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对俄乌冲突态度如此坚定,哪怕付出重大经济代价?

除了价值观及美国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曾因推行绥靖政策而付出过惨重代价。

绥靖政策(policy of appeasement),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妥协的政策。二战前的1938年9月,英法与德意四国签署《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并把此协定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史称"慕尼黑阴谋",这被认为是欧洲民主史上最为可耻的一页。

英国张伯伦政府在日本侵华前期也干过类似的事。1939年7月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同日本外相有田八郎签订《有田—克莱琪协定》,英国承认日本侵华的实际局势,这是英国在远东对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又一次重大妥协,史称“远东慕尼黑”。此事虽在史学界仍存争议,但英美早期牺牲中国利益、以绥靖纵容日本是确定无疑的。

远东慕尼黑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强烈反对。1939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指示》,鲜明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联合国即将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发起投票要求俄全面退出乌克兰之际,回顾二战前早期的绥靖历史是有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欧洲   捷克斯洛伐克   张伯伦   克莱   英法   慕尼黑   乌克兰   远东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英国   战前   协定   阴谋   坚定   冲突   代价   态度   政策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