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殉葬制度,竟然民国年间还存在

中国古代统治者权力是特别大的,这个权力不仅仅表现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有些人死后也要体现出自己的权利,于是这就诞生了中国古代一项非常残酷的制度就是殉葬。也就是说统治者死后,要杀掉活人活物,跟死者一起埋葬。

殉葬制度是区别于陪葬制度的,往往陪葬是活人生前喜欢的物品,要么就是活人生前最喜欢的某些人,等这人死了再陪葬。比如张廷玉,雍正皇帝喜欢他,让他死后配享太庙,其实这也是一种陪葬制度。再比如魏征、尉迟敬德这些人陪葬昭陵,是死了跟皇上葬在一起,霍去病陪葬茂陵也都是这样。

陪葬的事历史上很常见,今天主要说殉葬制度。

中国古代殉葬制度由来已久,早在部落社会,像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这些考古发掘当中就发现了不少殉葬坑。到了商代殉葬这件事儿,已经是普遍存在的了。商朝贵族死了之后往往都会有殉葬,殉葬的人不只是奴隶,就连贵族的亲属卫队都有。不少研究者发现,这些亲属卫队相比于奴隶来说,很多都是自愿的,因为在他们的尸骨上,没有发现外伤,或者挣扎的痕迹。比如河南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那里边有强制殉葬的狗,因为挣扎那狗都跑到了坑外,它是有痕迹的。然后陪葬者很安详的就躺在那里边一动不动,身上骨头没有变形,那一看就是自愿的。

根据出土的甲骨文统计,商代至少有13000人被殉葬,其中3/4发生在武丁时期,也就是商高宗的媳妇——妇好。从她开始商王称帝,武丁的陵墓也就是著名的殷墟大墓,殉葬的有100多人。不过武丁之后,商代的殉葬数量和人数就大幅度减少了,毕竟那会儿人口有限,你都殉葬了没人干活了。

到了周代随着政局稳定,人口增加,殉葬这事儿就又开始兴起,甚至还出现了相关的制度。首先周朝规定只有贵族有权利享受殉葬,平民百姓再有钱也不能干这事儿;其次对殉葬人数有了规定,对人数进行了限制。墨子节葬下里边就讲到,“天子杀殉重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也就是说天子死后殉葬的人数,几十到几百都行,将军贵族死了,殉葬的人数是几个到几十,不能超过这个范围。西周的时候殉葬也是门学问,不是谁想陪先王走都行,得有身份,至少得是个大王生前器重的人才行。

正是这种的制度的流行,导致在春秋时期殉葬成为主流思想,要是哪个国家不殉葬,都不好意思说自个是文明国家。想当初秦武公在世,秦国没有后来统一六国的时候那么强,也经常被其他国家说成是蛮夷。武公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下令自己死了之后,要学其他国家进行殉葬。果然武公一死就找了66个人给自个殉葬,然后秦国还非常高兴,跟外国表示自己也是文明国家了,从此之后秦国就开始流行殉葬文化。武功的第八代接班人——景公死后,有将近200人给自个殉葬,秦国的殉葬就达到了顶峰。秦景公的墓葬后来也被发现,叫秦公第一大墓,规模相当大。其实秦国论爵位不过是个伯爵,就享受这么大的墓葬,说明当时也真是礼崩乐坏,没人把这理当回事儿。

三家分晋后来到战国,各个国家连年征伐,人又成了宝贵的资源,所以各个国家又开始抵制殉葬文化,看到秦国还在殉葬,又跳出来表示秦国实在太野蛮了。到了战国的中期,献公在位的时候就又废除了殉葬制度,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后来的儿子孝公进行商鞅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此,活人殉葬这事儿,就不再是个制度化的东西了,不见得每个贵族死了都要殉葬,不过零星的殉葬事件仍然有。

西汉初年,虽然高祖刘邦公开反对人殉,但架不住他的子孙,景帝、武帝死后都有殉葬的事。在汉武帝的茂陵,就发现了好几百人的殉葬坑,里边有很多人都是腰斩了之后被扔进去的,很可能是囚犯或者奴隶,非常残忍。但武帝时期的殉葬也就这一例,还因为他是皇上。

后汉三国的时候,吴国有个大将叫陈武,早年陪着孙策一起南征北伐,孙策死后对孙权也是忠心耿耿,公元215年孙权要打合肥,被张辽击败陈武战死,孙权特别伤心,就让陈武生前最喜欢的爱妾给他殉葬,被几乎所有人批评,那爱将因你而死,你要真心对他好,你应该自个陪他走,而不是干这种惨无人道的事儿。甭管孙权怎么被批评,这事至少说明这个时候搞殉葬,不能大张旗鼓杀那么多人了。

总而言之,从汉朝到宋朝殉葬属于被人唾弃的行为,没有人在大张旗鼓的这么搞,直到蒙古人入主中原。有一种说法说成吉思汗死了之后,至少有2000人为他殉葬,还有40多个贵族女人陪他不是一起死。当然了最近我看到不少反对的声音,质疑这种说法,不论成吉思汗死后有没有这么多人殉葬,至少蒙古国改名大元之后,就看不到蒙古人自己玩殉葬这种事了。

明朝建立之后,叫花子出身的朱元璋,对殉葬这事特别感兴趣,有人说他这是学蒙古人,其实学术界也有争论,甭管他学谁,至少他真的恢复了殉葬这事儿。朱元璋死后,后宫之中殉葬的女人有10多位。

建文帝登基之后,还特意下旨,把这些殉葬女人的家属封了官,世袭罔替,以表彰他们家人为自个爷爷殉葬。成祖朱棣的时候殉葬就更被推崇,当年朱棣篡权,不少建文帝时期的官员都被杀,还有人说要不要把这些,因女人殉葬而封官的这个人,这个家族的官职给取消了。朱棣居然表示反对,并且说这些家人干的特别对,给我爹殉葬是件好事,让他们接着干吧,这件保留建文朝官员的事儿,在永乐朝是孤立,毕竟朱棣曾经下旨删除了建文帝的年号,可见朱棣本人对殉葬这事的态度。朱棣比较残暴,又对殉葬特别感兴趣,他的后宫就热闹了,所有的后妃都在祈求朱棣别死,或者让自个死朱棣前头,他这么做是有意义的,因为朱棣死后除了皇后16个妃子,和没啥名分的侍女,给朱棣殉葬。

李氏朝鲜实录的时候记载了当时的惨状,这些女人被带到一个宫殿里,让他们站在凳子上脖子上绑上绳子,所有人得知道自己要殉葬,都在放声痛哭,场面特别凄惨,之后进来一堆锦衣卫挨个踹开绳子,然后这些人就全都上吊死了。为什么李氏朝鲜实录会记载这个事儿呢,因为在当时朝鲜要向明朝进贡美女,其中有一个女孩进宫就做了朱棣的妃子,但是她进宫不到40天,朱棣就死了他就被迫殉葬,所以李氏朝鲜实录里才会记载。

朱棣的子孙,自然也就继承了这套制度,就连所谓仁宗皇帝死后都殉葬的,直到英宗时候才有了改变,你别看英宗朝有王振作乱,土木堡之变被瓦剌抓了,但是英宗皇帝,在废除殉葬这件事上,还是很值得称赞的。他命令禁止殉葬,死后也没有人殉,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对此赞不绝口,说他成千古帝王之圣杰。之后100多年大明官方也不支持殉葬。

直到大清入关,女真人是少数民族,本身就有殉葬的传统。顺治时期大清刚入关还没有什么汉化,所以殉葬的事时有发生,比如顺治的爱妃董鄂妃死了,顺治就让30多个宫女殉葬。说到当年的董鄂妃是顺治最宠爱的妃子,甚至为了他废掉了自己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这一行为得罪了自个的亲妈,也就是孝庄太皇太后,因为孝庄也是博尔济吉特氏,可以说董鄂妃跟博尔济吉特氏,算是结了梁子。

顺治去世后,董鄂妃的妹妹董鄂珍妃主动为顺治殉葬,这么做,一方面是知道自个姐姐死了没靠山了,肯定没好下场,同时也是为了缓和董鄂氏跟博尔济吉特氏的矛盾。顺治死后,圣祖仁皇帝康熙登基下圣旨,彻底禁止殉葬。

但是殉葬这种行为也并没有消失,中国的一些传统家族、宗族或富豪豪门仍然存在着殉葬的现象。这些人认为殉葬是一种传统、封建的礼仪,代表着对逝者的尊重和忠诚。他们认为如果不殉葬,就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和不忠诚。另外,一些人还迷信殉葬能够延续逝者的生命和权利,并且对于逝者来说,能够获得更好的墓地和墓室。所以,殉葬制度在民间仍然有发生。甚至大清王朝被推翻,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1914年都民国三年了,北洋政府特意出台褒奖令,第二条就是奖励那些守寡甚至殉葬的妇女,这令一出瞬间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绝大部分人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国家怎么能鼓励殉葬。

但是,在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殉葬制度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抵制。一些知识分子和改革者指出,殉葬制度是一种野蛮和愚昧的迷信,与现代文明和法制观念不符。同时,殉葬也给家族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胡适就曾经评价说这都是野蛮的法律,这种法律在今天没有存在的地位,由于胡适等知识分子的影响力,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就废除了北洋政府奖励殉葬的法律。于民国初年颁布《殉葬禁令》,规定任何人禁止违反禁令殉葬,否则将受到处罚。此外,一些著名的反对殉葬的知识分子和团体也积极宣传反对殉葬的理念和思想。殉葬就终于在中国消失了。

总的来说,尽管在民国年间殉葬制度仍然存在,但是随着现代文明和法制观念的逐步普及,以及政府和社会对殉葬制度的限制和禁止,殉葬制度已经逐渐被淘汰并消失了。

通过古代的殉葬制度不难发现,这种制度只有原始社会,人们普遍认为,把死者生前喜欢的人或东西陪葬,这些人或东西,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为死者效力,这种制度才有存在的道理。小编万幸没有生在那种年代,万一他们谁喜欢看我写的文章,让我去陪他那就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秦国   北洋   制度   商代   朝鲜   顺治   逝者   活人   生前   民国   年间   贵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