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国球”精神底色-观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电影中国乒乓#

当下,称雄世界的中国乒乓球队在各大赛事上夺冠依然成为常态,以至被不少网友调侃“无敌是多么寂寞 ”。

然而,每一份荣耀大都曾与挫折相伴,其背后写满了顽强拼搏与赓续奋斗,中国乒乓亦是如此。

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聚焦28年前中国乒乓球队从失败的泥泞中艰难走出,勠力同心“让后来者迎接光明”的历史性转折,在具象化呈现运动员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于虚实结合的人物故事中彰显出了“国球”真正的精神底色。

影片的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初,国乒男队屡屡败于异军突起的瑞典队,连续三届世乒赛与男团冠军无缘,跌入“至暗时刻”。

电影的故事主线并不复杂,从意大利归国的戴敏佳临危受命,担负起了男乒总教练的重任,组建了新一届国家队,并立下重夺斯韦思林杯的军令状。

这无疑是一支备受争议的队伍:个性张扬的时髦总教练,搭配肩部受伤的主力队员白民和、失意落寞的老将黄昭、高度近视的削球手龚枫以及尚未经过大赛洗礼的新人侯卓翔、董帅。

对此,业内外界议论纷纷,质疑重重。

回应质疑的最佳方式,唯有出彩成绩。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各种困局,戴敏佳带领的国乒男队不断被贴上“屡战屡败”“爆冷出局”的标签,尤其是惜败1993年哥德堡世乒赛。

一时间,压力、不甘、委屈……成为笼罩在全队上空的乌云。

为了“洗心革面”,戴敏佳一方面大刀阔斧整顿队务,一方面强化队员对抗欧洲打法的适应能力,退无可退,那就勇敢冲吧!

最终,在全队人员的团结协作下,“男乒新五虎”上演了1995年天津世乒赛上的一场精彩的绝地反击,力克劲敌瑞典队,重新夺得斯韦思林杯。

乒乓球,可谓是我国普及性最强的群众体育运动之一,其“国球”的称号当之无愧。

即便如此,人们通常只熟知冲锋陷阵的乒乓队员,而甚少了解球队里的幕后英雄。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不仅聚焦球员,也把镜头对准了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和默默无闻的后勤工作者,以及那些为了团队荣誉付出青春却从未有机会参加国际赛事的“无名”运动员。

所有队员淡化个人得失,心甘情愿为团队贡献力量,他们深知:国乒男队是一个集体,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拨动观众心弦的,除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还有一种体育竞技中特有的“中国式”深情。

影片呈现了不少家庭场景,譬如总教练戴敏佳以新居为代价安抚新同事,妻子全力支持其工作,语迟的儿子开口第一句话是爸爸常在球场上喊的“飒”;而在震耳欲聋的赛场上,运动员听见了妻子声嘶力竭的加油声;在电视机前,运动员的家人们提心吊胆地计算着比分……

可以说,“国球”荣耀的背后,有着万千家庭的付出和支撑。

中国乒乓,有温情,有血性。

“别人可能练了一千次,而我们却练了一万次。”百折不挠的国乒精神,激励着无数国人砥砺奋进,勇往直前。

影片里那群真实可信、活生生的斗士,身处逆境永不放弃,触底反弹,奋起直追,突破重围走向光明。

这种勇气和毅力,在当下尤显珍贵,更需传承和发扬。

乒乓如此,人生亦如此,恰如导演俞白眉所说,“影片拍摄的是中国乒乓,更是每一个曾经遭遇过挫折的你我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国球   绝地   男队   中国   乒乓   荣耀   世乒赛   底色   运动员   队员   影片   精神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