 年城投债到期规模最大的城市是南京、天津、成都和重庆。

2023年,城投债到期规模较小的城市多位于东北部分省份和西北地区,2023 年城投债到期规模最大的地级市是南京、天津、成都和重庆,规模均在2000亿元以上。

2023 年城投债到期规模排名前30 的地级市(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地方   西藏   安徽   江苏   山东   地方政府   债务   省份   压力   规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