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磁性爆炸”不可思议:两颗恒星相撞合体形状违背物理学

科学家们近日观察到在距离地球1.4亿光年的地方发生了一次“完美”的爆炸,爆炸形成了一个对称的球体,让科学家们感到完全“不可思议”,因为根据物理学定律,爆炸结果应该形成一个扁平的云。

据报道,这一发现是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做出的,这是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超大型望远镜,结合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数据完成的。

这次爆炸被称为Kilonovae,源于两颗中子星在相互绕行时发生碰撞,并在坍塌时产生了一个“磁性炸弹”。

这次爆炸形成了一个完全对称的球体,让科学家们感到完全“不可思议”,因为根据物理学定律,爆炸结果应该形成一个扁平的云。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Albert Sneppen表示,球形形状显示,在碰撞的核心部分可能有大量的能量,这是没有预见到的。

据悉,Kilonovae大爆炸会在太空中发出强烈的高能粒子流,放射性闪光带有大量的基本元素,如银、金、铂和铀,在太空中形成大大小小的物体。

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副教授、该研究的第二作者Darach Watson表示,没有人想到爆炸会是这样的,它像一个球一样,这“完全不合理”。

Kilonovae大爆炸产生了一个对称的球体,违背了物理学规律,让科学家们感到“不可思议”。

他表示,也许在超大质量中子星坍缩成黑洞时,来自超大质量中子星巨大磁场的能量被释放出来的那一刻,会产生一种“磁性炸弹”,磁能的释放可能导致爆炸中的物质更多地呈球状分布。

然而,这一理论并不能解释研究人员发现的另一个方面。

以前的模型显示,极重的元素,如金或铀,应该在爆炸的不同地方产生。与较轻的元素,如锶或氪相比,它们应该在不同的方向被排出,但最近的分析只发现较轻的元素均匀地分布在空间中。

研究小组认为,神秘的基本粒子“中微子”(neutrinos)也在这一现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lbert Sneppen表示,在超大质量中子星最后的几毫秒内,它可能发射出大量中微子。中微子可以使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从而在整体上创造出更多的轻元素。

文/南都记者 陈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物理学   不可思议   中微子   中子星   球体   合体   恒星   望远镜   对称   磁性   形状   元素   完美   发现   质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