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志Ⅱ书缝捡漏(34)《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上)

清代文康托名“燕北闲人”所著《儿女英雄传》是一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长篇小说。

一、鲁迅、胡适、陈寅恪等对《儿女英雄传》和《红楼梦》所作的比较

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第二十七篇“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中,重点介绍了两部小说,其一是《儿女英雄传》,另一篇是《三侠五义》。

“史略”中说:文康,费莫氏,字铁仙,满洲镶红旗人,其祖父为大学士勒保。他本人也做过理藩院郎中、知府、道员、驻藏大臣等不算小的官。家本贵盛,而诸子不肖,遂中落且至困惫。文康的经历与曹雪芹颇类,不过《红楼梦》是曹雪芹的“写实”“自叙”,而《儿女英雄传》则是文康的“理想”,是“叙他”。

胡适在1925年为亚东图书馆印行的《儿女英雄传》所作的序言中说:“依我个人看来,《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恰是相反的。曹雪芹与文铁仙同是身经富贵的人,同是到了晚年穷愁的时候才发奋著书。但曹雪芹肯直写他和他的家庭的罪恶,而文铁仙却不但不肯写他家所以败落的原因,还要全力描写一个理想的圆满的家庭。曹雪芹写的是他的家庭的影子;文铁仙写的是他的家庭的反面。”

胡适和鲁迅都认为《儿女英雄传》是一部优秀的评话。

“史略”中说,文康是模仿说书人的口气,这是清代侠义小说接续宋人话本“正脉”的表现,是平民文学历经七百余年再次复兴的表现。

胡适“序”中也说,《儿女英雄传》是一部评话,其特别长处在于言语的生动、漂亮、俏皮、诙谐有风趣。《金瓶梅》用山东方言,《红楼梦》用北京话,《儿女英雄传》也用北京话。但《儿女英雄传》出世在《红楼梦》出世之后一百二三十年(鲁迅“史略”推定《儿女英雄传》定稿于道光年间),风气更开了,凡曹雪芹时代不敢采用的土语,文康都敢用了。所以《儿女英雄传》里的谈话有许多地方比《红楼梦》还更生动。如张亲家太太,如舅太太,她们的谈话都比《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更生动。

他进一步把其与《红楼梦》放在一起评论说:“旗人最会说话。前有《红楼梦》,后有《儿女英雄传》,都是绝好的记录,都是绝好的京语教科书。”

两位大师在对《儿女英雄传》这部小说的好评、和将其与《红楼梦》的比较上,观点还是接近的。

陈寅恪先生在其长文《论〈再生缘〉》中,也对《儿女英雄传》评价颇高,甚至说在结构的系统性方面,要超过《红楼梦》——“……但知有《儿女英雄传》一种,殊为例外,其书乃反《红楼梦》之作……其结构精密,颇有系统,转胜于曹书,在欧西小说未输入吾国以前,为罕见之著述也。”

说到两部小说中的语言,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提出:“《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的语法和现代书报上的语法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是很有趣的问题,是值得咱们仔细研究的。”(王力著《中国现代语法》(下册)第300页,中华书局1956年版)

学者裴千炎认为:“《儿女英雄传》反映的基本是19世纪中叶的北京话,《红楼梦》反映的基本是18世纪中叶的北京话,从北京话的近期历史看,《儿女英雄传》是《红楼梦》通向现代北京话的中途站。”他认为《儿女英雄传》的语言有不少北京话过渡期的特点。(《语文研究》1994年第一期)

作者:钱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红楼梦   刘姥姥   英雄传   胡适   儿女   评话   鲁迅   旗人   史略   北京话   侠义   清代   语法   家庭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