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最新消息!美火星探测器拍到中国火星车:状况或不太乐观

NASA火星勘测轨道器 (MRO)的官方网站发布了中国祝融火星车的三张高清图像,看得种花家一阵心酸,终于是看到了祝融火星车目前在火星上的最新情况,但状况看上去不是很好,如果祝融火星车还不醒来的话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美火星探测器拍到中国祝融火星车: 状况或不太好!

2月21日,MRO的官网Uahirise上发布了一张三格对比照片,其标题是:监测祝融漫游车,内容描述是:中国的祝融火星车自 2021 年 5 月以来一直在火星上,HiRISE对其进行了多次成像,以跟踪其进展并监测火星表面的变化:

第一张图,祝融火星才在左上方小绿点,时间是2022年3月11日,第二张图,祝融火星在中间还算是小绿点,时间是2022年9月8日,最后一张图是2023年2月7日,已经变成黄绿点了,这表示祝融火星车从去年9月开始至今已经没有再动过,而且太阳能电池逐渐被沙尘覆盖,看上去状况不佳。

MRO到底是什么探测器:为何能拍到中国祝融火星车?

MRO是美国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 MRO ),是NASA火星探测计划一部分,2005年8月2日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并于2006年3月10日到达火星,已经在轨工作将近17年,可谓是最长寿的火星探测器之一了。

MRO总质量为1031千克,有效载荷139千克,太阳能电池功率为1千瓦,运行在93°的火星太阳同步轨道上,轨道周围为111分钟。其要任务是观察火星气候、调查地质状况、对未来火星探测着陆点进行详细调查,另外还中继火星表面探测器的数据回地球,其十几年来服务过不少火星探测器,可谓是劳苦功高。

MRO探测器

MRO还携带了三台高分辨率相机、两台光谱仪和一台雷达,截至2023年1月23日,MRO 已返回超过445太比特(5.53TB)的数据,看着不是很多,但这从火星传回地球的小水管速度以K比特计,已经相当了不起了,这些数据为NASA的火星着陆器选择安全着陆点,并且在火星表面发现了冰和可能流动的咸水。

MRO的轨道倾角为93°,理论上每隔离3~5个火星日就会经过祝融号工作的区域上空,祝融号的着陆地点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精确坐标为25.102°N 109.914°E,不过MRO并不是专门来盯着祝融火星车的,并且由于其镜头分辨率很高,观测范围比较小,因此只是每隔一段时间才会来“偷窥下祝融号到底在干什么”。

MRO的相机

在Uahirise发布的图片中有三个日期,最早是3月11日,这是在祝融火星车休眠以前拍摄的,据国家航天局在2022年5月20日发布的消息,祝融号已经进入休眠状态,拍摄当时应该还处在活动中。

第二个日期是9月8日,这时已经休眠将近4个月,第三个日期是2月7日,也就是两周前,从去年9月8日开始到2月7日,祝融火星车固定位置一动未动,但这并不表示祝融火星车活动到了9月8日,而是MRO探测器更新时间问题,它可能只是在9月8日恰好对该地进行了高清成像。

火星轨道勘测器的运行轨道

从MRO拍摄图片的数据来看,其高度为286千米,分辨率达到了已接近厘米级,这可是NASA在2005年的送往火星的技术,不得不赞叹一下美帝的侦察卫星技术真特么牛掰,当然我国的是绝密,种花家是不会知道的,就算知道也不能胡言乱语。

祝融火星车:为何会失联?还能再醒来吗?

“祝融号”火星车是我国的第一辆火星车,2021年2月10日搭载天问一号抵达火星,5月14日成功登陆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其任务是研究当地的地形和地质、检查土壤和任何冰含量、元素、矿物和岩石与大气采样等任务,到目前为止已经快两年。

为何会失联?还不是因为火星太冷!

嫦娥月球探测器在月夜需要休眠,原因是月夜实在太冷,零下100多度,就算钢筋铁骨的探测器也是受不了,同样道理火星探测器也怕冷,只是火星有大个薄薄的大气层,而且夜间时间和地球差不多,但也需要做好保温工作。

火星车总重240千克,高1.85米,由四个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火星的白天就是祝融号的工作时间,太阳能电池供电与给蓄电池充电,同时太阳的热量也给10罐正十一烷蓄热,白天吸收热量并融化,晚上固化并释放热量保证祝融火星车度过寒冷的火星之夜。

所以正常情况下就是白天祝融火星车“上班干活”,夜间就“休眠睡觉”,这样快快乐乐的日子大概过了一年左右(这里指的是地球年,一个火星年为687天),火星北半球开始进入冬季,火星自转轴倾斜度达到了25.19°,四季比地球还明显,而且火星公转轨道离心率比地球还高,近日点和远日点距离相差很大。

不凑巧的火星北半球的冬季还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远日点,光照综合比只有近日点的44%,相比之下,地球的冬季和夏季光照比不超过7%,所以火星冬季特别冷,祝融火星车登陆的乌托邦平原地区冬季白天的温度在−17.2 °C到−107 °C之间,到了晚上,温度更是低至-133℃,而且更麻烦的是火星这个冬季更是长达半年。

火星与地球轨道示意图

所以祝融火星车在冬季就只能休眠了,因为正十一烷连白天都无法融化,更不要说吸热供给晚上用了,所以从2022年5月底开始休眠,一直要到11月底~12月初才能到春天足够暖和的时候才会醒来。

再下去可能永远都醒不来了

但12月份没有等来好消息,1月份还是没有,2月份已经进入下旬,唯一的消息是MRO拍摄的祝融火星车的照片,在火星上一动未动,生死未卜,真是看得种花家鼻子发酸,祝融火星到底什么原因醒不来?

这是此前猜测比例最高的几个问题,随着MRO照片的公布,有几个问题可以否定了!第一个是沙尘暴淹没了太阳能电池这个猜测,此前有这个说法是因为国家航天局在发布休眠信息时表明祝融火星车正在遭遇沙尘暴,因此大家都猜测是不是休眠后被沙尘暴覆盖。

不过从MRO公布的照片来看,似乎情况没有那么糟糕,如上图所示,这是3月11日时还在工作的时刻,虽然看不清具体细节,但可以分辨出蝴蝶形状以及太阳能电池的本色,蓝黑色表示此时并没有覆盖,而在下图时已经是9月11日的照片:

蓝黑色已经部分被土黄色覆盖,不过此时太阳能电池应该还是有一定效率的,目测30~40%的效率可能还有维持,但状况已经比较不好,经过火星的一个沙尘季(北半球秋冬为火星沙尘季节)后太阳能电池上已经被大量覆盖了沙土!

到了今年2月7日,这个状况就更差了,不过覆盖率好像不均匀,右翼沙土覆盖比例更高一些,而左翼则维持在去年9月份的水平,不过可以确认,目前的太阳能电池覆盖应该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但必须要说明一下,沙尘季尽管覆盖比较厉害,但到去年9月份时比例还可以,今年2月份就有点严重了。

第二个问题是:祝融火星车陷入沙坑

有这个猜测是因为NASA就曾有火星车陷入沙坑太阳能电池歪斜,角度不好没法充电而最终失联,但祝融火星车似乎没问题,因为从三张图照片来看,太阳能电池的可视面积没有区别,这表示火星车的姿态并没有歪斜。

第三个问题是:到底有没有被“冻死”

目前就很难确认是太阳能充电不足“起不来”还是真的已经被冻死,种花家的猜测是低温导致的状况更有可能一些,火星探测车配备的应该是锂电池,这种电池也是怕低温,但只是低温容量衰减,不至于损坏,气温恢复容量也会恢复。

另外就是过度放电,这个可能性还是挺大的,比如祝融号在休眠前遭遇沙尘暴没有储备足够的电量,无法支撑长达半年多的时间休眠的耗电,造成电池不可逆损坏,这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或者在严酷的火星冬季低温中,祝融号某个关键设备被冻坏,这种可能性也不小。

无论是什么问题,种花家还是希望祝融号早点醒来,目前是火星历中的清明月,火星的春季已经正式到来,已经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祝融号可以起床工作了,再不起来,等到太阳能电池被沙尘彻底覆盖之时,就算醒来也是凉凉了,NASA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就是因为太阳能电池被沙尘彻底覆盖而失联,我们不希望祝融号重蹈覆辙!

延伸阅读:毅力号为什么不用冬眠?

美国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一直都没有休眠,即使秋冬季节仍然传出其在火星表面采样的新闻,似乎火星寒冷的季节对它一点影响都没有!事实上还是有一点的,至少沙尘暴对它影响蛮大,它不需要在冬季休眠是因为它带了一块功率达到了110W的核电池!

毅力号的核电池名为多任务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MMRTG),这块核电池重达45千克,用了4.8千克二氧化钚作为放射性同位素源,额定功率为110W,另外毅力号还携带了两块锂离子电池,以保证毅力号探测车需要超过额定功率输出的峰值供电需要,比如脱困时需要爬坡或者出坑等。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火星   探测器   乌托邦   太阳能电池   北半球   最新消息   沙尘   沙尘暴   中国   轨道   冬季   乐观   状况   地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