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二十年前的西北世界:韩松落首部小说集《春山夜行》出版

近日,作家韩松落的首部小说集《春山夜行》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是带着九十年代气息的、“私小说”式的小说集,创作时间跨越30年,从带有一定自传色彩的《妈妈的语文史》到近些年作者打捞记忆写出的“农场故事”“世情”系列,都有着些许传奇色彩,为在时光中远去的边缘人立传,也留下了二十年前的西北世界的粗粝和温暖。

韩松落,70年代人,1997年开始散文及小说写作,作品见于《人民文学》《散文》《大家》《天涯》《小说界》《花城》《西湖》等,并入选2021年“《收获》文学排行榜”。2004年开始专栏写作,曾在百余家媒体开设专栏。著有《为了报仇看电影》《我口袋里的星辰如沙砾》《故事是世界的解药》等,是《GQ》中文版2012年“年度人物之专栏作家”。

《春山夜行》的创作时间跨度长达30年,最早的一篇于九十年代就已完成。一切起源于作者与朋友关于虚构写作和写实创作的争论。韩松落在创作之时,以家乡小城作为背景,故事里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风土人情,全都以此为蓝本,并采用当地人特有的表达方式。甚至,在本书的开篇《春山夜行》中,韩松落还以做文献的态度写了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白酒行业。

《春山夜行》中没有宏大叙事,有的只是普通人甚至是边缘人在时代中辗转的身影,以及他们所处的碧野、春山、沙漠。这些小说自然和真实,流动着九十年代的、私小说式的气息,有一种絮絮叨叨诉说的语气。“我知道已经没有人这么写小说了,连我自己,也都去写高概念的故事了,所以它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特别珍贵。”正因为作者的这份坚持,我们才得以在《春山夜行》中重回二十年前的西北世界,重新感受时光洪流中的粗粝和温暖。

作家李修文评价:“以悲悯之心观照时代罅隙里的野草闲花,包括但不仅限于拾荒人、异乡人、畸零人、浪人狂人,以及荒城与繁花,笛声与歌声,白月光与红薯炉……凡此种种,在《春山夜行》里聚成发光星体,这光芒足以把韩松落罩在‘临时的神龛’里,成为中国当代小说谱系当中如此独特、无可替代的瑰丽样本。”

创作《妈妈的语文史》时,韩松落没有大纲,也没有任务表,有的只是一些画面:一个穿着黄裙子、戴着春黄菊,光着脚在街上行走的女孩;一个城市边缘的小镇,似乎处于一个永恒的秋天,天空的晚霞到了黄昏就被烧得焦黑;还有一条空旷的长街,一个有梨树的小院,一些聚拢在一起又很快散掉的脸。从画面中生长出的小说是自涌的、流动的,看似漫延却处处恰好的。而漫延在这篇小说中的,则是北方秋天的那种凄怆,是无法抹去的弥漫在空气和光线里的凄怆感。

正如作家笛安所说:“这本短篇小说集里有一个广阔的世界,从祁连山脚下,到正在膨胀的城市,无不充斥着某种点到为止,自然弥漫的荒芜。他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人,但是杰出的作品就是在普通人的普通故事里表达出诗意。更何况,在《春山夜行》里面,你不只能读出诗意,还能读出独属于小说家韩松落的画面感与音乐性。”

南都记者朱蓉婷 实习生朱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修文   野草闲花   畸零   小说集   花城   凄怆   世界   诗意   首部   普通人   画面   作家   专栏   作者   故事   小说   韩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