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多慈:爱过徐悲鸿,下嫁许绍棣,一生痴情的她最后结局如何?

1953年9月,孙多慈来到中山堂看画展,正当她在门口签名时,不料一抬头便撞见了蒋碧薇。


一瞬间,孙多慈脑海里闪过无数回忆,有她和徐悲鸿亲密无间的过往,有蒋碧薇怒不可遏的报复,还有自己和徐悲鸿分手后的天各一方......


最终,还是蒋碧薇先开了口。


在简单寒暄过后,蒋碧薇交代了徐悲鸿的死讯,孙多慈听闻脸色大变,当即瘫软在地。


作为徐悲鸿曾经的情人,孙多慈和徐悲鸿的风流韵事曾闹得满城风雨,真相究竟如何?


孙多慈


NO.1

1913年,孙多慈在安徽一户书香名门呱呱落地,从小锦衣玉食,无忧无虑。


祖父孙家鼐是清朝进士,慈禧废黜帝位的时候,他辞官力争保全了光绪皇帝,还帮光绪帝搞新政,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就是经他一手操办的。


父亲孙传瑗则是远近闻名的国学教授,母亲汤太夫人也是书香世家出身。


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孙多慈自幼喜欢读书作诗、酷爱丹青绘画。


1929年,孙多慈从安徽第一女中毕业后,投考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却遭落榜。


她干脆跑到艺术系作旁听生,也是在这里,她遇见了一生都绕不过的男人——徐悲鸿。


孙多慈画像


而这一切,始于一场学校参观。


当时,孙多慈跟着徐悲鸿其他的学生一起去一所乡村学校写生,她穿了双高跟鞋,在山路上被落下很远。


徐悲鸿回头扶着孙多慈,告诉她写生的时候最好穿平跟鞋才方便。学习失意的孙多慈点点头,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触动了对艺术极度敏感的徐悲鸿。


被触动的徐悲鸿状态越来越好,尤其孙多慈一眼的崇拜让他很有成就感。然而孙多慈的绘画功底实在入不了徐悲鸿法眼,好在孙多慈学习态度端正踏实,徐悲鸿也就耐耐心心带着她练习素描。



三个月后,孙多慈绘画技法提升飞快,徐悲鸿对她的悟性赞不绝口。


从此,每次徐悲鸿抵达教室后,都会习惯性向孙多慈位置张望下,如果孙多慈请假不在,徐悲鸿就会十分失落。


被徐悲鸿宠爱居多的孙多慈,也有了机会常常出没徐悲鸿画室,她不但可以翻阅画室里的藏书,徐悲鸿还会时不时为她准备一些水果,时间久了,孙多慈对徐悲鸿的依恋越来越多。


一个冬天,孙多慈欣然接受了徐悲鸿去台城写生的邀约。虽然冷,甚至还下着雨,但有徐悲鸿在身旁,孙多慈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到了台城之顶的时候,群峦兼着湖水的苍茫,让孙多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甚至忽略了在一旁轻声叹气的徐悲鸿,自顾自哭了起来。原来弟弟阑尾炎丧命,母亲一病不起。


而孙多慈的父亲孙传瑗,曾在直系军阀孙传芳手下担任过秘书,虽然官不大,坏就坏在他曾与孙大帅叙过族谱。


1927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孙传瑗被人告发,遭到当局通缉,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服刑。


听完孙多慈的哭诉,徐悲鸿怜香惜玉本性瞬间被勾了出来,他一把将孙多慈揽入怀中。就这样,徐悲鸿自顾自牵了孙多慈的手,还画了一幅后来变得极度尴尬的油画,《台城月夜》



孙多慈从此和徐悲鸿形影不离,他们游玩写生其乐融融。在徐悲鸿的陪伴下,孙多慈思念父亲的忧伤开始散去,她逐渐变得开朗爱笑。


同学们也看出了孙徐二人之间的端倪,身为旁听生的孙多慈,竟“霸占”了徐悲鸿大量时间精力,显得他们这些正规生仿佛在“陪太子”读书。


而这些风言风语,也传到了徐悲鸿的枕边人,蒋碧薇的耳朵里。


NO.2

徐悲鸿牵手孙多慈的日子里,蒋碧薇的姑母病得厉害,她留在姑母身边照顾病人的时候,收到了徐悲鸿一封信,催促她赶紧回南京。


信的内容言简意赅,大概是:倘若你再不回来,我就要爱上别人了。


蒋碧薇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家人葬礼结束才带着孩子回南京。谁知刚到家,徐悲鸿就坦言自己爱上了学生,而且蒋碧薇不在家的这段时间,那个名叫孙多慈的女生,还被徐悲鸿带回了家。


蒋碧薇情绪有点崩,徐悲鸿却直言直语认为蒋碧薇回来之后,自己应该和那个女生不会有什么后续了。言外之意,蒋碧薇再不回家,后面可不好说了。



1931年一天,徐悲鸿陪朋友参观自己的画室,蒋碧薇一同随行。刚进画室,两幅画就映入她的眼帘,一幅是徐悲鸿为孙多慈画的肖像画,另一幅是名为《台城月夜》的油画,画面竟是徐悲鸿和孙多慈两人在一座高岗上的夜景,一人席地而坐,一人旁侧而立,身后则是一轮明月。


在客人面前不好发作的蒋碧薇,不动声色的将这两幅画带了出去,然后将孙多慈的画像藏在了家中佣人的箱子里。


另一幅《台城月夜》的油画,蒋碧薇亲手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供来来往往的客人驻足观看。自知理亏的徐悲鸿只得答应蒋碧薇不会将这两幅画公之于众。然而,只要蒋碧薇不在家,徐悲鸿就在家里翻箱倒柜寻找孙多慈的那副画像,他舍不得。



后来,因为逃难,徐悲鸿才放弃了寻找孙多慈画像的念头,而那幅《台城月夜》的油画放久了,徐悲鸿自己也看不下去了,只能借为刘大悲先生家人画像的机会,自己抹去了二人月色下的那副画,画上了别人的油画。


可徐悲鸿渐渐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但常常找理由不回家,还想尽办法和孙多慈在一起,这让孙多慈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徐悲鸿在法国留过学,他深知学习西洋美术必须到巴黎的重要性,而他之所以受人敬仰,也因为他是当时唯一一位被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录取的中国留学生。所以,他希望孙多慈也能去巴黎深造。


而徐悲鸿忘记了,自己在法国留学的日子,是蒋碧薇陪着熬过的那些窘迫日子。他已经不满足带学生和孙多慈出去旅行写生,除了计划去苏联参观博物馆,他还筹划着为孙多慈争取一个留学法国的名额。



蒋碧薇怒了,找人一番操作,就把孙多慈出国留学这条路给堵死了。


孙多慈留学无望,便安安心心学习,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学校毕业。


而徐悲鸿又开始操心为孙多慈出版《孙多慈素描集》。之后他不但自己写文为孙多慈暖场,还拉动自己的圈中好友为孙多慈的素描集添砖加瓦,出钱出力的徐悲鸿,让孙多慈多了几分感慨。


毕竟同学看她的眼光变了,徐悲鸿的枕边人看她也不顺眼,徐悲鸿却始终保持着激情为孙多慈铺路。夹在中间的孙多慈,感到世事艰难。



在《中华书局近代名人手迹》中,至今还保存着徐悲鸿写给编辑舒新城的39封书信。


这些书信大多如实记录了徐悲鸿为帮孙多慈出版画集的经过,可谓用心良苦。在徐悲鸿新画室落成后,孙多慈也不惜花重金购买百余颗枫树托人点缀在庭院中。


这让蒋碧薇气不打一处来,盛怒之下她命人将枫树全砍了当柴烧,徐悲鸿悲愤地给画室取名“无枫堂”。


NO.3

1936年,孙多慈送给徐悲鸿两粒南国红豆,还有一条绣着“慈悲”二字的手帕,徐悲鸿爱不释手,将两颗红豆做成了戒指,刻上“慈悲”二字之后,还写下了“千言万语从何说,付予灵犀一点通”的相思句。


蒋碧薇火冒三丈不是没有理由的。


徐悲鸿在蒋碧薇之前有过一段媒妁婚姻,还生下了一个儿子,之后徐悲鸿把老人和孩子全部丢给了乡下的老婆,自己跑到上海看世界。


在上海,他被蒋家的二小姐蒋堂珍吸引了,但蒋家看不上不务正业还穷困潦倒的徐悲鸿,就以他有家室为由把徐悲鸿从家里请走了。结果这个时候,徐悲鸿乡下的老婆因病去世,他又赶紧回到了上海,常常出没在二小姐蒋堂珍身边。



蒋家极力阻挠这件事,二小姐蒋堂珍干脆改名蒋碧薇,他们二人从上海私奔到了日本,之后辗转多地蒋碧薇都毫无怨言。


蒋碧薇还为徐悲鸿生下了一双儿女。也就在这个时候,35岁的徐悲鸿眼里又只有孙多慈了。


徐悲鸿惹不起蒋碧薇。因为出身豪门的蒋碧薇,为了徐悲鸿,放弃的是自己的整个人生。


但他又放不下正是芳龄的孙多慈,却又不想付出太多的代价,干脆过一天是一天。



那段时间,他甚至想把孙多慈介绍给自己的好友做老婆,结果人家没看上。虽然徐悲鸿极力盛赞孙多慈如何好,但是他的好友却觉得孙多慈相貌平平,而且看出了徐悲鸿的心思。


果然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没毛病。


而徐悲鸿离开南京之后,孙多慈的日子愈发艰难。


醋意大发的蒋碧薇跑到宿舍警告孙多慈,叫她离徐悲鸿远点,还拿刀刺破了她的画作。蒋碧薇觉得不够解气,又在黑板上写满羞辱孙多慈的话,甚至贴大字报丑化孙多慈。



学生们纷纷站队蒋碧薇,为师母打抱不平,顺便为老师的偏心寻机报复。所以好几次,孙多慈来上课的时候,总会发现自己的画笔被人割破了。


这段师生恋还传到了孙多慈父亲的耳朵里,从各种小报纸上看到自己女儿的名字,老人家极度愤怒和失望。


蒋碧薇的霸道彻底激怒了徐悲鸿,1937年7月,徐悲鸿为和孙多慈名正言顺的在一起,他单方面在广西日报刊登启事,宣布和蒋碧薇脱离同居关系。


白字黑字,字字绝情,没有给蒋碧薇留下任何回旋的余地。至此,徐悲鸿正式和蒋碧薇做了了断,他只求能名正言顺的陪在孙多慈身旁。



比起蒋碧薇,徐悲鸿更担心刚出狱孙传瑗一家的安危。


此时孙多慈一边躲避战乱,一边全家从长沙跑到桂林投奔徐悲鸿,徐悲鸿忙前忙后,帮孙多慈父女在广西政府谋得一份差事。


这段时间,是孙多慈最开心和幸福的一段时间。她不但可以常常跟着徐悲鸿前往漓江写生,还能心安理得接受徐悲鸿的呵护,在二人的感情越来越黏糊的时候,孙多慈父亲打断了二人的念想。


为了能够光明正大的和孙多慈在一起,徐悲鸿单方委托朋友把刊登了和蒋碧薇脱离同居关系的启示,然后忙不迭去向孙传瑗表明自己的心意,想同孙多慈结婚。



不料却遭到孙多慈父亲的强烈反对,虽然感激徐悲鸿在一家人危难之时的照拂,但他也明确告诉徐悲鸿,无论徐悲鸿离婚与否,自己都不会将女儿许配给他。


毕竟出自传统旧式家庭,孙传瑗始终觉得,在徐悲鸿和蒋碧薇还未断绝关系前,女儿插足别人婚姻是不道德的。


为避免节外生枝,孙传瑗连忙带着家人离开了桂林,避居浙江丽水。大失所望的孙多慈只得跟父亲离开,自此她和徐悲鸿天各一方。持续八年的“慈悲之恋”,最终无疾而终。


后来,徐悲鸿遇见了廖静文,就算廖静文患了重疾,他也始终在左右照顾。他甚至惋惜自己年长廖静文28岁,倘若一人大十岁,一人小十岁,人生也就如意了。



认识了廖静文之后,徐悲鸿还把自己珍藏的孙多慈照片送给了孙多慈的学生。而孙多慈曾经送给徐悲鸿的咖啡色毛衣,连同孙多慈的素描画像,徐悲鸿都统统送了人。


孙多慈终于被徐悲鸿甩甩手,成了故人。


NO.4

其实孙多慈后悔过,应该不顾父亲的反对,选择和徐悲鸿在一起。


二人分开之后,她甚至给徐悲鸿写过信,希望徐悲鸿来浙江找自己。然而徐悲鸿的心里,只想去印度讲学办画展。


不论蒋碧薇,还是孙多慈,所有拦在徐悲鸿艺术道路上的人,迟早会以各种理由被推开。


孙多慈不甘心,又继续给徐悲鸿写诗,然而已经抵达香港的徐悲鸿不甘心半途而废,一声道歉和鼓励就打发了孙多慈的念想。甚至他听说孙多慈和别人在一起了,带着情绪回复孙多慈:“既然每天为了祷告,又何必两月不来信。”



好在孙多慈最终遇到了良人许绍棣。


孙多慈29岁的时候,许绍棣的妻子已经去世两年了,虽然年纪不到40岁,然而为人真诚稳重,深得孙多慈父亲的好感。


孙多慈的父亲喜欢吟诗,许绍棣工作之余就带他们家人游山玩水,老人家兴致上来的时候,许绍棣还能唱和一番。时间久了,孙多慈渐渐被许绍棣身上的儒雅气质所吸引。


许绍棣深知孙多慈和徐悲鸿的过往,然而却从不提及,只要孙多慈的家人有事,他必定第一时间出现。



更令孙多慈感动的是,她向许绍棣坦言自己不能忘却徐悲鸿之后,许绍棣的一番真心话。


许绍棣一直认为自己和孙多慈在一起,是自己高攀了。毕竟前妻对自己情深似海,自己也忘不了她,而自己膝下三个儿女,也几乎比孙多慈年纪还大一点。


在许绍棣的眼里,才貌双全的孙多慈如果真的嫁给自己,那真是受委屈了。


孙多慈心动了,在父母鼓励,朋友劝说之下,孙多慈心甘情愿牵手许绍棣,并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



许绍棣老龄得新子,高兴坏了,亲自写下“儿其泰来时,此乐应不朽”等诗句,并抄写了很多份送给亲朋好友,以分享自己的喜悦之情。


之后孙多慈跟随丈夫许绍棣迁往台湾。在丈夫的支持下,孙多慈除了在师范大学任教之外,她还赴美讲学,赴伊朗举办画展,还成为了台湾文化大学美术系首任系主任,余生成绩显赫。


直到20世纪60年代,蒋碧薇突然写了一本回忆录,句句声讨孙多慈和徐悲鸿的不仁不义,将世人的关注再次扯到了孙多慈的身上。后来孙多慈赴美治疗癌症,避开了流言蜚语。


1953年,徐悲鸿在北京因脑溢血病逝。远在千里外的孙多慈听闻噩耗后,她再也绷不住了,随即哭晕在地。



此后,孙多慈执意为徐悲鸿守孝,每天都郁郁寡欢。许绍棣看她痛苦至极,心中不忍,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孙多慈对徐悲鸿的悼念。


在巨大悲痛下,孙多慈身体渐渐吃不消了,长期积压的思念和愧疚,让62岁的孙多慈最终因乳腺癌离世。孙多慈走后,许绍棣将她生前的画作挂满了屋子,以示思念。


孙多慈的离世,彻底为“慈悲之恋”画上了句号。



被冠以“小三”名号,大半生和徐悲鸿纠缠不清的孙多慈,在晚年终于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事业上,孙多慈的艺术造诣堪称民国时期女画家里的中流砥柱,在画展上大放异彩。


在爱情上,孙多慈一路坎坎坷坷,跌跌撞撞,虽曲折不断却也终于等到了那个真正珍惜并照顾她的人。


相信孙多慈真爱过,痛苦过,遗憾过,在千帆过尽后,她终于修炼成了最好的自己。


如此一生足矣。


---END----


【文|枫】

【编辑|墨鱼桃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徐悲鸿   慈和   慈父   画室   南京   画展   画像   油画   痴情   家人   结局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