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都开始炒股票炒期货了,你还能赚钱吗?

未来,人类是该向星辰大海“进发”,还是回归精神本源?这是科幻创作领域的永恒话题。

电影《流浪地球2》提出的“数字生命计划”在现实中可行吗?会面临哪些技术与伦理挑战?大数据专业热潮还会持续多久?AI辅助写代码后,程序员会失业吗?

近日,今日头条科学频道联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出“这很科学”之《科学真言》系列视频,邀请@北冥乘海生、@蒋涛CSDN 等5位优质创作者对谈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王怀民等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点话题,畅聊计算机技术发展进程

01

《流浪地球2》中的

“数字生命计划”可行吗?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 王元卓

下一次技术革命的突破口,有可能是人工智能吗?

信息时代之后,人类可能进入智能时代,但中间还有较长的过渡期,即以智能作为辅助的半智能状态。

举个例子:电影剧本如何设定、如何选演员?投资人要投哪些作品?之前人们凭经验做决策,有了大数据后,就能把主创团队、剧本、艺人口碑等情况都考虑进来,再作出投资回报率预判,这就是智能辅助。未来,也许很多决策不需要人类参与,只要满足若干条件,人工智能会自动投资和避险。

这类人工智能自动化决策的方式在当下的股票期货市场已有所体现,高频交易软件能以秒为单位完成快速套利。只是,现在的智能都是垂直的,在某一个片段计算机可以比人做得好,但面对长期判断,比如把几十亿资产交给人工智能去操作,人类还不放心。

所以,关键在于人工智能如何把它在某些片段、局部的优势变成全局优势。同时,人工智能自动化决策还存在很多法律风险。比如把资产交给人工智能打理,赚钱了皆大欢喜,如果赔钱,或许会引发法律纠纷。

总之,人工智能技术已崭露头角,但离彻底改变生活还很远。不过,技术和人的意识都在发展,法律约束也会跟上。运用人工智能使生活更加便捷,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关于应对人类的生存危机,近期大火的影片《流浪地球2》中提出了“数字生命计划”,让人类以智能体形态生存。

未来的数字生命可能有两种,一种是人培养的、具备一定学习感知和自我决策能力的智能程序,能慢慢形成自我意识;第二种就像电影里所展示的,把人的意识数字化。但这也会遇到诸多伦理挑战,倘若记忆可被复制和篡改,这样的生命体还有人权吗?他与孩子、妻子的关系还是原来那样吗?

头条创作者@导演张小北 对话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王元卓

02

大数据专业多金引人“酸”

热潮还会持续多久?

中国科学院院士 梅宏

“AI专业的应届硕士入行年薪30万,博士生可能高达50万”,这则新闻吸引了大众眼球。不少人疑惑,大数据和AI从业者备受市场青睐会不会只是一阵风?我认为,中国的数字化转型浪潮还有几十年红利期。未来5年内,大数据仍会呈高速或平稳的发展状态,并在更多行业落地。

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人类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进入工业社会花了上百年,以此类推,数字文明从萌芽到成型,起码也还需要几十年;第二,借助算力的提升和大数据,AI在未来可待发掘的东西还很多。很多行业的数字化还没到尽头,未来几十年仍是上升期。

当然,如果在数据科学理论、人工智能的基本方法上没有新的理论和技术创新,AI热潮的消退也是必然。现在,很多软件学院推出了大数据专业和AI专业,甚至一些大学的数学系也在转向,令人眼花缭乱。

但不管做什么,计算机仍是核心,把它去掉,所有东西都成了空中楼阁。无论学习什么专业,要走得远,最终还得了解计算机怎么运转,而不是简单地会使用它。精通计算机本身的原理和方法论,才是最根本的。

头条创作者@北冥乘海生 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

03

代码自动生成

是痛点还是伪需求?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谢涛

这两年,人工智能越来越强,甚至可以自动生成代码。

所谓代码的自动生成,指的是人类用自然语言把对代码的需求描述出来,比如我需要对一个无序数组进行快速排序,有了AI,我就不用写代码,系统会自动编译、执行我的需求,完成排序。

怎么保障代码完全正确呢?仅仅通过测试肯定还不够。可信,是软件研发领域的重要课题。所以未来,人类如何发明出一种不仅能生成代码,还能完成代码审查、缺陷检测等任务的AI就很有必要了。

那么,有了AI辅助,将来程序员的岗位会变少吗?

不加思考、纯靠苦力的传统码农首先会受到威胁。此外,在代码自动生成效果很好的特定领域,比如面向终端用户的数据分析,原先我们可能依赖数据分析师。现在,AI已经能很好地将自然语言翻译成数据分析语言,因此这类岗位也要紧张起来了。

我认为,只要有足够多的数据,将来测试数据的生成、测试预言等流程都可以被自动化。人工智能不仅是程序员的帮手,还会消灭一部分人的重复性工作。不过,基础软件的研发工程师不用发愁,研发工作太复杂了,AI还不会威胁到他们。

头条创作者@蒋涛CSDN 对话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谢涛

上今日头条

搜索“科学真言”

了解更多前沿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中国科学院   创作者   人工智能   院士   期货   人类   代码   未来   智能   数据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