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人口危机更可怕的是制造或任由行为沉沦-从25号宇宙说起



人口危机阻碍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大面积的行为沉沦则会使国家、民族消亡,更可怕,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决不可放任,更不可制造。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行为沉沦。

行为沉沦是上世纪70年代才有的一个新词,产生于著名的“25宇宙”实验,借助于这个实验也特别能说清楚行为沉沦样貌。

这是一个让人细思极恐实验。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动物行为学家约翰.卡尔宏,用老鼠做了一个模拟试验,以求从中得到人类命运走向方面的启示。

实验人员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仓库里,建了一个长和宽各2500厘米,高约1500厘米的大盒子,然后在里面分成16个扇形区域,并在每个扇形区域都配上同样的饮水和食物投放器,又在盒壁上做了够4000只居住的老鼠窝。盒子做得很安全牢固,老鼠的天敌无法进入,盒子里安装了空调,长年保证是老鼠生活的理想温度。如果这般条件,老鼠生活在盒子里,就像生活在天堂。这个天堂就称作“25号宇宙”。

然后,试验人员把8只年轻健康的老鼠按4雄4母的比例于1968年7月9日放进试验盒内。

3个月后,第一窝小老鼠诞生了。然后,老鼠的数量每2个月翻一翻剧增。250天后,奇怪的现象出现了。16个扇形区域的老鼠数量明显不一样。多的区域达111只老鼠,小的区域却只有13只。而且,老鼠有了强烈的领地意识并扩张生育地,强壮的老鼠最终把弱小的老鼠淘汰。

实验300天后,老鼠数量达到670只。这时,老鼠的增长率开始下降,行为出现了变化。虽然还是吃喝不愁,但老鼠开始由单独觅食变为集体觅食,几乎没有单独觅食的老鼠。

实验一年半后,老鼠数量达到2200只。之后,老鼠数量不再增加,而是不断下降。出生的老鼠比死亡的老鼠多。老鼠的心理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一是不生育的公老鼠大量聚集到以前老鼠不怎么去的没有什么食物的实验区域的中心,并且变得懒惰少动,顶多就是梳梳自己的毛。整天睡觉,睡醒之后就出去吃点东西又回来睡觉。而且对其它老鼠没有任何兴趣。但是,如果别的老鼠踩了它的话,它就会疯狂地撕咬踩它的老鼠,咬完之后又继续趴着睡觉。而被咬的老鼠竟然不反抗。但被咬的老鼠如果被别的老鼠踩着了,也是一样疯狂地撕咬踩它的老鼠。

二是没有生育的母老鼠,也很木讷,懒惰。静静地躲在窝里,对雄老鼠没有任何兴趣。而且,雄老鼠一旦来了,它们还会猛烈撕咬攻击。

三是生育的公老鼠,也开始变得懒惰,而且失去了地域意识,再不像原来那样不要命地保卫自己家族的地盘。

四是生育的母老鼠,变成了地盘的守护者,攻击靠近它们地盘的老鼠。而且攻击性越来越强,甚至攻击自己的孩子。不久,生理也出现了变化,不再怀孕,就是怀孕了,它们自己也会把胎鼠消化掉。即使生了小老鼠,也不会去养育。而这些没娘养的小老鼠也会被自己的妈妈或别的老鼠吃掉。最后发展到老鼠之间相互吃。

更为奇怪的是发情的老鼠丧失了性别鉴别能力,无论年纪大小、性别如何,只要是老鼠,它们都会去求偶。如果求偶不成,它们就会疯狂地撕咬对方。

实验进行到1780天的时候,最后一只公老鼠死亡,整个实验结束,老鼠数量也没达到预想的4000只。

在老鼠数量下降的时候,实验人员就意识到这个物种将会灭绝,也期盼老鼠振作起来。期间,实验人员还从实验箱里取出了几只老鼠放在外面开阔的地方生活,但这些老鼠对生育也完全没有了兴趣。并且,实验人员还把这些取出来的老鼠与野生老鼠放在一起,同样是只要野生老鼠靠近它们,它们也会疯狂撕咬。

约翰.卡尔宏对“25号宇宙”实验作出了如下结论:

一、在老鼠的世界,从少到多扩张的某个阶段,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最终弱者被强者淘汰,尽管所有的老鼠都生活在有吃有喝的天堂里,只要没有外界干预,同样会上演优胜劣汰。

二、老鼠一旦分出强弱,就会形成圈子,强者跟强者一起,弱者与弱者为伍,并且,会产生强烈的社交渴望,一定要集体觅食。这种圈子没有外界的干预,就不会打破。

三、生活在天堂里的老鼠没有天敌,也没有任何需要他人帮助的事情,最终老鼠心里只有自己。这样的日子过久了,老鼠没有了性和情,蔑视生命,只剩下自恋,无论谁打扰自己就会疯狂撕咬对方。也不会生育了,生育了也不会管或吃掉,产生不可逆转的行为沉沦,老鼠最终被自己彻底打败,直到灭绝。

“行为沉沦”一词就此产生了。它是心理崩溃的外在表现,源于环境的影响,一旦形成,就不可逆转。

约翰.卡尔宏的对“25号宇宙”实验因与人类社会有太多的呼应,尽管这个实验结果直到1973年才向社会公布,也还是引起世界恐慌和震惊。

行为沉沦是可怕的。动物一旦出现这种现象,最终的命运只能是自己葬送自己。那么,人呢?想想都会让人背脊发凉。

现在,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很多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当下中国的人口危机,与约翰.卡尔宏的对“25号宇宙”实验对号入座。把原因归结于现在的年轻人的“行为沉沦”。也很有道理。对此,我们不作重复赘述。

我们要说的是,行为沉沦已经很可怕了,制造或任由行为沉沦更可怕。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大一点,我们就会看到实验设计者约翰.卡尔宏便是老鼠行为沉沦者的制造者。如果不是他设计了“25号宇宙”实验,那么,就不会有“25号宇宙”的灭亡。

我们这么说,不是要否定约翰.卡尔宏这个人和他的“25号宇宙”实验,而是说我们决不可做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约翰.卡尔宏。制造和任由社会行为沉沦泛滥成灾。

基于兹事甚大,是天大的国之大者,针对决策层解决人口危机的不当措施,有些话尽管说的可能不当,我们也要说。

2022年12月29日,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将“夫妻应当在生育前进行生育登记”更改为“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应办理生育登记”,同时“生育登记时,夫妻双方(公民)需提供身份证或户口簿等有效证件”,未将“结婚证”纳入生育登记的必需材料。也就是说,“凡生育子女的公民”是否为“夫妻关系”也已不再进入登记程序了。也就是说,只要你能生,“非婚姻生育”也成。

这种与根本法存在潜在冲突的办法都可以成为地方政府的行政背书,足见地方政府鼓励生育的心情之诚之迫切。可是,由此导致的伦理问题,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却是完全可以把整个社会摧毁的,试想想,这不是在人为地设置“25号宇宙”么?

应该指出的是,类似如此这般鼓励生育并不只是四川省一家,而是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大家化解人口危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病急乱投医”呀,更不能出现权力层面的“行为沉沦”呀。

政府鼓舞生育没错,但要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用错了药,那是要出人命的呢。

我们认为,四川省政府出台这种悖伦理法规的生育办法,着实是大大地考虑不周呀。

在我们看来,政府解决人口危机,特别应该阻止和撤除“25号宇宙”的形成,也只有政府才有这个能力。结合实际,我们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对症下药:

一是努力解决生不起,养不起等现实得让人一些人望而生畏的问题,给予生育以保障。特别是对于困难夫妻,他们的孩子,政府应该给予重点保障,解决孩子出生后的抚养教育问题,直到成年。这样有个好处,可以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大家会如此想:反正养不起的时候政府会援手。

二是要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也是最最重要的。只有让穷人看到希望,让富人感到还要努力,才能实现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才能真正破解人口危机。如果任凭市场法则主宰社会,这个社会就会固化,就会变成一个超级“25与宇宙”。整个社会就会遁入躺平的不归路。有钱的郑爽们也会不想生育而是找人代孕,无钱的庞大群体朝不保夕,哪里还能生娃?

公平正义是生育的保证,这也是历史的结论。中国人口实现万亿突破,只有两个时期。一是清乾隆时期。根本原因就是乾隆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的新政。人人有地种,人口一下子便由原先的不到一亿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增加到了4亿。另一个时期就是新中国,因为新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人口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由4亿增至8亿。今天,我们更有条件实现公平正义。用国家力量,优化分配,推进改革,实现发民成果全民共享。

三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支配人的行止。年轻人不愿生娃,说到底是一个心理观念的问题。道理也不难懂。相比以前,当下生娃面前的困难真的小了很多。解决年轻人不愿生娃的问题需要用文化的手段,文而化之。这就需要国家弘扬孝道文化,立法处罚不孝行为,降低和杜绝生育的负面影响,树立和强化社会的正确的生育观,努力把年轻人从“活在当下”的精致个人主义窠臼中拉出来,肩负走未来责任使命。

我们也坚信,通过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定能化解人口危机,不会遁入“25号宇宙”。生娃、多生娃,定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卡尔   宇宙   人口   约翰   危机   老鼠   数量   区域   政府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