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项目成果发布 千年古乐焕发新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为响应文旅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到的“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学术指导下,腾讯游戏开展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项目(以下简称“传统器乐数字化”项目)。日前举办的“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国风游戏论坛”上,腾讯游戏针对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方向进行了探讨和项目分享。

阔别千年,曾侯乙编钟1:1复制件首次在数字世界中被“敲响”,磅礴的旋律喷涌而出,庄严诉说着先秦灿烂的礼乐文明和中国青铜时代的辉煌历史;“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古拙而意味深长的古琴减字谱也在数字世界中记录历史遗音,复刻古人指尖与心中的绵长意蕴。

在介绍项目成果时,腾讯互娱整合品牌负责人高宇表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提出,让我们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化载体的融合,让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数字化技术和能力,成为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新手段。腾讯游戏,基于‘超级数字场景’理念,我们将发挥我们的能力和优势,助力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如今,诸多传统音乐日渐式微,不少珍贵的乐音、乐谱因为缺少系统记录而消逝,保护工作迫在眉睫。腾讯游戏计划以游戏音频设计及算法能力,数字化存储中国珍贵传统器乐的乐音、乐谱,在音色采集保存、古乐谱研究等方面展开保护和科普工作。

项目第一期重点围绕编钟、古琴的标准化模式展开探索。其中,对曾侯乙编钟1:1复制件的音色采样,是该复制件面世以来,行业内首次对其进行系统化、高标准、高品质、高精度的数字采样和还原。

在湖北省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编钟乐团的支持下,腾讯游戏NExT Studios音频团队制作了完整的编钟音源,包括64个钟体正击和侧击位,总计613条有效单音音源。在国家级非遗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林晨的指导下,对于古琴音色的采样也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试录入49种常用指法技法,产出2996条音源。

为了让传统器乐更好地走进日常,项目在线音乐战略合作伙伴QQ音乐,创新启动了“古乐疗愈”音乐特别企划,邀约国乐大师冯满天领衔,跨界先锋音乐家朱序芝、3D疗愈音乐家秦毅、青年作曲家、钢琴家常乐等,基于曾侯乙编钟1:1复制件的音色采样,进行多元风格的焕新创作,出品“古乐疗愈”音乐特辑。

整张专辑计划在2月15日上线,包含6部作品,9支单曲,涵盖了编钟(数字音源)、阮咸、钢琴、电吉他、电子合成器等多种器乐,有古乐乐音的神妙化境,亦有强烈的华彩、即兴的浪漫。希望公众可以在此聆听历史的回响,在传统器乐的跨界作品里,感受到中华的哲思与智慧,重获内心的平静。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郭韶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器乐   项目   乐音   音源   腾讯   古琴   音色   中国传统   新生   千年   成果   传统   数字   编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