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口老街要保护,还要开发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威

在渌口老街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一总工,二总谷,三至六总红绿布,七总八总瓷器铺。”

总,古时是码头的意思。当年渌口一共有八总,随8个水运码头而来的是商贸繁盛。如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或许换了营生途径,但老街的故事还在继续。

去年,渌口区召开了一场关于渌口老街保护与发展规划大讨论,会上,发布了一份《渌口老街保护与发展规划项目概念方案》(下称《方案》),详细介绍了老街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理念和思路。

老街故事怎么写?发展方向怎么定?打开《方案》我们慢慢梳理。

老街临水空间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老街将做三期开发

本次规划范围为渌滨路沿线区域,东北至向阳路,西南至京广铁路。街道总长度约2.3公里,其中老街长度约1.4公里,滨水岸线长度约为2.46公里。规划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约2.49亿元。

从今年起,整体项目预计做三期开发,跨度6年。其中,一期开发以伏波公园为中心从二总堂至二桥段,利用地势较高的地理环境、紧邻文明路的优越交通条件,打造老街示范样板。打造滨江风光带等项目,提升营商环境,聚集人气。

在一期样板的基础上,二期开发将进一步完善老街格局,全面招商引资健全老街业态,并设计拍摄老街题材短视频进一步扩大老街影响力。

老街入口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根据方案,三期开发将进入全面开发阶段,以一二期为基础实现土地增值,人气影响力聚集。全面开发关口商业中心区块,打造青春渌口新城之心。

老街风貌提升,也是城市更新提质。方案设计,把老街架空线优化下地,并在适当位置推广综合管廊,合理集约布设市政管线,打造集约高效的智慧街道。此外,针对渌口老街多年内涝情况,还将建立一套智慧防汛预警机制,在汛期实时监控水位变化,并通过城市防汛预警检测中心向周边住户发送防洪预警信息。

接龙桥、香草堂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筛选业态,振兴“老字号”

根据方案,渌口老街将打造成集文化、商业、旅游三大功能的线性街区。

老街“升级”不再生搬硬套。区别于传统街区“千街一面”、建设现代、缺乏历史和生活气息的缺点,本次方案提出,将秉持“重塑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体现时代风貌”的更新策略,组建专业电影制作策划和美术指导团队,从历史故事挖掘、场景复原着手,营造艺术理念与生产空间相结合、景观营造与建筑遗存相结合、创意空间与旅游功能相结合、现代时尚与艺术氛围相结合的老街风貌。

这几年,随着商业业态变化,老街的商铺也发生了改变。曾经的供销社关了,街上的百货店、河鱼店多了……筛选老街业态,振兴“老字号”便成了这次老街“升级”方案的重点之一。

方案明确,将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改变该类街区的传统业态繁杂、商业层次较低的现状。重点发展老字号店铺,其中包括传统手工艺作坊、传统特色小吃等旅游业态。

培育一批“主力店”,发展成渌口老街“伴手礼产业”,并与渌口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在满足游客观光、游憩、体验需要的同时,促成渌口本土品牌、传统手工技艺、土特产品品牌等的传承与振兴。

此外,方案还提到,老街将迎合各大重要节点举办活动,提升影响力。老街街区将通过恢复传统的节庆活动,并策划现代节庆活动,为老街赢得名气,从而达到激发街区的商业活力,吸引更多投资兴业,提升渌口区城市品牌形象的目标。

朱芳圃故居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五大分区功能俱全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老街留下的痕迹已成过往。如今,在渌口,这条老街将重新串起生活的全部。

以前,这条5里长的老街就被科学地划分成一段一段的做买卖,现在,方案也将保留这一传统“规划”。全长不足5里的渌口老街,由西向东将依次划分为民宿商业街区、未来社区、文创艺术街区、民俗市井街区、文化影视街区五大分区。

方案中,位于关口的民宿商业街区定位为民宿旅游、美食街区、城市阳台、商业中心。该区域主要为关口临江段,将充分利用好两江交汇口优越的自然条件,把现状闲置建筑加以改造利用,统一打造为特色民宿街区,当地居民还可自主创业,发展乡土美食、农家乐等产业。结合上位规划整合的土地资源,将打造成渌口新城文旅商业中心。

坐落在建国街的“朱芳圃”故居,在此次“升级”中将得到修缮复原,并将打造文化馆。而建国路则会变成集文创旅游、名人故居、创意集市的文创艺术街区。

该区域东起渌湘大桥西至铁路桥,全长780米,规划以文创艺术为主题,合理利用现有临街居民、闲置厂房、建筑等创意改造,同时植入创意集市、国际青旅、时光邮局、拓展营地、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创旅游业态。原有铁路营房将改造成铁路博物馆。

根据规划,民俗市井街区的中正街东起二总游客服务中心,西至渌湘大桥,全长550米,规划以再现老街民俗市井生活为主题,合理利用现有临街店铺、闲置厂房、建筑等植入相关业态。并恢复重建李公庙,重点修缮复原李公庙码头、伏波公园、伏波庙等节点空间。

此次“升级”,还将解决老街停车难问题。在民俗市井街区,将充分串联育红小学停车场、区政府地下停车场、文明路等现有停车场资源。

渌口老街沿渌江北岸而建,因货物集散而兴,曾有“小南京”美誉。为此,方案提出,文化影视街区的复兴街,将在原半边街老房子的基础结构上进行改造加工,以古建筑“民国”时期为背景的设计造型,复原“小南京”繁华风貌。届时,“晋丰粮枯”、“福昌和斋”、“豫章会馆”等渌口古街的老字号将重入眼帘。

【来源:株洲新闻网_健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老街   节庆   创意   老字号   市井   街区   风貌   效果图   民俗   传统   方案   艺术   商业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